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727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第一通信节点生成相关的参考信息并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由第二通信节点对其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第二通信节点的分析结果判断其是否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传输,根据判断结果生成相应的导频参考信号;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导频参考信息判断第一通信节点的信道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进而根据相关的参数信息以及所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发送相关的数据信息至第二通信节点;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接收的信息判断是否需要第三通信节点协助其数据的传输和接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处理的可靠性。输过程中数据处理的可靠性。输过程中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各种行业领域了,有效满足了多个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实现了真正的“万物互联”,5G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移动宽带和物联网,其中物联网主要是受机器通信需求的驱动,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包括低速率的海量机器通信和低时延高可靠的机器通信,两者也各有优缺点;然而,对于实时报警、实时监控等应用类型的物联网传输方法,对其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如何保证智能物联网中数据处理的可靠性,保证数据传输的真实性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现提供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第一通信节点生成相关的参考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由第二通信节点对相关的参考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结果上传至第一通信节点;步骤S2: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第二通信节点的分析结果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其是否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传输,并根据其判断结果分析是否需要对传输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生成相应的导频参考信号;步骤S3: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生成的导频参考信息判断第一通信节点的信道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步骤S4: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相关的参数信息以及所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判断如何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传输,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步骤S5: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对应的传输方式发送相关的处理信息至第二通信节点;步骤S6:第二通信节点对相关的所接收到的处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周边符合条件的第三通信节点协助第二通信节点进行数据的传输。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生成相关的参考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由第二通信节点对相关的参考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结果上传至第一通信节点的过程包括:所述参考信息中包括第一导频参考信息和定位参考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定位参考信息生成位置信息,并将所生成的位置信息进行保存;根据第一导频参考信息生成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信道的秩取值RI、第一信道质量信息
以及第一预编码信息,所述第一预编码信息包含第一层预编码信息、......、第RI层预编码信息;将所获得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0006]进一步的,所述信道的秩取值是指信道上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速率,其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且第二通信节点使用最大发射功率传输第一信道状态信息。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第二通信节点的分析结果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其是否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传输,并根据其判断结果分析是否需要对传输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生成相应的导频参考信号的过程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中信道的秩取值RI以及第一信道质量信息所描述的信干噪比,对所获得的信道的秩取值RI和第一信道质量信息所描述的信干噪比进行分析处理,当信道的秩取值RI小于等于2时,则生成第二导频参考信息,当信道的秩取值RI大于2,且第一信道质量信息所描述的信干噪比小于等于12dB时,则生成第三导频参考信息,当信道的秩取值RI大于2,其第一信道质量信息所描述的信干噪比大于12dB时,则获取第一信息状态信息中的第一预编码信息,并对第一预编码信息进行预编码,获取基于第一预编码进行预编码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数据;将所生成的第二导频参考信息、第三导频参考信息或基于第一预编码进行预编码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生成的导频参考信息判断第一通信节点的信道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的过程包括:当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二导频参数信息时,则表明此时第二通信节点中信道环境不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传输,对所接收到的第二导频参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设置基于第一导频参数信息与第二导频参数信息所对应生成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第二预编码信息;当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三导频参数信息时,则表明此时第二通信节点中的信道环境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同频传输,但需对信道及其传输质量进行描述,对所接收到的第三导频参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设置基于第一导频参数信息与第三导频参数信息所对应生成的第三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三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第三预编码信息和RI个第三信道质量信息。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生成的基于第一预编码进行预编码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判断预编码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并对结果进行处理的过程包括:当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基于第一预编码进行预编码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数据时,对所接收到的解调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若得到的信道对数据进行了成功的解调译码,则表明第二通信节点所处的信道环境非常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同频传输,且预编码精度满足要求,第二通信节点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生成第四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四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RI个第四信道质量信息;若得到的信道对数据未能成功的进行解调译码,则表明第二通信节点所处的信道环境虽然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同频传输,但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精度不够,第二通信节点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生成第五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五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第五预编码信息和RI个第五信道质量信息;根据各种情况所对应生成的信道状态信息上传至第一通信节点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相关的参数信息以及所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判断如何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传输,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的过程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获取相应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当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三信道状态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三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后续的数据传输处理;当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第四信道状态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四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后续的数据传输处理;当第一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五信道状态信息时,则基于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五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后续的数据传输处理。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对应的传输方式发送相关的处理信息至第二通信节点的过程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中设置有探测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当第一通信节点采用基于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三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后续的数据传输处理时,将探测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当第一通信节点采用基于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四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后续的数据传输处理时,则直接发送数据至第二通信节点;当第一通信节点采用基于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和第五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后续的数据传输处理时,获取第二通信节点的位置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第三通信节点。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相关的信息并判断是否需要周边符合条件的第三通信节点协助第二通信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探测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第一通信节点生成相关的参考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由第二通信节点对相关的参考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结果上传至第一通信节点;步骤S2: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第二通信节点的分析结果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其是否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传输,并根据其判断结果分析是否需要对传输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生成相应的导频参考信号;步骤S3: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生成的导频参考信息判断第一通信节点的信道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步骤S4: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相关的参数信息以及所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判断如何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传输,选择对应的传输方式;步骤S5:第一通信节点根据对应的传输方式发送相关的处理信息至第二通信节点;步骤S6:第二通信节点对相关的所接收到的处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周边符合条件的第三通信节点协助第二通信节点进行数据的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生成相关的参考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由第二通信节点对相关的参考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分析结果上传至第一通信节点的过程包括:所述参考信息中包括第一导频参考信息和定位参考信息,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定位参考信息生成位置信息,并将所生成的位置信息进行保存;根据第一导频参考信息生成第一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信道的秩取值RI、第一信道质量信息以及第一预编码信息,所述第一预编码信息包含第一层预编码信息、......、第RI层预编码信息;将所获得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的秩取值是指信道上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速率,其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且第二通信节点使用最大发射功率传输第一信道状态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根据第二通信节点的分析结果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判断其是否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传输,并根据其判断结果分析是否需要对传输数据进行预编码处理,生成相应的导频参考信号的过程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节点获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中信道的秩取值RI以及第一信道质量信息所描述的信干噪比,对所获得的信道的秩取值RI和第一信道质量信息所描述的信干噪比进行分析处理,当信道的秩取值RI小于等于2时,则生成第二导频参考信息,当信道的秩取值RI大于2,且第一信道质量信息所描述的信干噪比小于等于12dB时,则生成第三导频参考信息,当信道的秩取值RI大于2,其第一信道质量信息所描述的信干噪比大于12dB时,则获取第一信息状态信息中的第一预编码信息,并对第一预编码信息进行预编码,获取基于第一预编码进行预编码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数据;将所生成的第二导频参考信息、第三导频参考信息或基于第一预编码进行预编码后的解调参考信号和数据发送至第二通信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中智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根据所生成的导频参考信息判断第一通信节点的信道状态,并生成相应的信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的过程包括:
当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二导频参数信息时,则表明此时第二通信节点中信道环境不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传输,对所接收到的第二导频参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设置基于第一导频参数信息与第二导频参数信息所对应生成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信道状态信息中包括第二预编码信息;当第二通信节点接收到第三导频参数信息时,则表明此时第二通信节点中的信道环境适合做多数据流的同时同频传输,但需对信道及其传输质量进行描述,对所接收到的第三导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桂民林立炀林之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安特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