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66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呈半球面状并用于扣在地面上的底座,以及用于套在拉线棒上的转动管,底座由两个四分之一球面罩拼接而成,四分之一球面罩靠近另一个四分之一球面罩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凹槽,两个凹槽拼接形成过孔,四分之一球面罩均固定连接有一条筋条,两条筋条拼接形成横截面呈T字形并沿底座的拼接缝延伸的导轨;转动管由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可拆卸连接而成,第一半圆管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合槽,第二半圆管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配合槽,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之间形成导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底座的下侧贴合地面时,可调节转动管和地面的夹角。可调节转动管和地面的夹角。可调节转动管和地面的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拉线棒用于将拉线的下端和预埋在地面上的地锚衔接在一起,现实中,需要对拉线棒做防腐处理,现有的拉线棒一般采用镀锌工艺进行防腐,这种防腐方式耐久性差,隔一段时间就要对锈蚀的拉线棒进行更换。
[0003]为了提高防腐的耐久性,可采用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防腐,具体的,先在拉线棒上套上模具,模具的下端面贴合在地面上,以防混凝土从模具下端漏出,此时模具倾斜,且模具和拉线棒的延伸方向一致,然后在模具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将拉线棒包裹上,混凝土凝固后,可防止混凝土内部的拉线棒锈蚀。
[0004]现有的模具当下端面贴合在地面上时,模具的倾斜角度不能调节,所以使得模具需要根据拉线棒和地面的角度单独设计,如果模具和拉线棒不配套,还需要对模具的下端面现场加工,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模具,下端面贴合地面时,无法调节模具和地面的夹角的缺点,提出一种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底座的下侧贴合地面时,可调节转动管和地面的夹角。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呈半球面状并用于扣在地面上的底座,以及用于套在拉线棒上的转动管,底座由两个四分之一球面罩拼接而成,四分之一球面罩靠近另一个四分之一球面罩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凹槽,两个凹槽拼接形成供拉线棒穿过的过孔,四分之一球面罩靠近另一个四分之一球面罩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条筋条,两条筋条拼接形成横截面呈T字形并沿底座的拼接缝延伸的导轨;转动管的一端贴合在底座的上表面并可沿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转动管由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可拆卸连接而成,第一半圆管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合槽,第二半圆管靠近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配合槽,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之间形成和导轨适配的导向槽,导轨从导向槽中穿过并和导向槽滑动连接。
[0007]本申请中,底座通过拼接的方式套在拉线棒上,底座贴合在地面上,防止混凝土从底座和地面之间渗漏;转动管通过拼接的方式套在拉线棒上,转动管拼接完成后,导轨嵌入导向槽中,转动管可防止两个四分之一球面罩脱开,另外,转动管可沿导轨在底座的上表面滑动,以调节转动管的角度。
[0008]进一步的,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靠近底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螺纹连接有可将转动管锁紧在底座上的锁紧螺栓。
[0009]本申请中,可通过锁紧螺栓将转动管锁紧在底座上,防止在注入混凝土时,转动管
转动。
[0010]进一步的,转动管锁紧在底座上时,锁紧螺栓和筋条抵接。
[0011]本申请中,拧紧锁紧螺栓时,锁紧螺栓和筋条抵接,防止转动管沿导轨运动,拧松锁紧螺栓后,转动管可沿导轨运动。筋条具有较好的强度,锁紧螺栓对筋条施加压力,不会导致底座发生明显形变,从而避免两个四分之一球面罩之间出现较大的缝隙。
[0012]进一步的,第一半圆管通过卡扣和第二半圆管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的,卡扣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半圆管上的连接板,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二半圆管上的钩子,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钩子穿过连接孔并钩住连接板以防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脱开。
[0014]进一步的,四分之一球面罩的材质为塑料。
