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石废水处理用澄清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757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石废水处理用澄清池,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澄清池主体和转动杆,澄清池主体上端卡接固定有进料组件,澄清池主体底端贯穿焊接有排料管,澄清池主体底端中央贯穿卡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外周面逆时针依次卡接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第二隔板上端一侧卡接固定有导流板,第一隔板底端一侧焊接固定有倾斜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澄清池主体和转动杆,解决了澄清池通过多种机械装置进行淤泥等的处理,增大了处理成本和维修开支,药剂通常需要使用搅拌装置使其和废水混合均匀,搅拌装置不便于清理的问题。装置不便于清理的问题。装置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石废水处理用澄清池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砂石废水处理用澄清池。

技术介绍

[0002]生产废水,是工程施工制作、维护、清洗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砂石加工废水、修配系统污水、混凝土拌和冲洗废水等,为避免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在废水排放前通常需要使用澄清池对废水进行处理,澄清池,是进行水的混凝,去除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的设备,澄清池中起到截留分离杂质颗粒作用的介质是呈悬浮状的泥渣,水和废水的混凝处理工艺包括水和药剂的混合、反应及絮凝体与水的分离三个阶段,在废水的处理中常用的澄清池有:机械加速澄清池、水力循环澄清池、悬浮澄清池、脉冲澄清池,通过澄清池能够大大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率,使废水达到能够排放的标准,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公开号为CN 218166059U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用澄清池,所述延伸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澄清池的两侧;载物板,所述载物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澄清池的内侧面,所述载物板的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澄清池通过多种机械装置能够对堆积的淤泥、砂石等进行清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实际使用时,澄清池通常会分为物理沉降区、絮凝沉淀区等区域逐步对废水进行处理,在进行清理时,多个区域内皆需要进行清理,导致所需设置的机械装置增加,增加废水处理的成本,且在对堆积的砂石进行处理时,使用污泥泵将堆积的砂石从澄清池底侧抽出可能导致污泥泵损坏,而通过机械装置将大量砂石从澄清池上侧抬出,由于大量含水量较高的砂石重量较大,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机械装置的损坏,增加维修开支;
[0004]2、废水处理用澄清池在进行絮凝沉淀时,通常需要对澄清池内投放一定量的化学药剂,使药剂和废水中的成分絮凝沉淀,但在实际使用时,直接向澄清池中投放药剂往往难以使药剂和废水快速大面积接触,为保证药剂和废水的混合均匀,通常需要使用搅拌装置对废水和药剂进行搅拌,导致处理成本的增加,且搅拌装置的清洗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石废水处理用澄清池,通过澄清池主体和转动杆,解决了澄清池通过多种机械装置进行淤泥等的处理,增大了处理成本和维修开支,药剂通常需要使用搅拌装置使其和废水混合均匀,搅拌装置不便于清理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砂石废水处理用澄清池,包括澄清池主体和转动杆,所述澄清池主体上端卡接固定有进料组件,所述澄清池主体底端贯穿焊接有排料管,通过带动转动杆的转动,能够使澄清池内所有区域内沉淀的杂质通过排料管排出,操作简单方便,且便于工作人员对杂质进行集中处理,所述澄清池主体底端中央贯穿卡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周面逆时针依次卡接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通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能够延长废水在澄清池主体内处理的时间,保证处理效率,且在进行
清理时,通过转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的转动,能够将澄清池主体内壁和底侧附着的杂质刮落,降低清理难度,所述第二隔板上端一侧卡接固定有导流板,所述第一隔板底端一侧焊接固定有倾斜挡板,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废水达到一定量时,通过导流板对废水进行导流,使废水流至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在废水通过导流板上侧时,进料组件能够将药剂均匀喷洒于导流板上侧的少量废水中,大大提高了废水和药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絮凝沉淀的效率,降低絮凝沉淀所需时间,且不需要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简化澄清池的结构,降低成本,通过倾斜挡板能够避免澄清池在正常使用时,处理后的水通过排料管排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澄清池主体外周面底端贯穿开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澄清池主体底端卡接固定有支撑架,所述进水管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所述排水管和排料管位于第一隔板和第四隔板之间;
