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84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机壳,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固定座、集液阀体和带轮盖;从动轴,其通过主轴可转动安装在带轮盖和固定座之间,内端伸入固定座与集液阀体之间,外端连接外部阀杆;液力耦合装置,其通过黏度流体在集液阀体与带轮盖之间进行层流运动,使主轴随机壳转动,在日常使用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轮盖与外部带轮传动系统传动连接,从动轴连接外部电液比例控制阀的阀杆,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的通电时间以调整从动轴输出的扭矩保持在一定区间范围内,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扭矩的变化速度由于液流的流动迟滞,将表现为不会突然的发生,具有较高程度的平缓输出和用于控制的延迟反应时间,且适于旧机械的改造。机械的改造。机械的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液比例控制阀,一般采用电磁力耦合流体开度,来控制液体流量,最终达到控制液流速度或液体压力的效果。但不排除受控的下游单位,对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波动敏感,如温度的一定频率下交替变化、涉及关联性的装置周围存在一些引发共振的激励源等等,这会影响可能允许通过阀的流体量,进一步使电液控制程度产生问题(基于不同类型的控制要求,可能有精度、响应速度、压力大小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造价相对便宜的阀,其还具有对能够通过阀的流体量的加强控制,并且该阀包括对压力波动不敏感的设计,所述压力波动还不会影响通过阀的流量。
[0003]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目前最前沿和广泛的应用技术。利用芯片代替有刷换向器,实现无刷换向,效率稳定性都更高。但国内技术较国外而言依然存在较大空白,并且造价高昂,作为用于整机的控制系统的布置,设计成本和试验成本都偏高,后期维护成本也需要大量的检验规程来控制。当对于一些旧机改造或追求高度的稳定性(传统机械相对于电子机械来说更具稳定性)和经济性但控制成本不需要考虑太高的情况,也需要较经济的替代方案来满足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包括:
[0006]机壳,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固定座、集液阀体和带轮盖;
[0007]从动轴,其通过主轴可转动安装在带轮盖和固定座之间,内端伸入固定座与集液阀体之间,外端连接外部阀杆;
[0008]液力耦合装置,其通过黏度流体在集液阀体与带轮盖之间进行层流运动,使主轴随机壳转动。
[0009]液力耦合装置包括:
[0010]传递阀片,其固定安装在从动轴内端,位于集液阀体与带轮盖之间;
[0011]层流区,其为多级曲折的波纹状腔体,位于传递阀片外圈与带轮盖之间;
[0012]集液腔,其左右侧分别设置在传递阀片与带轮盖上;
[0013]推力单元,用于将黏度流体从集液腔推入层流区。
[0014]液力耦合装置还包括:
[0015]溢出区,其设置在集液阀体中心位置与带轮盖之间,同时与集液腔和层流区接通。
[0016]液力耦合装置还包括:
[0017]卸荷区,其设置在传递阀片中心位置与集液阀体之间;
[0018]再生流道,其设置在传递阀片上,接通卸荷区与及溢出区。
[0019]推力单元包括:
[0020]离心阀片,其通过环槽固定安装在集液阀体朝向固定座的侧壁上;
[0021]离心蜗道,其设置在离心阀体朝向集液腔的侧壁上,可与集液腔连通;
[0022]连通单元,用于使离心蜗道的两端与环槽接通或断开;
[0023]其中,离心蜗道呈半圆形,底面中部凹陷。
[0024]连通单元包括:
[0025]卸荷门控面,其设置在离心阀片朝向集液阀体侧,通过卸荷孔与离心蜗道一端接通;
[0026]充能门控面,其设置在离心阀片另一侧表面,与离心蜗道另一端连通;
[0027]充能孔,其设置在充能门控面底部,两端贯通;
[0028]磁吸启闭装置,用于与相应卸荷门控面和充能门控面配合,控制卸荷孔和充能孔的启闭。
[0029]磁吸启闭装置包括:
[0030]底盘,其固定安装在环槽中;
[0031]充能孔磁片,其呈“7”字形状,一端与底盘固接,另一端伸入充能门控面;
[0032]卸荷孔磁片,其呈“7”字形状,其一端与底盘固接,另一端伸入卸荷门控面;
[0033]电磁线圈,其通过线圈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和集液阀体之间;
[0034]其中,电磁线圈未通电时:
[0035]卸荷孔磁片与卸荷门控面面接触,卸荷孔闭合,充能门磁片与充能门控面线接触,充能孔打开;
[0036]电磁线圈通电时:
[0037]卸荷孔磁片与卸荷门控面线接触,卸荷孔打开,充能门磁片与充能门控面面接触,充能孔闭合。
[0038]还包括:
[0039]滑轨,其设置在传递阀片朝向环槽的侧壁上;
[0040]若干导向体,固定安装在离心阀片表面,与滑轨滑动配合。
[0041]还包括:
[0042]若干圆台状凸叶,沿周向间隔固接在离心阀片表面,伸入环槽中。
[0043]同时公开了一种电液调速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S1:带轮传动系通过机壳将转速动能传递到主轴;
[0045]S2:主轴将第一转速传递到电液比例调速模块,通过离心蜗道、集液腔与层流层配合,液流进行稳态层流运动,从动轴达到第一扭矩耦合状态;
[0046]S3:磁吸启闭装置动作,控制进入离心蜗道、集液腔和层流层的液流总量,调校输出第二扭矩耦合状态;
[0047]S5:从动轴将转速信息传递给ECU&ECU将控制信号输入至电液比例调速模块;
[0048]S5.1:ECU将控制信号输入至电液比例调速模块;
[0049]S5.2:从动轴将转速信息传递给ECU;
[0050]调校过程中,将进行S3、S4、S5步骤循环。
[005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中详述。
附图说明
[005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液调速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断电状态);
[005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液调速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通电状态);
[0054]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底盘、充能孔磁片和卸荷孔磁片组合结构示意图;
[005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离心阀片具体结构示意图(俯视方向);
[005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离心阀片具体结构示意图(仰视方向);
[005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离心蜗道的轮廓示意图(L为长度,H为深度);
[0059]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液调速装置控制方法的运行原理示意图。
[0060]附图标记
[0061]101

