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849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属于生态环保技术领域,本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沿水流方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级过滤单元、第二级过滤单元、第三级过滤单元和第四级过滤单元;第一级过滤单元为铝格栅;第二级过滤单元分为三层,第二级过滤单元从前向后依次为鹅卵石层、碎石层和粗河沙层;第三级过滤单元分为三层,第三级过滤单元从前向后依次为陶粒层、钾长石层和火山岩层;第四级过滤单元分为三层,第四级过滤单元从前向后依次为沸石层、高炉渣层和硅藻土层。高炉渣层和硅藻土层。高炉渣层和硅藻土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保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表径流污染是指在降雨或融化的雪水流动过程中,从地表流向水体的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质可以包括土壤颗粒、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营养物质、有毒物质和重金属等。地表径流是指在降雨或融化的雪水产生后,无法被土壤吸收和保持的水分,流经地表形成的流水。当地表径流流经土壤表面时,它可以携带各种污染物质,包括来自农田、城市和工业区的排放物。
[0003]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固体悬浮物、COD、氨氮、总氮、总磷,以及少量的铅、镉、铜、锌等重金属元素。针对地表径流污染,常见的减缓及控制技术主要为植被过滤带技术。植被过滤带一般是由草本、乔木或灌木组成的带状植被区,通常位于面源污染发生区域下游方向与受纳水体之间。然而,植被过滤带技术占地面积大,需要等待植物生长,对土壤和气候等条件要求较高,在土地贫瘠或高寒等地区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通过分级过滤、离子交换与吸附,能够有效大量拦截地表径流中的悬浮物颗粒,同时还能够消减COD、总氮、总磷、氨氮及重金属含量,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高效、不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限制等优势。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沿水流方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级过滤单元、第二级过滤单元、第三级过滤单元和第四级过滤单元;第一级过滤单元为铝格栅;第二级过滤单元分为三层,第二级过滤单元从前向后依次为鹅卵石层、碎石层和粗河沙层,在第二级过滤单元中,鹅卵石、碎石和粗河沙的重量之比大致为5.2:4.4:4;第三级过滤单元分为三层,第三级过滤单元从前向后依次为陶粒层、钾长石层和火山岩层,在第三级过滤单元中,陶粒、钾长石和火山岩的重量之比大致为1:5.1:3.8;第四级过滤单元分为三层,第四级过滤单元从前向后依次为沸石层、高炉渣层和硅藻土层,在第四级过滤单元中,沸石、高炉渣和硅藻土的重量之比大致为3.5:3.02:4。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逐级过滤和吸附,当地表径流通过每个过滤单元时,不同层次的过滤材料和介质将去除不同大小和类型的污染物。大颗粒物会被较大的过滤介质和层次捕获,而细小的颗粒和溶解的污染物则通过多孔材料的吸附和交换作用被去除。通过这种逐级过滤和吸附的过程,该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能够有效拦截和去除悬浮物颗粒,并降低COD、总氮、总磷、氨氮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每个过滤单元的设计和选择都有助于实现特定的净化效果,使装置具有高效、稳定和可靠的净化能力。此外,该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强、不受气候和土壤条件限制等优点,可以应用于不同地区和环境下的地表径流净化工程。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铝格栅的孔径为8mm
×
8mm。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铝格栅的长为120cm,铝格栅的宽为60cm,铝格栅的厚度为10mm,铝格栅通过铆钉固定在框架上。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第二级过滤单元中,鹅卵石重量为112.3kg、碎石份重量为95.0kg、粗河沙重量为86.4kg。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第三级过滤单元中,陶粒重量为21.6kg、钾长石重量为110.2kg、火山岩重量为82.1kg。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第四级过滤单元中,沸石重量为75.6kg、高炉渣重量为65.2kg、硅藻土重量为86.4kg。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级过滤单元包括三个单丝麻袋,单丝麻袋的孔径为1~3mm,单丝麻袋的长为107cm,单丝麻袋的宽为74cm,鹅卵石、碎石、粗河沙分别装载在三个单丝麻袋中,单丝麻袋外侧缠绕有麻绳,三个单丝麻袋按前后顺序排列在框架上形成鹅卵石层、碎石层和粗河沙层。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三级过滤单元包括三个单丝麻袋,单丝麻袋的孔径为1~3mm,单丝麻袋的长为107cm,单丝麻袋的宽为74cm,陶粒、钾长石、火山岩分别装载在三个单丝麻袋中,单丝麻袋外侧缠绕有麻绳,三个单丝麻袋按前后顺序排列在框架上形成陶粒层、钾长石层和火山岩层。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四级过滤单元包括三个单丝麻袋,单丝麻袋的孔径为1~3mm,单丝麻袋的长为107cm,单丝麻袋的宽为74cm,沸石、高炉渣、硅藻土分别装载在三个单丝麻袋中,单丝麻袋外侧缠绕有麻绳,三个单丝麻袋按前后顺序排列在框架上形成沸石层、高炉渣层和硅藻土层。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级过滤单元与第二级过滤单元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为3m,第二级过滤单元与第三级过滤单元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为2m,第三级过滤单元与第四级过滤单元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为1m。
[00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20]图3是图1中第一级过滤单元的主视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框架100;
[0023]第一级过滤单元200;铝格栅210;铆钉220;
[0024]第二级过滤单元300;鹅卵石层310;碎石层320;粗河沙层330;
[0025]第三级过滤单元400;陶粒层410;钾长石层420;火山岩层430;
[0026]第四级过滤单元500;沸石层510;高炉渣层520;硅藻土层530;
[0027]水流方向A。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1]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0),所述框架(100)上沿水流方向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级过滤单元(200)、第二级过滤单元(300)、第三级过滤单元(400)和第四级过滤单元(500);所述第一级过滤单元(200)为铝格栅(210);所述第二级过滤单元(300)分为三层,所述第二级过滤单元(300)从前向后依次为鹅卵石层(310)、碎石层(320)和粗河沙层(330),在所述第二级过滤单元(300)中,鹅卵石、碎石和粗河沙的重量之比大致为5.2:4.4:4;所述第三级过滤单元(400)分为三层,所述第三级过滤单元(400)从前向后依次为陶粒层(410)、钾长石层(420)和火山岩层(430),在所述第三级过滤单元(400)中,陶粒、钾长石和火山岩的重量之比大致为1:5.1:3.8;所述第四级过滤单元(500)分为三层,所述第四级过滤单元(500)从前向后依次为沸石层(510)、高炉渣层(520)和硅藻土层(530),在所述第四级过滤单元(500)中,沸石、高炉渣和硅藻土的重量之比大致为3.5:3.0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格栅(210)的孔径为8mm
×
8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格栅(210)的长为120cm,所述铝格栅(210)的宽为60cm,所述铝格栅(210)的厚度为10mm,所述铝格栅(210)通过铆钉(220)固定在所述框架(10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级过滤单元(300)中,鹅卵石重量为112.3kg、碎石份重量为95.0kg、粗河沙重量为86.4k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径流污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级过滤单元(400)中,陶粒重量为21.6kg、钾长石重量为110.2kg、火山岩重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姚元元何丽平唐小骏陈鹤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