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06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底座正面朝下开设有锥形夹持槽,锥形夹持槽的槽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两个夹持块顶部相对移动设置在连接杆的两侧,连接杆远离夹持块的一端与升降机构连接;底座在锥形夹持槽两侧均开设有空腔,每个空腔内均设置有压紧机构,空腔侧壁上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滑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远离滑块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且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均贯穿空腔的侧壁伸入锥形夹持槽中与对应的夹持块相抵。将由于钢丝变细产生的间隙转移到夹持块与锥形夹持槽的侧壁之间,避免由于钢丝变细,夹持块与钢丝间产生间隙,钢丝滑落的情况。丝滑落的情况。丝滑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夹具
,特别涉及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测试钢丝拉力试验时需将钢丝放置于拉力机夹具中夹持,并通过拉力机对钢丝进行拉伸;但是,钢丝在拉伸过程中变细,使得夹具与钢丝间产生间隙,夹持力不足,从而导致拉伸钢丝打滑,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研究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在钢丝拉伸过程中始终夹紧钢丝,防止钢丝打滑。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包括底座、两个夹持块、连接杆、升降机构和两个压紧机构,底座正面朝下开设有锥形夹持槽,锥形夹持槽的槽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两个夹持块相对设置于锥形夹持槽内,每个夹持块内侧为竖直面,外侧为用于与锥形夹持槽的侧壁相匹配的斜面;两个夹持块顶部相对移动设置在连接杆的两侧,连接杆远离夹持块的一端与升降机构连接;底座在锥形夹持槽两侧均开设有空腔,每个空腔内均设置有压紧机构,每个压紧机构包括第一旋转片、滑块、第二旋转片、第一插销、第二插销和导轨,空腔面向锥形夹持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导轨,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滑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远离滑块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且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均贯穿空腔的侧壁伸入锥形夹持槽中与对应的夹持块相抵。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夹持钢丝时,将钢丝放置于两个夹持块内侧,操作升降机构带动连接杆向下运动,使夹持块在锥形夹持槽内向下运动,两个夹持块的外侧与锥形夹持槽的侧壁贴合,同时将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顶出锥形夹持槽内,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发生弯曲形变,如图4所示,两个夹持块的内侧靠拢将钢丝夹紧;然后将本装置放置于拉力机上,对钢丝进行拉伸,随着钢丝不断被拉长,由于钢丝的延展性,两个夹持块之间的钢丝变细,使两个夹持块与钢丝和锥形夹持槽的侧壁之间产生间隙,此时,第一旋转片和第二旋转片恢复形变,将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顶入锥形夹持槽,如图5所示,使两个夹持块仍旧保持对变细的钢丝的加紧,将由于钢丝变细产生的间隙转移到夹持块与锥形夹持槽的侧壁之间,避免由于钢丝变细,夹持块与钢丝间产生间隙,钢丝滑落的情况。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两个夹持块内侧均水平开设有方槽,连接杆底部设置有与方槽配合的圆台。
[0009]进一步,锥形夹持槽顶部竖直开设有螺纹孔,升降机构包括螺柱和转台,螺柱顶端设置有转台,螺柱底端贯穿螺纹孔,与设置在锥形夹持槽内的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还包括旋转柄,转台外侧水平固定连接有旋转柄。
[0011]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块,转台顶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水平开设有插孔。
