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59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涉及压电陶瓷技术领域;该压电陶瓷的成分包括:主相:钛酸钡;副相:氧化镁、氧化锆和氧化钛;所述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钛酸钡、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和聚乙烯醇按照配方比例称量;将原材料通过球磨机进行混合,并加入乙醇作为助剂;将混合后的原材料经过过筛处理,加入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制备成型料;将制备好的成型料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并进行预烧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铅压电陶瓷与传统的含铅压电陶瓷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无铅压电陶瓷更加环保,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材料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压电系数和介电常数,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的压电传感器和压电驱动器等领域。精度的压电传感器和压电驱动器等领域。精度的压电传感器和压电驱动器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陶瓷
,尤其涉及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压电陶瓷是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指的是在外加电场下,压电材料会发生形变;反之,在外加压力下,压电材料也会产生电荷,压电陶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压电陶瓷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铅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因此,亟需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0232626.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热固化粉末注射成型的锆钛酸铅镧压电陶瓷的制备方法,先对锆钛酸铅镧压电陶瓷粉末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性能优异的压电陶瓷细粉;再将改性后的陶瓷细粉与粘结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在真空下球磨混合,得到分散均匀、粘度适中的压电陶瓷浆料;接着将制备完成的陶瓷浆料注射到加热的模具中,经热固化成型得到陶瓷生坯;最后将陶瓷生坯经脱脂、烧结、被银、极化后得到致密的锆钛酸铅镧压电陶瓷。上述专利中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不足:环保性欠佳,且制得的产品压电性能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该压电陶瓷的成分包括:
[0007]主相:钛酸钡;
[0008]副相:氧化镁、氧化锆和氧化钛;
[0009]所述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将钛酸钡、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和聚乙烯醇按照配方比例称量;
[0011]S2:将原材料通过球磨机进行混合,并加入乙醇作为助剂;
[0012]S3:将混合后的原材料经过过筛处理,加入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制备成型料;
[0013]S4:将制备好的成型料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并进行预烧处理;
[0014]S5:将预烧处理后的成型体进行烧结处理,烧结温度为1200

1400℃,保温时间为2

4小时;
[0015]S6:将烧结后的陶瓷体进行降温处理,降温速度为6

10℃/min。
[0016]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具体采用:钛酸钡80

100份、氧化镁1.5

2.2份、氧化锆1.2

1.8份、氧化钛0.2

0.6份和聚乙烯醇0.8

1.2份。
[0017]进一步的:所述S1步骤中,在称量钛酸钡、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和聚乙烯醇之前,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采用烘箱或真空干燥箱,温度控制在80

120℃之间。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混合过程中,乙醇的使用量控制在原材料重量的
10

20%。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混合时间控制在4

6小时,球磨机的转速控制在60

80r/min。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具体采用:钛酸钡96份、氧化镁2份、氧化锆1.5份、氧化钛0.5份和聚乙烯醇1份。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步骤中,在称量钛酸钡、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和聚乙烯醇之前,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采用烘箱或真空干燥箱,温度控制在100℃。
[002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2步骤中,混合过程中,乙醇的使用量控制在原材料重量的15%。
[002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混合时间控制在4

6小时,球磨机的转速控制在70r/min。
[002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烧结温度控制在1350℃;保温时间控制在3小时。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1.本专利技术的无铅压电陶瓷与传统的含铅压电陶瓷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无铅压电陶瓷更加环保,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材料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压电系数和介电常数,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的压电传感器和压电驱动器等领域。
[0027]2.本专利技术的无铅压电陶瓷经过烧结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具有长期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应用于压电陶瓷的生产。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压电性能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该压电陶瓷的成分包括:
[0032]主相:钛酸钡;
[0033]副相:氧化镁、氧化锆和氧化钛;
[0034]所述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5]S1:将钛酸钡、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和聚乙烯醇按照配方比例称量;
[0036]S2:将原材料通过球磨机进行混合,并加入乙醇作为助剂;
[0037]S3:将混合后的原材料经过过筛处理,加入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制备成型料;
[0038]S4:将制备好的成型料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并进行预烧处理;
[0039]S5:将预烧处理后的成型体进行烧结处理,烧结温度为1200

1400℃,保温时间为2

4小时;
[0040]S6:将烧结后的陶瓷体进行降温处理,降温速度为8℃/min。
[0041]其中,所述S1步骤中,具体采用:钛酸钡100份、氧化镁2.2份、氧化锆1.8份、氧化钛0.6份和聚乙烯醇1.2份。
[0042]其中,所述S1步骤中,在称量钛酸钡、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和聚乙烯醇之前,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原材料中的水分,以免影响制备过程和陶瓷的性能;干燥处理采用烘箱或真空干燥箱,温度控制在120℃。
[0043]其中,所述S2步骤中,混合过程中,乙醇的使用量控制在原材料重量的18

20%。
[0044]其中,所述S2步骤中,混合时间控制在4

6小时,球磨机的转速控制在80r/min。
[0045]其中,所述S5步骤中,烧结处理的目的是将预烧处理后的成型体进行高温处理,使其形成致密的陶瓷结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是影响陶瓷性能的关键因素;烧结温度应该根据原材料的组成和性质而有所调整,一般在1200

1400℃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烧结温度控制在1400℃;保温时间应该足够长,以保证成型体充分烧结;一般来说,保温时间为2

4小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保温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压电陶瓷的成分包括:主相:钛酸钡;副相:氧化镁、氧化锆和氧化钛;所述制备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钛酸钡、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和聚乙烯醇按照配方比例称量;S2:将原材料通过球磨机进行混合,并加入乙醇作为助剂;S3:将混合后的原材料经过过筛处理,加入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制备成型料;S4:将制备好的成型料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并进行预烧处理;S5:将预烧处理后的成型体进行烧结处理,烧结温度为1200

1400℃,保温时间为2

4小时;S6:将烧结后的陶瓷体进行降温处理,降温速度为6

1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具体采用:钛酸钡80

100份、氧化镁1.5

2.2份、氧化锆1.2

1.8份、氧化钛0.2

0.6份和聚乙烯醇0.8

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在称量钛酸钡、氧化镁、氧化锆、氧化钛和聚乙烯醇之前,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采用烘箱或真空干燥箱,温度控制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周天祥谢正阳徐康王涵路文科俞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