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731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其中磨削夹具包括第一拉杆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拉杆外侧的第二拉杆,第一拉杆的近端连接座体,弹性套可活动地连接于座体的外侧并与第一拉杆的近端连接;第二拉杆的可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拉杆由第一位置改变至第二位置,使弹性套相对于所述座体位移并产生弹性变形,以所述摆杆轴承固定或松开。通过设置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座体以及弹性套,使第二拉杆旋转后可带动第一拉杆以及弹性套动作,由于座体上具有锥体,弹性套的内部具有锥孔,因此使所述弹性套沿座体移动并实现弹性套的弹性变形,受弹性变形影响形成径向支撑力将摆杆轴承的内圈固定或解除径向支撑力实现将摆杆轴承的内圈松开。承的内圈松开。承的内圈松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特种轴承在电动工具行业中广泛应用,而摆杆轴承内圈是特种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摆杆轴承内圈的外侧分布有多道沟槽,通过多道沟槽来安装滚珠,同时在摆杆轴承内圈的内部也需要磨削加工,为了实现沟槽以及摆杆轴承内圈中内部的磨削加工,需要使用相关夹具来固定摆杆轴承内圈。
[0003]目前,针对摆杆轴承内圈磨削加工的夹具常采用螺套管形式,将摆杆轴承插入套管后采用手动旋转的方式将其与套管连接固定,进而实现摆杆轴承内圈的磨削加工,但是上述套管方式每磨削一次需要实现将摆杆轴承内圈安装、旋入、旋出摆杆轴承内圈三个步骤,这种方式不仅繁琐而且还增加了装夹作业步骤,使得装夹拆卸耗时大,同时还提高了劳动强度,长期重复操作旋入、旋出动作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的手关节疲劳和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所述磨削夹具包括第一拉杆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拉杆外侧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近端连接座体,弹性套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体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拉杆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可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拉杆由第一位置改变至第二位置,使所述弹性套相对于所述座体轴向位移并产生弹性变形,以实现所述摆杆轴承胀紧或松开。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套的内部具有锥孔,所述座体包括座体本体以及与所述座体本体连接的锥体,所述锥体可与所述锥孔配合,在所述锥体上开设至少两个第一开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套包括弹性套本体,在所述弹性套本体的远端开设多条第二开口以及第一孔,在所述弹性套本体的近端开设多条第三开口以及第二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杆包括第一拉杆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拉杆本体连接的柱体,所述柱体的近端开设第四开口,在所述第一拉杆本体的外侧设置外螺纹,在所述柱体上开设至少两个第二孔,第三孔贯穿所述柱体及第一拉杆本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磨削夹具还包括分流座,所述分流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拉杆的近端;所述分流座包括分流座本体以及与所述分流座本体以及与所述分流座本体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分流座本体呈锥形,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还开设多条分流槽,所述延伸部远离分离座本体的一端还具有锥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拉杆包括开设第一贯通孔的第二拉杆本体,在所述第一贯通
孔的内侧设置可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操作杆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拉杆本体的外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磨削夹具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近端连接座体,所述支架的远端连接底座;所述支架包括具有通孔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具有多个支撑部,相邻支撑部之间构成可供第二拉杆活动的限位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在所述底座本体的中心开设第二贯通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磨削夹具还包括驱动机构及动力座,所述动力座具有部分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动力座包括内圈座,飞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内圈座,在所述飞轮的近端设置击锤,在所述内圈座的近端还连接护板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摆杆轴承套设于弹性套的外侧;提供动力至所述第二拉杆,使所述第二拉杆沿第一方向旋转并带动所述第一拉杆由第一位置改变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拉杆位置改变的同时带动所述弹性套向摆杆轴承内圈远端移动,所述弹性套移动的同时外径增加,并实现将所述摆杆轴承内圈内部固定;待所述摆杆轴承内圈磨削完成后,提供动力至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并带动第一拉杆由第二位置改变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拉杆位置改变的同时带动弹性套向摆杆轴承近端移动,所述弹性套轴向移动的同时外径复位,并实现将所述摆杆轴承内部松开;取出所述摆杆轴承。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座体以及弹性套,使第二拉杆旋转后可带动第一拉杆以及弹性套动作,由于座体上具有锥体,弹性套的内部具有锥孔,因此使所述弹性套沿座体移动并实现弹性套的弹性变形,受弹性变形影响形成径向支撑力将摆杆轴承的内圈固定或解除径向支撑力实现将摆杆轴承的内圈松开。
[0015]进一步的,通过在第一拉杆的外侧设置外螺纹,在第二拉杆的内侧设置内螺纹,且内螺纹采用左旋梯形螺纹,由于该螺纹具有较高的强度及刚性,使得其搭接面积大、承载能力强,与第一拉杆连接的同时不容易产生松动。并且由于左旋梯形螺纹具有高强度与高韧性,其承载能力大,可承受外力的冲击及震动。
[0016]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具有分流口的分流座,在分流座上设置锥部,使该分流座具有导向作用,可快速的实现与柱体配合,分流座本体采用锥形,通过分流槽可实现冷却液从分流槽中围绕分流座的四周喷射出并持续冷却摆杆轴承内圈,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以及磨削效率,实现点对点的充分冷却进而实现高效磨削。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磨削夹具的轴测图。
[0018]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磨削夹具的剖视图。
[0019]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弹性套的
轴测图。
[0020]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弹性套的剖视图。
[0021]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第二拉杆的轴测图。
[0022]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支架的轴测图。
[0023]图7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第一拉杆的轴测图。
[0024]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第一拉杆的剖视图。
[0025]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座体的轴测图。
[0026]图10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底座的轴测图。
[0027]图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分流座的轴测图。
[0028]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动力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动力座的剖视图。
[0030]图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及其使用方法中动力座与磨削夹具的连接示意图。
[0031]附图中标记:1、摆杆轴承;100、内圈;2、座体;200、座体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夹具包括第一拉杆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拉杆外侧的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近端连接座体,弹性套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座体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一拉杆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可转动带动所述第一拉杆由第一位置改变至第二位置,使所述弹性套相对于所述座体位移并产生弹性变形,以实现所述摆杆轴承内圈装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的内部具有锥孔,所述座体包括座体本体以及与所述座体本体连接的锥体,所述锥体可与所述锥孔配合,在所述锥体上开设至少两个第一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包括弹性套本体,在所述弹性套本体的远端开设多条第二开口以及第一孔,在所述弹性套本体的近端开设多条第三开口以及第二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包括第一拉杆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拉杆本体连接的柱体,所述柱体的近端开设第四开口,在所述第一拉杆本体的外侧设置外螺纹,在所述柱体上开设至少两个第三孔,第四孔贯穿所述柱体及第一拉杆本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夹具还包括分流座,所述分流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拉杆的近端;所述分流座包括分流座本体以及与所述分流座本体以及与所述分流座本体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分流座本体呈锥形,在所述延伸部的外侧还开设多条分流槽,所述延伸部远离分离座本体的一端还具有锥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摆杆轴承内圈用磨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杆包括开设第一贯通孔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志刚奚志强张志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海峰海林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