[0012]进一步,滑块靠近导轨一侧开设有T形槽,滑块通过T形槽与导轨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还包括挡块,锥形夹持槽的侧壁上高于夹持块设置有挡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的夹紧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的锥形夹持槽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的夹紧机构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的夹紧机构另一姿态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底座,11、锥形夹持槽,12、螺纹孔,13、空腔,2、夹持块,21、方槽,3、升降机构,31、螺柱,32、转台,321、旋转柄,4、连接杆,41、圆台,5、夹紧机构,51、第一旋转片,52、滑块,53、第二旋转片,54、第一插销,55、第二插销,56、导轨,6、连接块,61、插孔,7、钢丝,8、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包括底座1、两个夹持块2、连接杆4、升降机构3和两个压紧机构5,底座1正面朝下开设有锥形夹持槽11,锥形夹持槽11的槽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两个夹持块2相对设置于锥形夹持槽11内,每个夹持块2内侧为竖直面,外侧为用于与锥形夹持槽11的侧壁相匹配的斜面;两个夹持块2顶部相对移动设置在连接杆4的两侧,连接杆4远离夹持块2的一端与升降机构3连接;底座1在锥形夹持槽11两侧均开设有空腔13,每个空腔13内均设置有压紧机构5,每个压紧机构5包括第一旋转片51、滑块52、第二旋转片53、第一插销54、第二插销55和导轨56,空腔13面向锥形夹持槽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导轨56,导轨56上设置有滑块52,滑块52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旋转片51和第二旋转片53,第一旋转片51和第二旋转片53远离滑块5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插销54和第二插销55,且第一插销54和第二插销55均贯穿空腔13的侧壁伸入锥形夹持槽11中与对应的夹持块2相抵。
[0023]夹持钢丝7时,将钢丝7放置于两个夹持块2内侧,操作升降机构3带动连接杆4向下运动,使夹持块2在锥形夹持槽11内向下运动,两个夹持块2的外侧与锥形夹持槽11的侧壁贴合,同时将第一插销54和第二插销55顶出锥形夹持槽11内,第一旋转片51和第二旋转片53 发生弯曲形变,如图4所示,两个夹持块2的内侧靠拢将钢丝7夹紧;然后将本装置放置于拉力机上,对钢丝7进行拉伸,随着钢丝7不断被拉长,由于钢丝7的延展性,两个夹持块2之间的钢丝7变细,使两个夹持块2与钢丝和锥形夹持槽11的侧壁之间产生间隙,此时,第一旋转片51和第二旋转片53恢复形变,将第一插销54和第二插销55顶入锥形夹持槽11,如图5所示,使两个夹持块2仍旧保持对变细的钢丝的加紧,将由于钢丝变细产生的间隙转移到夹持块2与锥形夹持槽11的侧壁之间,避免由于钢丝7变细,夹持块2与钢丝间产生间隙,钢丝7滑
落的情况。
[002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旋转片51和第二旋转片53均为钢板,有一定的形变性。拉伸过程中,锥形夹持槽11底部的钢丝细于锥形夹持槽11顶部的钢丝,则锥形夹持槽11底部间隙大于锥形夹持槽11顶部间隙,第一旋转片51、第二旋转片53和滑块52的相互作用,以将第二插销55更多的顶入锥形夹持槽11,与夹持块2相抵。
[0025]本技术实施例2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两个夹持块2内侧均水平开设有方槽21,连接杆4底部设置有与方槽21配合的圆台41。方槽21与圆台41配合,完成对夹持块2的提升或下降,并实现两个夹持块2顶部的相对移动。
[0026]本技术实施例3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锥形夹持槽11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力机拉伸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两个夹持块(2)、连接杆(4)、升降机构(3)和两个压紧机构(5),所述底座(1)正面朝下开设有锥形夹持槽(11),所述锥形夹持槽(11)的槽内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两个所述夹持块(2)相对设置于所述锥形夹持槽(11)内,每个所述夹持块(2)内侧为竖直面,外侧为用于与所述锥形夹持槽(11)的侧壁相匹配的斜面;两个所述夹持块(2)顶部相对移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的两侧,所述连接杆(4)远离所述夹持块(2)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机构(3)连接;所述底座(1)在所述锥形夹持槽(11)两侧均开设有空腔(13),每个所述空腔(13)内均设置有所述压紧机构(5),每个所述压紧机构(5)包括第一旋转片(51)、滑块(52)、第二旋转片(53)、第一插销(54)、第二插销(55)和导轨(56),所述空腔(13)面向所述锥形夹持槽(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所述导轨(56),所述导轨(56)上设置有所述滑块(52),所述滑块(52)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旋转片(51)和所述第二旋转片(53),所述第一旋转片(51)和所述第二旋转片(53)远离所述滑块(5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插销(54)和所述第二插销(55),且所述第一插销(54)和所述第二插销(55)均贯穿所述空腔(13)的侧壁伸入所述锥形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杰李炎炎包伟光张光辉张奇岳超群李继能周杰龚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