固定座、102

集液阀体、103

带轮盖、104

从动轴、105

主轴、2

液力耦合装置、201

传递阀片、202

层流区、203

集液腔、204

溢出区、205

卸荷区、206

再生流道、3

推力单元、301

离心阀片、302

环槽、303

离心蜗道、4

连通单元、401

卸荷门控面、402

充能门控面、40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固定座(101)、集液阀体(102)和带轮盖(103);从动轴(104),其通过主轴(105)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带轮盖(103)和固定座(101)之间,内端伸入固定座(101)与集液阀体(102)之间,外端连接外部阀杆;液力耦合装置(2),其通过黏度流体在集液阀体(102)与带轮盖(103)之间进行层流运动,使所述主轴(105)随机壳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耦合装置(2)包括:传递阀片(201),其固定安装在所述从动轴(104)内端,位于集液阀体(102)与带轮盖(103)之间;层流区(202),其为多级曲折的波纹状腔体,位于传递阀片(201)外圈与带轮盖(103)之间;集液腔(203),其左右侧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递阀片(201)与带轮盖(103)上;推力单元(3),用于将黏度流体从所述集液腔(203)推入层流区(2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耦合装置(2)还包括:溢出区(204),其设置在所述集液阀体(102)中心位置与带轮盖(103)之间,同时与集液腔(203)和层流区(202)接通。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耦合装置(2)还包括:卸荷区(205),其设置在所述传递阀片(201)中心位置与集液阀体(102)之间;再生流道(206),其设置在所述传递阀片(201)上,接通卸荷区(205)与及溢出区(20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单元(3)包括:离心阀片(301),其通过环槽(302)固定安装在所述集液阀体(102)朝向固定座(101)的侧壁上;离心蜗道(303),其设置在所述离心阀体朝向集液腔(203)的侧壁上,可与集液腔(203)连通;连通单元(4),用于使所述离心蜗道(303)的两端与环槽(302)接通或断开;其中,所述离心蜗道(303)呈半圆形,底面中部凹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液调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单元(4)包括:卸荷门控面(401),其设置在所述离心阀片(301)朝向集液阀体(102)侧,通过卸荷孔(404)与离心蜗道(303)一端接通;充能门控面(402),其设置在所述离心阀片(301)另一侧表面,与离心蜗道(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舒畅陈文兴朱小峰胡亮亮王义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