[0015]进一步的,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的材质为塑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的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0018]图3为底座爆炸后的俯视图。
[0019]图4为图3的B

B剖视图。
[0020]图5为转动管爆炸示意图。
[0021]图6为底座的剖视图。
[0022]图7为在图6的底座上侧安装转动管后的示意图。
[0023]图8为图7的C

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5]参见图1至图8,一种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呈半球面状并用于扣在地面上的底座11,以及用于套在拉线棒上的转动管12,底座11由两个四分之一球面罩111拼接而成,四分之一球面罩111靠近另一个四分之一球面罩111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凹槽112,两个凹槽112拼接形成供拉线棒穿过的过孔113,四分之一球面罩111靠近另一个四分之一球面罩11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条筋条114,两条筋条114拼接形成横截面呈T字形并沿底座11的拼接缝延伸的导轨115;转动管12的一端贴合在底座11的上表面并可沿底座11的上表面滑动,转动管12由第一半圆管121和第二半圆管122可拆卸连接而成,第一半圆管121靠近底座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合槽1211,第二半圆管122靠近底座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配合槽1221,第一配合槽1211和第二配合槽1221之间形成和导轨115适配的导向槽123,导轨115从导向槽123中穿过并和导向槽123滑动连接。
[0026]本申请中,底座11通过拼接的方式套在拉线棒上,底座11贴合在地面上,防止混凝土从底座11和地面之间渗漏;转动管12通过拼接的方式套在拉线棒上,转动管12拼接完成后,导轨115嵌入导向槽123中,转动管12可防止两个四分之一球面罩111脱开,另外,转动管12可沿导轨115在底座11的上表面滑动,以调节转动管12的角度。
[0027]具体的,安装本申请时,先在拉线棒的相对两侧将两个四分之一球面罩111拼接在
一起而形成底座11,另外形成的过孔113被拉线棒穿过,另外其中一个四分之一球面罩111的筋条114和另一个四分之一球面罩111的筋条114拼接形成导轨115;将底座11贴合在地面上后,此时底座11也可将在地面上的地锚罩住;在拉线棒的相对两侧将第一半圆管121和第二半圆管122拼接在一起而形成转动管12,转动管12套在拉线棒上,第一半圆管121和第二半圆管122可拆卸连接,防止第一半圆管121和第二半圆管122脱开;第一半圆管121和第二半圆管122拼接时,其中一个筋条114嵌入第一配合槽1211内,另一个筋条114嵌入第二配合槽1221内,从而防止两个四分之一球面罩111脱开,另外,由于导轨115的横截面呈T字形,导向槽123和导轨115适配,当导轨115从导向槽123中穿过时,可防止转动管12和底座11之间脱开;转动管12可沿导轨115在底座11的上表面滑动,以调节转动管12的角度,使转动管12的角度和拉线棒的角度适配,然后在转动管12的上端注入混凝土,混凝土通过过孔113进入底座11,直至混凝土填充满底座11和转动管12,混凝土凝固后,混凝土包裹地锚和拉线棒,防止拉线棒和地锚锈蚀。
[0028]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一半圆管121和第二半圆管122靠近底座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4,支撑板124螺纹连接有可将转动管12锁紧在底座11上的锁紧螺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半球面状并用于扣在地面上的底座,以及用于套在拉线棒上的转动管,所述底座由两个四分之一球面罩拼接而成,所述四分之一球面罩靠近另一个所述四分之一球面罩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拼接形成供拉线棒穿过的过孔,所述四分之一球面罩靠近另一个所述四分之一球面罩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条筋条,两条所述筋条拼接形成横截面呈T字形并沿所述底座的拼接缝延伸的导轨;所述转动管的一端贴合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并可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滑动,所述转动管由第一半圆管和第二半圆管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半圆管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合槽,所述第二半圆管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之间形成和所述导轨适配的导向槽,所述导轨从所述导向槽中穿过并和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棒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管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志李登雕陈珂王文明杨灵伟张柳峻王志荣崔朱严冯威红华江跃俞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仙居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