[0009]第一隔板和第三隔板顶端高于第二隔板上侧,第三隔板底侧不贴和于澄清池主体底侧,第四隔板的顶端低于第二隔板上侧,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澄清池后,废水中的砂石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并和药剂混合,在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之间进行絮凝沉淀,絮凝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处理后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结构简单,使用便利。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组件一端贯穿卡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组件底端贯穿卡接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悬垂于导流板上侧;
[0011]通过雾化喷头能够将药剂均匀喷洒于导流板上侧流过的废水中,使药剂和废水充分进行接触,提高了絮凝沉淀的效率,降低絮凝沉淀所需时间,且不需要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简化澄清池的结构,降低成本。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位于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之间,所述导流板上侧卡接固定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倾斜挡板位于第一隔板和第四隔板之间,所述倾斜挡板贴合于排料管上侧,所述第二隔板一端卡接于第三隔板一侧,所述第四隔板一端卡接于第一隔板一侧,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相对于转动杆另一端贴合于澄清池主体内壁;
[0013]通过压力传感器能够监测导流板上水流量的大概值,当水流量较大时,提高和进料组件连接的水泵功率,增大药剂的喷洒量,当水流量较小时,降低水泵功率并减少药剂量,避免大量使用药剂导致浪费,降低开支。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底端卡接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另一侧底端卡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传动组件卡接固定于澄清池主体底端;
[0015]通过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在需要对砂石杂质及沉淀物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杆的转动能够打开排料管,使砂石杂质及沉淀物在第一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的推动下通过排料管排出,操作简单方便,能同时对澄清池内多个区域进行处理,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的转动能够将澄清池主体内壁粘附的杂质等刮落,降低清理难度,处理工厂也能够根据预算将驱动电机改为转动把手,保证清理效果的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澄清池主体和转动杆,解决了澄清池通过多种机械装置能够对堆积的淤泥、砂石等进行清理,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实际使用时,澄清池通常
会分为物理沉降区、絮凝沉淀区等区域逐步对废水进行处理,在进行清理时,多个区域内皆需要进行清理,导致所需设置的机械装置增加,增加废水处理的成本,且在对堆积的砂石进行处理时,使用污泥泵将堆积的砂石从澄清池底侧抽出可能导致污泥泵损坏,而通过机械装置将大量砂石从澄清池上侧抬出,由于大量含水量较高的砂石重量较大,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机械装置的损坏,增加维修开支的问题,在废水处理完成需要对大量淤泥、砂石、沉淀物等进行处理时,通过带动转动杆的旋转,能够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在澄清池主体内侧转动,对杂质等进行推动,使澄清池内各区域内的杂质等皆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料管排出,同时能够将澄清池内壁附着的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石废水处理用澄清池,包括澄清池主体(1)和转动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主体(1)上端卡接固定有进料组件(101),所述澄清池主体(1)底端贯穿焊接有排料管(102),所述澄清池主体(1)底端中央贯穿卡接有转动杆(2),所述转动杆(2)外周面逆时针依次卡接固定有第一隔板(201)、第二隔板(202)、第三隔板(203)和第四隔板(204),所述第二隔板(202)上端一侧卡接固定有导流板(205),所述第一隔板(201)底端一侧焊接固定有倾斜挡板(2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石废水处理用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主体(1)外周面底端贯穿开设有进水管(105)和排水管(106),所述澄清池主体(1)底端卡接固定有支撑架(107),所述进水管(105)位于第一隔板(201)和第二隔板(202)之间,所述排水管(106)和排料管(102)位于第一隔板(201)和第四隔板(20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石废水处理用澄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101)一端贯穿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雪冰许团结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谷石固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