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链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744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链路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中,第一接入点可以生成无线帧,并发送无线帧。该无线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因此,第一接入点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点对应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唤醒第二接入点对应的站点去接收组播管理帧。当第二接入点待发送的只有组播数据帧时,可以避免唤醒第二接入点对应的站点,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链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多链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设备支持多链路通信,有利于提高设备之间的通信速率。支持多链路通信的设备通常称为多链路设备(multi

link device,MLD)。多链路设备可以是接入点(access point,AP)多链路设备(简称为AP MLD),也可以是站点(station,STA)多链路设备(简称为STA或non

AP MLD)。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可以与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建立多链路(简称为多链路建立或多链路关联)之后进行通信。
[0003]根据802.11标准的规定,non

AP MLD可以进行休眠操作,处于休眠模式中的non

AP MLD会周期性唤醒STA去接收AP发送的Beacon帧以及传输业务指示信息(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essage,DTIM)Beacon帧。假设non

AP MLD中的第一STA工作在第一链路上,第一STA接收到DTIMBeacon帧,该DTIMBeacon帧指示第二链路上的第二AP待发送组播帧。由于第一STA无法区分第二AP待发送的组播帧是组播数据帧或者组播管理帧,还是包括组播数据帧和组播管理帧,第一STA一旦发现第二链路上的第二AP待发送组播帧,则需要唤醒第一STA所在的non
r/>AP MLD中工作在第二链路上的第二STA去接收组播帧。但是,若第二AP待发送的只有组播数据帧,由于组播数据帧会在所有的链路上发送,第一STA在第一链路上即可接收第二AP发送的组播数据帧,并不需要唤醒第二STA去接收组播数据帧。则第二STA被唤醒可能造成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链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可以指示组播业务的类型,使得non

AP MLD能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唤醒对应的STA去接收组播帧,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链路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由第一多链路设备所执行,也可以由第一接入点所执行。其中,第一多链路设备为接入点多链路设备,第一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接入点。以第一接入点为执行主体为例,第一接入点生成无线帧,并发送该无线帧。其中,无线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均与第一接入点共址的接入点。
[0006]该方法中,第一接入点在无线帧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从而使得第一接入点对应的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唤醒第二接入点对应的站点去接收组播管理帧。因此,该方法中当第二接入点待发送的只有组播数据帧时,可以避免唤醒第二接入点对应的站点,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比特位图(bitmap)。第一比特位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分别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也就是说,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采用比特位图进行指示,具体指示方式可以是每个比特指
示对应的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例如,当比特的取值为1时,该比特指示对应的第二接入点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当比特的取值为0时,该比特指示对应的第二接入点不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
[0008]在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比特位图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比特位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对应的第二接入点,与第二比特位图中对应位置的比特对应的第二接入点相同。第二比特位图携带于业务指示位图元素(TIM element)中,第二比特位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分别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帧待发送。例如,第一比特位图中的第一个比特对应第一AP,第二比特位图中的第一个比特也对应第一AP。可见,采用第一比特位图指示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时,可以与现有的指示信息(第二比特位图)采用类似的指示方式。
[0009]在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比特位图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比特位图中的第n个比特对应的第二接入点,与第二比特位图中第n个取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第二接入点相同。例如,第一比特位图中的第一个比特对应第一AP,第二比特位图中第一个取值为1的比特(假设为第二比特位图中的第一个比特)对应第一AP。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比特位图可以采用更少的比特进行指示,有利于降低开销。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业务指示位图元素(TIM element)中。例如,第一接入点发送的无线帧中包含业务指示位图元素,业务指示位图元素中包括第一比特位图。可见,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复用现有的业务指示位图元素。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多链路业务元素(multi

link traffic element)或多链路业务指示元素(multi

link traffic indication element)中。例如,第一接入点发送的无线帧中包含多链路业务元素,多链路业务元素中包括第一比特位图。可见,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复用现有的多链路业务元素或多链路业务指示元素。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简化邻居报告元素(RNR element)中。例如,第一接入点发送的无线帧中包含简化邻居报告元素,RNR element用于携带第一接入点的邻居AP的信息。本申请中假设第一接入点的邻居AP包括第二接入点,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复用现有的携带邻居AP信息的字段(例如简化邻居报告元素中的目标信标传输时间信息集字段)。
[0013]可见,在上述三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复用现有的元素,对协议标准的改动较小。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第一信息元素中。第一信息元素为新定义的信息元素。例如,从协议标准中未定义的元素标识(element ID)中选择一个元素标识作为第一信息元素的元素标识,并定义元素的长度(length)、元素标识扩展(element ID extension)和组播管理帧信息(用于携带第一比特位图)等字段,从而定义了第一信息元素。可见,该实施方式没有复用现有的元素,而是基于协议标准新定义了一种信息元素,用于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接入点:
[0016]第一接入点(即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
[0017]第一多链路设备中的其他接入点;
[0018]第一接入点所在的第一多基本服务集标识符(MBSSID)集合中的其他接入点;
[0019]第二多链路设备中的接入点,第二多链路设备是第一接入点所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链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点生成无线帧;所述无线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均与所述第一接入点共址的接入点;所述第一接入点发送所述无线帧。2.一种多链路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所述非接入点多链路设备包括第一站点和第二站点,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站点接收无线帧;所述无线帧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站点接收所述组播管理帧,所述第二站点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中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的一个第二接入点工作在相同链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比特位图(bitmap),所述第一比特位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分别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管理帧待发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位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对应的第二接入点,与第二比特位图中对应位置的比特对应的第二接入点相同;所述第二比特位图携带于业务指示位图元素(TIM element)中,所述第二比特位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分别用于指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接入点是否存在组播帧待发送。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位图中的第n个比特对应的第二接入点,与第二比特位图中第n个取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第二接入点相同;所述第二比特位图携带于业务指示位图元素(TIM element)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宇宸李云波李伊青淦明黄国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