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695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马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支架、定子组件、振子组件和弹性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二内接电部、自所述第二内接电部一侧垂直延伸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自所述第二内接电部另一侧水平延伸的外接电部,所述外接电部对称设置有正负接电焊盘,所述接电焊盘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通孔用于涂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定子组件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外接电部与支架的粘结力,使得定子组件与支架的组装更加稳固,保障线性振动马达的接电稳定性和振动性能。振动性能。振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0001]本技术涉及微型马达
,特别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触屏振动反馈技术的发展,线性振动马达从手机等来电提示的应用,逐渐应用到车载触屏装置等智能装置上,因车载触屏的面积大,尤其是汽车处于长期行驶过程中,就需装配振幅大、振感强的线性振动马达。因汽车在在行驶过程中基于不同的路面导致车身颠簸,就对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性能要求非常高,尤其是迫切需要解决线性振动马达的接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以保障触屏装置中的线性振动马达在汽车在长时间的行驶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振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电稳固、振动性能良好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支架、定子组件、振子组件和弹性件,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架扣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二内接电部、自所述第二内接电部一侧垂直延伸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自所述第二内接电部另一侧水平延伸的外接电部,所述外接电部对称设置有正负极接电焊盘,所述接电焊盘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通孔。
[0004]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平板状设置,包括基板和自所述基板一侧边缘对应所述外接电部一体延伸设置的支撑部,所述第二内接电部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外接电部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外接电部的面积小于所述支撑部的面积。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上的线圈,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线圈上的电磁阻尼片。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内接电部和自所述第一内接电部一侧垂直延伸的第一连接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的方形桶状,包括侧壁和底壁。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延和所述外接电部均延伸出所述外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侧壁外表面重叠固定并形成电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质量块和嵌合于质量块的磁钢,所述振子组件通过两侧连接固定的所述弹性件弹性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壁内表面,所述振子组件间隔位于两侧所述电磁阻尼片之间。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两侧的固定装置。
[0012]根据本技术的线性振动马达,通过在第二柔性电路板的外接电部上设置通孔用于涂胶,增加外接电部与支架的粘结力,使得定子组件与支架的组装更加稳固,保障线性
振动马达的接电稳定性和振动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线性振动马达立体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线性振动马达结构爆炸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下壳与柔性电路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7]其中:
[0018]1‑
外壳;11

固定装置;
[0019]2‑
支架;20

基板;21

支撑部;
[0020]3‑
定子组件;30

线圈;31

第一柔性电路板;32

第二柔性电路板;
[0021]321

第二内接电部;322

第二连接部;323

外接电部;
[0022]3231

接电焊盘;3232

通孔;
[0023]4‑
振子组件;
[0024]5‑
弹性件;
[0025]6一电磁阻尼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如图1和图2所示,呈长方体结构,包括外壳1、支架2、定子组件3、振子组件4和弹性件5。外壳1为一端开口(未标示)的方形桶状,包括侧壁(未标示)和底壁(未标示),侧壁的边缘设有缺口(未标示)用于穿设定子组件3的柔性电路板,外壳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11,用于将线性振动马达固定于车载触屏装置(未图示)等电子设备里;支架2为平板状设置,包括基板20和自基板20一侧边缘水平延伸一体设置的支撑部21。外壳1与支架2扣合形成容纳空间,定子组件3和振子组件4间隔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弹性件5的一端连接振子组件4、另一端连接外壳1,振子组件4两侧的弹性件5将振子组件4悬置于容纳空间内并为振子组件4的复位提供回弹力,振子组件4包括质量块(未标示)、嵌设于质量块内的磁钢(未标示),定子组件3整体呈
“コ”
形,包括上下两层线圈30和固定安装线圈30的柔性电路板,振子组件4间隔悬置于上下线圈30之间,每层线圈30均匀间隔设置为三个,对应三个线圈30的振子组件4设置四块磁钢设置,中间两块磁钢的厚度设置大于两边磁钢的厚度的两倍,且相邻两块磁钢的磁极相反,四块磁钢分别与两侧的三个线圈30为振子组件4形成三个有效磁感应场,极大地提升了线性振动马达的振感效果。
[0028]定子组件3的结构如图2至图4所示,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31、第二柔性电路板32、分别相对平行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3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2上的线圈30以及分别相对固定在线圈30上的电磁阻尼片6,振子组件4间隔位于两侧电磁阻尼片6之间,通过电磁阻尼片6与磁钢作用产生阻尼,实现更好的阻尼一致性,可靠性高,能有效提高线性振动
马达的振动性能。第一柔性电路板31包括第一内接电部(未标示)和自第一内接电部一侧垂直弯折延伸的第一连接部(未标示),第一柔性电路板31通过第一内接电部粘结固定在外壳1的底壁内表面上;第二柔性电路板32包括第二内接电部321、自第二内接电部321一侧边缘垂直弯折延伸的第二连接部322以及自第二内接电部321另一侧边缘水平延伸的外接电部323,第二柔性电路板32通过第二内接电部321固定在基板20的内表面上,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322分别穿过外壳1的缺口于外壳的侧壁外表面重叠焊接固定并形成电连接,外接电部323穿过缺口延伸至外壳1外侧并固定在支撑部21上,通过外接电部323连接外部电源向第一柔性电路板31和第二柔性电路板32上的线圈30供电,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定子组件3通电,带动装有磁钢的振子组件4进行往复循环运动,从而产生振动。
[0029]外接电部323的面积小于支撑部21的面积,以增加外接电部323于支撑部21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支架、定子组件、振子组件和弹性件,所述外壳和所述支架扣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振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二内接电部、自所述第二内接电部一侧垂直延伸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自所述第二内接电部另一侧水平延伸的外接电部,所述外接电部对称设置有正负极接电焊盘,所述接电焊盘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平板状设置,包括基板和自所述基板一侧边缘对应所述外接电部一体延伸设置的支撑部,所述第二内接电部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外接电部固定在所述支撑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电部的面积小于所述支撑部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明梅烨张爱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