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35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顶部设置有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外圈设置有两组弧形承载板,所述差速器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法兰盘的顶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腔设置有缓冲块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槽的内腔固定连接的滑。该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若差速器壳体受到压力的作用下,首先会作用在弧形承载板上,此时弧形承载板会向差速器壳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在缓冲槽内的缓冲块以及滑杆外圈的缓冲弹簧,对所受到的压力的削弱,避免压力直接作用在差速器壳体上,造成差速器损坏,实现了提高差速器承载力的目的,解决了器现有的差速器壳体承载力较差的问题。器现有的差速器壳体承载力较差的问题。器现有的差速器壳体承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差速器
,具体为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差速器是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的一种装置。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四轮驱动汽车在行驶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急转弯制动现象,前后驱动轮系干涉现象等。由于差速器可以吸收前轮的转速差,所以增加中间差速器后,前后传动轴的转速可以不同。
[0003]公开号为CN 218625311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它包括差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一对弹性缓冲外壳,一对弹性缓冲外壳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对接件,一对对接件相互靠近一端均开设有对接槽和固定连接有对接凸起,且一对对接件上相邻处的对接槽和对接凸起上下交错分布,该装置通过在差速器壳体的外球面加设弹性缓冲外壳,利用弹性缓冲外壳的隔离效果,通过弹性缓冲外壳的弹性形变对外部冲击抵消,能够有效减少差速器壳体直接遭受外部冲击的风险,有效提高了差速器壳体在遭受外部冲击时的承载力,进而有效提高该产品的使用寿命,但是该装置存在在此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仅仅只是通过在差速器壳体的外圈包裹上弹性缓冲外壳来避免差速器壳体直接遭受压力,但弹性缓冲壳体近乎是与差速器壳体贴合在一起的,及时之间添加缓冲材料,由弹性缓冲壳体减弱后的压力很快会作用在差速器壳体上,从而造成差速器损坏,为此提出了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来解决现有的差速器壳体承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顶部设置有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外圈设置有两组弧形承载板,所述差速器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法兰盘的顶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腔设置有缓冲块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滑杆,所述固定座的正面与背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滑槽的内腔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与弧形承载板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位于滑杆的外圈且可以前后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位于滑杆的外圈,背面所述缓冲弹簧位于缓冲块的正面。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弧形承载板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正面所述第二缓冲弹簧正面与限位杆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背面与滑槽的内腔壁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差速器壳体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通过弧形承载板、缓冲槽、缓冲块、缓冲弹簧、滑杆的配合使用,若差速器壳体受到压力的作用下,首先会作用在弧形承载板上,此时弧形承载板会向差速器壳体的方向移动,进而在缓冲槽内的缓冲块以及滑杆外圈的缓冲弹簧,对所受到的压力的削弱,避免压力直接作用在差速器壳体上,造成差速器损坏,实现了提高差速器承载力的目的,解决了器现有的差速器壳体承载力较差的问题。
[0014]2、该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通过固定座、限位杆、滑槽、第二缓冲弹簧的配合使用,在弧形承载板向差速器壳体方向压缩移动时,在固定座上的滑槽内的限位杆的作用下,保证弧形承载板的稳定移动,并且通过第二缓冲弹簧与缓冲弹簧共同削减压力,进一步提高差速器,以及当压力消时,配合滑槽内的第二缓冲弹簧,弧形承载板能更快复原,保证此差速器壳体始终处于防护状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截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截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
[0019]图中:1、法兰盘;2、差速器壳体;3、弧形承载板;4、固定座;5、缓冲槽;6、缓冲块;7、滑杆;8、缓冲弹簧;9、滑槽;10、限位杆;11、第二缓冲弹簧;1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包括法兰盘1,法兰盘1的顶部设置有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壳体2的外圈设置有两组弧形承载板3,差速器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法兰盘1的顶部开设有缓冲槽5,缓冲槽5的内腔设置有缓冲块6和缓冲弹簧8,缓冲槽5的内腔固定连接滑杆7,固定座4的正面与背面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10,滑槽9的内腔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1。
[0022]其中,缓冲块6与弧形承载板3固定连接。
[0023]其中,缓冲块6位于滑杆7的外圈且可以前后移动
[0024]其中,缓冲弹簧8位于滑杆7的外圈,背面缓冲弹簧8位于缓冲块6的正面。
[0025]本实施例中,若差速器壳体2受到压力的作用下,首先会作用在弧形承载板3上,此时弧形承载板3会向差速器壳体2的方向移动,进而在缓冲槽5内的缓冲块6以及滑杆7外圈
的缓冲弹簧8,对所受到的压力的削弱,避免压力直接作用在差速器壳体2上,造成差速器损坏,实现了提高差速器承载力的目的。
[0026]其中,限位杆10与弧形承载板3连接。
[0027]其中,正面第二缓冲弹簧11正面与限位杆10连接,第二缓冲弹簧11的背面与滑槽9的内腔壁连接。
[0028]本实施例中,在弧形承载板3向差速器壳体2方向压缩移动时,在固定座4上的滑槽9内的限位杆10的作用下,保证弧形承载板3的稳定移动,并且通过第二缓冲弹簧11与缓冲弹簧8共同削减压力,进一步提高差速器,以及当压力消时,配合滑槽9内的第二缓冲弹簧11,弧形承载板3能更快复原,保证此差速器壳体始终处于防护状态。
[0029]其中,固定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与差速器壳体2连接。
[0030]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座4上的加强筋12进一步提高了此差速器的牢固性,保证差速器的正常稳定的工作
[0031]工作原理:当在使用此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时,若差速器壳体2受到压力的作用下,首先会作用在弧形承载板3上,此时弧形承载板3会向差速器壳体2的方向移动,进而在缓冲槽5内的缓冲块6以及滑杆7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包括法兰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1)的顶部设置有差速器壳体(2),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外圈设置有两组弧形承载板(3),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法兰盘(1)的顶部开设有缓冲槽(5),所述缓冲槽(5)的内腔设置有缓冲块(6)和缓冲弹簧(8),所述缓冲槽(5)的内腔固定连接滑杆(7),所述固定座(4)的正面与背面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10),所述滑槽(9)的内腔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6)与弧形承载板(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载力强的差速器壳体,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玥郭文凤毛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缘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