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780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制备嗜盐菌的基础培养基,富集培养基和磷酸盐缓冲溶液;S2、选取污泥置于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好氧培养;S3、取S2中培养的污泥,以平板涂布法的方式用富集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置于生化培养箱中;S4、取S3中的富集培养基,刮取表层污泥,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反复冲洗,然后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去除上清液,取底层污泥,此污泥为高浓度嗜盐污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培养高浓度嗜盐污泥与基础培养基中污泥进行混合培养,加速嗜盐污泥的繁殖速率,大大地缩短了培养时间,从而提高对肝素钠废水的处理效率。提高对肝素钠废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肝素钠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处理、酶解提取、离子交换吸附、精制等工序。生产过程中,由于酸、碱的大量使用,将排出大量含盐废水,排放量约为500~2500吨(废水)/吨(产品),废水组分包括:92~96%(W/W)、氯化钠2.0~5.0%(W/W)、有机物2.0~3.0%(W/W)、总磷、总氮等。分层废水占整个产品排水量的8%以上。此类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盐分含量高的特点。如直接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将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
[0004]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分别制备嗜盐菌的基础培养基,富集培养基和磷酸盐缓冲溶液;
[0006]S2、选取污泥置于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好氧培养,培养温度为35℃

38℃,培养时间为72h;
[0007]S3、取S2中培养的污泥,以平板涂布法的方式用富集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0℃

35℃,培养时间为72h;
[0008]S4、取S3中的富集培养基,刮取表层污泥,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反复冲洗,然后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去除上清液,取底层污泥,此污泥为高浓度嗜盐污泥;
[0009]S5、取S4中的高浓度嗜盐污泥与S1中的污泥进行混合繁殖,对嗜盐菌进行培养;
[0010]S6、去除肝素钠废水中的大型杂质并倒入处理池中,并将S5中培养的嗜盐菌投入处理池内,并对其进行搅拌沉淀;
[0011]S7、把S6中的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内部杂质后进行排放。
[0012]优选的,所述基础培养基包含以下成分:甲醇1

2g/L、蔗糖3

4g/L、氯化钠17

22g/L、硫酸铵1

3g/L、磷酸二氢钾0.01

0.03g/L、维生素液1ml/L以及蒸馏水,并调制pH值为6

8。
[0013]优选的,所述维生素液由以下成分组成:甲钴胺片0.03g/L、维生素C 0.035g/L、核黄素0.025g/L、枸橼酸0.02g/L、吡哆醇0.1g/L。
[0014]优选的,所述富集培养基包含以下成分:牛肉膏2

4g/L、蛋白胨3

7g/L、氯化钠15

25g/L、磷酸二氢钾0.01

0.03g/L、琼脂15

25g/L、去离子水1000ml,并调制pH值为6

7。
[0015]优选的,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以下成分:氯化钠135

140mmol/L、氯化钾2

3mmol/L、磷酸一氢钠3

4mmol/L、磷酸二氢钾1

1.5mmol/L,调制pH值为7.2

7.4。
[0016]优选的,所述S5中的培养时间为72h

96h。且培养温度为32℃

36℃。
[0017]优选的,所述S6中的沉淀时间为48h

72h。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培养高浓度嗜盐污泥与基础培养基中污泥进行混合培养,加速嗜盐污泥的繁殖速率,大大地缩短了培养时间,从而提高对肝素钠废水的处理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21]实施例一:
[0022]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分别制备嗜盐菌的基础培养基,富集培养基和磷酸盐缓冲溶液;
[0024]S2、选取污泥置于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好氧培养,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72h;
[0025]S3、取S2中培养的污泥,以平板涂布法的方式用富集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72h;
[0026]S4、取S3中的富集培养基,刮取表层污泥,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反复冲洗,然后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去除上清液,取底层污泥,此污泥为高浓度嗜盐污泥;
[0027]S5、取S4中的高浓度嗜盐污泥与S1中的污泥进行混合繁殖,对嗜盐菌进行培养;
[0028]S6、去除肝素钠废水中的大型杂质并倒入处理池中,并将S5中培养的嗜盐菌投入处理池内,并对其进行搅拌沉淀;
[0029]S7、把S6中的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内部杂质后进行排放。
[0030]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培养基包含以下成分:甲醇1g/L、蔗糖3g/L、氯化钠17g/L、硫酸铵1g/L、磷酸二氢钾0.01g/L、维生素液1ml/L以及蒸馏水,并调制pH值为6。
[0031]进一步的,所述维生素液由以下成分组成:甲钴胺片0.03g/L、维生素C 0.035g/L、核黄素0.025g/L、枸橼酸0.02g/L、吡哆醇0.1g/L。
[0032]进一步的,所述富集培养基包含以下成分:牛肉膏2g/L、蛋白胨3g/L、氯化钠15g/L、磷酸二氢钾0.01g/L、琼脂15g/L、去离子水1000ml,并调制pH值为6。
[0033]进一步的,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以下成分:氯化钠135mmol/L、氯化钾2mmol/L、磷酸一氢钠3mmol/L、磷酸二氢钾1mmol/L,调制pH值为7.2。
[0034]进一步的,所述S5中的培养时间为72h。且培养温度为32℃。
[0035]进一步的,所述S6中的沉淀时间为48h。
[0036]实施例二:
[0037]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S1、分别制备嗜盐菌的基础培养基,富集培养基和磷酸盐缓冲溶液;
[0039]S2、选取污泥置于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好氧培养,培养温度为36℃,培养时间为72h;
[0040]S3、取S2中培养的污泥,以平板涂布法的方式用富集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3℃,培养时间为72h;
[0041]S4、取S3中的富集培养基,刮取表层污泥,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反复冲洗,然后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去除上清液,取底层污泥,此污泥为高浓度嗜盐污泥;
[0042]S5、取S4中的高浓度嗜盐污泥与S1中的污泥进行混合繁殖,对嗜盐菌进行培养;
[0043]S6、去除肝素钠废水中的大型杂质并倒入处理池中,并将S5中培养的嗜盐菌投入
处理池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制备嗜盐菌的基础培养基,富集培养基和磷酸盐缓冲溶液;S2、选取污泥置于基础培养基中进行好氧培养,培养温度为35℃

38℃,培养时间为72h;S3、取S2中培养的污泥,以平板涂布法的方式用富集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30℃

35℃,培养时间为72h;S4、取S3中的富集培养基,刮取表层污泥,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反复冲洗,然后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去除上清液,取底层污泥,此污泥为高浓度嗜盐污泥;S5、取S4中的高浓度嗜盐污泥与S1中的污泥进行混合繁殖,对嗜盐菌进行培养;S6、去除肝素钠废水中的大型杂质并倒入处理池中,并将S5中培养的嗜盐菌投入处理池内,并对其进行搅拌沉淀;S7、把S6中的废水进行过滤,去除内部杂质后进行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基包含以下成分:甲醇1

2g/L、蔗糖3

4g/L、氯化钠17

22g/L、硫酸铵1

3g/L、磷酸二氢钾0.01

0.03g/L、维生素液1ml/L以及蒸馏水,并调制pH值为6

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嗜盐菌处理肝素钠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林清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口华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