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氧化纤维素和纳米纤维素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氧化纤维素和纳米纤维素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提出了各种通过用氧化剂将各种纤维素系原料氧化并将所得氧化纤维素进行微细化来制造纤维素纳米纤维(以下也称为“CNF”)等纳米纤维素材料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0003]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次氯酸或其盐作为氧化剂,在反应体系内的有效氯浓度为14~43质量%的高浓度条件下,将纤维素系原料氧化而得到氧化纤维素纤维。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次氯酸或其盐作为氧化剂,将反应体系内的有效氯浓度设为6~14质量%,边将pH调整至5.0~14.0边将纤维素系原料氧化而得到氧化纤维素纤维。在这些技术中,作为催化剂,不使用2,2,6,6
‑
四甲基
‑1‑
哌啶
‑
N
‑
氧自由基(TEMPO)等N
‑
氧自由基化合物地进行氧化处理,因此,N
‑
氧自由基化合物不会残留在纤维素纤维中,因而,既能够降低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氧化纤维素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氧化纤维素包含基于次氯酸或其盐的纤维素系原料的氧化物,实质不含N
‑
氧自由基化合物,且所述氧化纤维素的聚合度为600以下,所述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使用次氯酸或其盐将纤维素系原料氧化,从而得到氧化纤维素的工序,与进行所述氧化时的浓度相同的所述纤维素系原料的浆料的粘度在使用具备SPP转子的粘度计且在100rpm的转速、30℃或40℃的测定条件下为1000Pa
·
s以下的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纤维素系原料的浓度相对于反应混合物总量为35质量%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纤维素系原料的浓度相对于反应混合物总量超过6.5质量%。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次氯酸或其盐在反应体系中的有效氯浓度为6质量%以上且43质量%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次氯酸或其盐在反应体系中的有效氯浓度小于14质量%。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氧化的反应温度为30℃以上。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氧化的反应时间为2小时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反应体系的pH小于11。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粘度为30Pa
·
s以下的范围。10.一种纳米纤维素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中的进行氧化的工序之后,通过解纤而得到纳米纤维素的工序。11.一种氧化纤维素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包含纤维素系氧化物和分散介质的氧化物分散体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氧化纤维素的工序,所述氧化物分散体的pH为4.0以下,且所述氧化物分散体实质不含N
技术研发人员:松木诗路士,筑城利彦,茅野英成,吉川速人,神谷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