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废物微波焚烧固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29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危险废物焚烧固氯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微波焚烧设备进行危险废物焚烧固氯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大块的危险废物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粒径在100mm以下的破碎物;S102:将含氯危废、固氯剂、催化剂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S103:将混合物通过上料机送入微波焚烧设备中焚烧得到无害化产物;S104:焚烧残渣通过出料机从微波焚烧设备中排出。通过微波焚烧固氯处理,可以解决高氯危废无法使用回转窑设备进行焚烧处理的难题。微波固氯焚烧工艺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氯化氢、氟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的释放,延长焚烧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微波焚烧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固氯剂的利用效率,减少固氯剂用量,减少焚烧残渣的量。减少焚烧残渣的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危险废物微波焚烧固氯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危险废物焚烧固氯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微波焚烧设备进行危险废物焚烧固氯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危险废物种类多样,危害性大,一般采用焚烧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中,含氯危废焚烧处理尤为困难,因为含氯危险废物在焚烧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遇水蒸气后冷凝形成的酸液会对设备产生严重腐蚀,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含氯烟气在高温下也容易生成二噁英气体,给尾气处理带来困难。采用水吸收法处理含氯化氢尾气时,氯化氢会转移到水中形成氯离子,导致污水处理困难。因此,必须在危废焚烧过程中采取固氯处理,以减少尾气中氯化氢的浓度。
[0003]现有技术一般是在回转窑后对烟气进行脱氯处理,脱氯过程采取喷入石灰粉或采取碱液喷淋吸收的方式。但是,在回转窑后进行脱氯处理的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而且无法避免含氯气体对回转窑炉膛及二燃室等部位的腐蚀。
[0004]现有技术无法实现或者无法高效实现在回转窑内的焚烧过程中实现固氯,因为:1.传统的燃气、燃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碱性固氯剂反应,大大降低固氯剂的固氯效率;2.高含氯危险废物需要添加较多的固氯剂,固氯剂的加入会大大降低危险废物的热值,使用传统的外部加热的焚烧方式难以引燃;3.对于大块危废,传统的燃烧方式从外向内传热,容易出现表面烧焦,内部却没烧透的的情况;4.传统焚烧炉使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会导致固氯产物氯化钙熔融,焚烧残渣结块和粘附焚烧炉炉壁。
[0005]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微波焚烧固氯工艺可以在危险废物的焚烧过程中实现固氯,因为:1.微波焚烧的加热过程不产生任何气体,不会对固氯剂的固氯效率产生不利影响;2.微波焚烧与物质的吸波能力有关,受物质热值的影响较小,低热值的物质通过加入少量(小于5%wt)催化剂后也可以实现高效焚烧;3.微波焚烧利用微波的穿透性和热效应进行加热,微波可以瞬间穿透物质并把微波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物质内外一起升温,可以避免物质烧不透的情况;4.微波加热过程由电控程序自动控制,控温更加精准,可以避免固氯产物氯化钙出现熔融,导致焚烧残渣粘结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险废物微波焚烧固氯工艺,以解决高氯危废使用传统焚烧设备难以焚烧处理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危险废物微波焚烧的固氯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将大块的危险废物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粒径在100mm以下的破碎物;步骤S102:将破损后的危险废物与固氯剂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步骤S103:将混合物通过上料机送入微波焚烧设备进行焚烧处理,固氯剂可以吸收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减少氯化氢气体的逸出;步骤S104:焚烧完成后,残渣通过出料机从微波焚烧设备中排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氯剂为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微波焚烧设备为微波焚烧炉或以微波为热源的焚烧炉。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氯剂的加入量根据危险废物的氯含量来确定,添加比例为:钙/氯(摩尔比)=0.25~2;钠/氯(摩尔比)=0.5~4。
[0011]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活性炭或主要成分为炭的物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3中微波焚烧过程的温度控制在600~800℃。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3中微波焚烧过程的时间控制在20~100分钟。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3中所述上料机为螺旋输送机。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3中所述出料机为带水套的螺旋输送机。
[0016]进一步的,所述微波焚烧炉为竖直焚烧炉或卧式焚烧炉。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含氯危废与对应量的固氯剂混合后进行微波焚烧,固氯剂可以直接吸收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氯化氢,减少氯化氢气体的逸出及对设备的腐蚀,延长了焚烧设备的使用寿命;2. 微波焚烧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引起的物质焚烧过程,该过程中除了危险废物本身热解产生的气体外,没有其他气体产生。而且,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氯化氢等酸性气体还能被固氯剂吸收,所以,微波焚烧过程产生的尾气量远远小于传统焚烧。焚烧尾气量的减少,酸性气体含量的降低可以降低了尾气处理的难度,还能降低了尾气处理设备的投资及运行成本,达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3. 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微波焚烧的方式进行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微波焚烧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固氯剂固氯效果的气体,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固氯剂的利用效率,并减少焚烧残渣的产生量;4. 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微波焚烧的方式进行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微波焚烧速度快,可以明显缩短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的时间;微波具有穿透性加热特性,可以不受危险废物形态影响,保证危险废物充分烧透。
[00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更加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显然,说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实施例1,对一含氯量为37.1%的危废实施微波焚烧固氯工艺处理,固氯剂采用氢
氧化钙(纯度95% ),经过比例计算,1千克危废(含氯37.1%)需要添加氢氧化钙407克(1000*37.1%*37/35.5/95%),式中37为1/2Ca(OH)2的相对分子量,35.5为Cl的相对分子量。本工艺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大块的危险废物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粒径在100mm以下的破碎物;S102,将危险废物、氢氧化钙、催化剂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S103,将混合物通过上料机送入微波焚烧设备中焚烧得到无害化产物;S104,焚烧残渣通过出料机从微波焚烧设备中排出;本实施例所述的催化剂为活性炭或主要成分为炭的物质;本实施例所述微波焚烧设备焚烧过程的温度控制在600~800℃;本实施例所述微波焚烧设备焚烧过程的时间控制在20~100分钟;本实施例所述上料机为螺旋输送机;本实施例所述出料机为带冷却水套的螺旋输送机;经过微波焚烧固氯处理,焚烧残渣中氯含量为42.28%,氯元素的固定率为91.17%,焚烧烟气中氯化氢含量低于10mg/m3。
[0020]实施例2,对一含氯量为33.4%的危废实施微波焚烧固氯工艺处理,固氯剂采用氢氧化钙(纯度95% ),经过比例计算,1千克危废(含氯33.4%)需要添加氢氧化钙366克(1000*33.4%*37/35.5/95%),式中37为1/2Ca(OH)2的相对分子量,35.5为Cl的相对分子量;本工艺的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01,破碎处理:由于该危险废物为粘性半固体,无需破碎;该危险废物微波吸收能力较强,无需催化剂;S102,将危险废物、氢氧化钙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S103,将混合物通过上料机送入微波焚烧设备中焚烧得到无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危险废物微波焚烧固氯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大块的危险废物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粒径在100mm以下的破碎物;S102:将含氯危废、固氯剂、催化剂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S103:将混合物通过上料机送入微波焚烧设备中焚烧得到无害化产物;S104:焚烧残渣通过出料机从微波焚烧设备中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微波焚烧固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氯剂为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微波焚烧固氯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焚烧设备为微波焚烧炉或以微波为热源的焚烧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微波焚烧固氯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贱牛余伟斌马剑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弘玮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