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780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创伤清洗装置,由壳体以及壳体内部前后两端固设的盒体所组成的容器,壳体内部左侧固设的驱动组件,可控制壳体内部右侧前后两端滑接的联动组件沿着壳体的横向方向进行往复式的位置移动,壳体右侧设置的可拆分的排液组件,不仅可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冲洗处理,还可将清洗后的废液进行抽吸处理。本申请可先将冲洗液对患者的创伤进行清洗处理,再将已被冲洗后的废液进行回收处理,通过往复的机械设计,使得冲洗液以及废液处于往复交替的方式实现操作,避免废液滴落至地面以及衣物上,对地面以及衣物起到防护处理。对地面以及衣物起到防护处理。对地面以及衣物起到防护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创伤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为创伤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科中目前对于伤口的消炎清洁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通过棉签蘸取清洗液对伤口进行清洁,该种方式的优点时操作细腻,能够较为全面的清洁伤口,缺点时压力不足,清洁缓慢。第二种为通过冲洗的方式进行伤口的清洁,目前的冲洗器具压力一般都过大,所以临床上一般采用类似针筒的手动推动式进行清洁,但是在实际中的冲洗器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在功能上存在很多的不足。
[0003]由公开号“CN207822187U”其专利名:骨科创伤方面清洗器。该公开文献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公开文献中的装置无法将冲洗中的废液进行收集处理,导致废液会滴落至地面以及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衣物上,对衣物以及地面造成污染。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创伤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创伤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创伤清洗装置,由壳体以及壳体内部前后两端固设的盒体所组成的容器,所述的壳体内部左侧固设的驱动组件,可控制壳体内部右侧前后两端滑接的联动组件沿着壳体的横向方向进行往复式的位置移动,所述的壳体右侧设置的可拆分的排液组件,不仅可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冲洗处理,还可将清洗后的废液进行抽吸处理;
[0006]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固设于壳体内部左侧后端的电机,所述的壳体内部左侧上端转接的转杆的外部以及电机的首端均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两件所述的从动齿轮两两之间轮齿啮合设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的内部中端环绕一体设有限位槽,所述的主动齿轮的前端左侧以及后端右侧转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联动组件包括滑接于壳体内部右侧前后两端的橡胶板,且两两之间的橡胶板设置的隔板与壳体固接相连,所述的橡胶板左侧转接的拉杆的另一端分别于主动齿轮前后两端相对应的连接杆转接相连,所述的排液组件包括螺纹贯穿于壳体右侧前后两端的软管,两件所述的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套设有安装套,且安装套外部右侧设有可拆装的罩体,所述的壳体内部右侧后端固设的连接管贯穿于后端的盒体,所述的壳体内部右侧前端固设的连接头贯穿于前端的盒体。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内部左侧固设的限位条的右端内嵌于限位槽的左侧,所述的隔板的左端内嵌于限位槽的右侧。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管内部固设的第一单向阀,可避免壳体内的液体由连接管回流至后端的盒体内,所述的连接头内部固设的第二单向阀,可避免前端盒体内的液体由连接头回流至壳体内。
[0009]更进一步的,后端所述的软管内部固设的第一止流阀,可避免外界液体由后端的
软管排入壳体内,前端所述的软管内部固设的第二止流阀,可避免壳体内的液体由前端的软管排出外界。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与外界220V电源通过导线连接的方式进行电性相连,进而使得外界电源给电机提供能量供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机械简化的设计,可先将冲洗液对患者的创伤进行清洗处理,再将已被冲洗后的废液进行回收处理,通过往复的机械设计,使得冲洗液以及废液处于往复交替的方式实现操作,避免废液滴落至地面以及衣物上,对地面以及衣物起到防护处理。
[0013]2.本技术机电一体自动化的设计,即医护人员只需开启电机,即可实现先液体冲洗、后废液收集、再液体冲洗的往复步骤,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即提高了患者创伤的冲洗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创伤清洗装置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创伤清洗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创伤清洗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创伤清洗装置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
壳体,2

盒体,3

驱动组件,4

联动组件,5

排液组件,301

电机,302

转杆,303

从动齿轮,304

主动齿轮,305

限位槽,306

连接杆,401

橡胶板,402

隔板,403

拉杆,501

软管,502

安装套,503

罩体,504

连接管,505

连接头,6

限位条,7

第一单向阀,8

第二单向阀,9

第一止流阀,10

第二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图2、图3所示,本装置由壳体1以及壳体1内部前后两端固设的盒体2所组成的容器,壳体1内部左侧固设的驱动组件3,可控制壳体1内部右侧前后两端滑接的联动组件4沿着壳体1的横向方向进行往复式的位置移动,壳体1右侧设置的可拆分的排液组件5,不仅可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冲洗处理,还可将清洗后的废液进行抽吸处理;
[0024]驱动组件3包括固设于壳体1内部左侧后端的电机301,壳体1内部左侧上端转接的转杆302的外部以及电机301的首端均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303,两件的从动齿轮303两两之
间轮齿啮合设有主动齿轮304,且主动齿轮304的内部中端环绕一体设有限位槽305,主动齿轮304的前端左侧以及后端右侧转接有连接杆306,联动组件4包括滑接于壳体1内部右侧前后两端的橡胶板401,且两两之间的橡胶板401设置的隔板402与壳体1固接相连,橡胶板401左侧转接的拉杆403的另一端分别于主动齿轮304前后两端相对应的连接杆306转接相连,排液组件5包括螺纹贯穿于壳体1右侧前后两端的软管501,两件的软管501的另一端固定套设有安装套502,且安装套502外部右侧设有可拆装的罩体503,壳体1内部右侧后端固设的连接管504贯穿于后端的盒体2,壳体1内部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创伤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以及壳体(1)内部前后两端固设的盒体(2)所组成的容器,所述的壳体(1)内部左侧固设的驱动组件(3),可控制壳体(1)内部右侧前后两端滑接的联动组件(4)沿着壳体(1)的横向方向进行往复式的位置移动,所述的壳体(1)右侧设置的可拆分的排液组件(5),不仅可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冲洗处理,还可将清洗后的废液进行抽吸处理;所述的驱动组件(3)包括固设于壳体(1)内部左侧后端的电机(301),所述的壳体(1)内部左侧上端转接的转杆(302)的外部以及电机(301)的首端均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303),两件所述的从动齿轮(303)两两之间轮齿啮合设有主动齿轮(304),且主动齿轮(304)的内部中端环绕一体设有限位槽(305),所述的主动齿轮(304)的前端左侧以及后端右侧转接有连接杆(306),所述的联动组件(4)包括滑接于壳体(1)内部右侧前后两端的橡胶板(401),且两两之间的橡胶板(401)设置的隔板(402)与壳体(1)固接相连,所述的橡胶板(401)左侧转接的拉杆(403)的另一端分别于主动齿轮(304)前后两端相对应的连接杆(306)转接相连,所述的排液组件(5)包括螺纹贯穿于壳体(1)右侧前后两端的软管(501),两件所述的软管(501)的另一端固定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猛刘建敏郭瑞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