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作业载人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81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巡检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作业载人升降装置,包括主机箱体、坐垫、绞绳机构、导绳杆、控制器,主机箱体上设有坐垫,坐垫前侧设有导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绳机构设于主机箱体的外侧,绞绳机构包括第一绳轮、第二绳轮、导轮和分绳块,绞绳机构外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上方开口,以分绳块为分界,一侧为绝缘绳张紧侧,另一侧为绝缘绳松驰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随着搭乘人体重越重,绳轮对绝缘绳的夹持力越大,可有效防止绝缘绳从绳轮中脱出和打滑。2)避免绳体交叉,解决了绝缘绳磨损和打结的问题,提高升降装置的操作可靠性,满足带电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和物品向架空导线或塔顶的传送需求。架空导线或塔顶的传送需求。架空导线或塔顶的传送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作业载人升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巡检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带电作业载人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输电线路对整个电网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其他线路相比,在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在特高压带电作业方面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高效的、安全的检修手段,没办法,只能依靠作业人员自己需要根据线路的基本特点,再结合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的线路运行检修与维护经验等来进行带电检修,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和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要攀登几十米高的线路铁塔,登高对人员的心智和体力都是一种极大考验。作业人员需要穿着沉重的屏蔽服攀爬几十米高的铁架子,光爬铁架子就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如果需要携带维修物料那更是难上加难,作业人员顺铁塔脚钉攀爬,没有外力辅助,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对于特高压线路的高塔,攀登对人员体力消耗极大。
[0003]申请号为202120815182.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器,电动升降器包括导电壳体和导电壳体内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电池、电机、电机轴、刹车、减速器、绳轮,电池为驱动系统供电,电机以绝缘方式固定于壳体中,电机轴连接减速器和绳轮。使用该设备及绝缘绳索可以完成人员或重物从地面及其它地方进入高压线进行检修工作。其不足之处是没有足够的人员搭乘位置,使用不便。
[0004]申请号为202211205682.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架空线路的便携式升降设备,包括设备支架和驱动系统,设备支架包括扶手杆、升降坐垫支架及控制器,扶手杆固设在升降坐垫支架上并沿竖向开设有用于通过绝缘绳的中心孔;而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收绳器及与驱动电机控制连接的减速器,收绳器包括收绳轮、弹簧压紧装置及出绳导轨块,通过扶手杆、升降坐垫支架以及收绳器以及出绳导轨块的相应配合,使用机械爬升替代人工攀爬。其不足之处是,弹簧压紧装置对绝缘绳的摩擦力有限,容易造成打滑,影响升降设备的安全。另外,绝缘绳穿过扶手杆的中心孔后经第二出绳孔后逆时针在收绳轮上缠绕一周,采用交叉式缠绕,随后经过第一出绳孔引出,该绝缘绳的走向采用交叉式缠绕,这种结构的缺陷是:一方面绝缘绳磨损非常大,作为带电作业中人员和物品的承重载体,可靠的强度是作业人员的生命保障,如果因磨损导致绝缘绳强度下降,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第二方面,这种交叉式缠绕方式会造成绝缘绳缠绕打结,严重时升降设备无法实现升降,造成操作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电作业载人升降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分绳块使绝缘绳的进绳侧和出绳侧彼此分离,避免交叉,解决绝缘绳磨损和打结的问题;通过绳轮上的绞绳齿和锲形狭槽,提高对绝缘绳的夹持力,防止脱出和打滑,保障升降装置工作的可靠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带电作业载人升降装置,包括主机箱体、坐垫、绞绳机构、导绳杆、控制器,主机箱体上设有坐垫,坐垫前侧设有导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绳机构设于主机箱体的外侧,绞绳机构包括第一绳轮、第二绳轮、导轮和分绳块,绞绳机构外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上方开口,以分绳块为分界,一侧为绝缘绳张紧侧,另一侧为绝缘绳松驰侧;所述第一绳轮与第二绳轮通过螺钉成对组合后,第一绳轮和第二绳轮的相对表面依次形成无绞绳齿的环底、有绞绳齿的斜底和有绞绳齿的侧边,一对绞绳齿之间的距离沿绳轮半径方向内窄外宽;分绳块的上部分分别与两个导轮相连接,分绳块的下端嵌在第一绳轮和第二绳轮的中间,分绳块的底部与环底之间设有形状相同的弧面,分绳块位于绝缘绳松弛侧设有50

60
°
前角。
[0008]进一步的,所述环底的宽度为3

5mm,底部为平直底部或向下凹的弧形底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内侧设有导绳突台,导绳突台的侧沿角度与绝缘绳的设定走向一致,所述导绳突台的上沿延伸到压轮的下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斜底与绳轮中心轴的夹角为30

45
°
,所述侧边与绳轮背面的夹角为10

15
°

[0011]进一步的,所述斜底与绳轮中心轴的夹角为31

44
°
,所述侧边与绳轮背面的夹角为12.7

13.5
°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绳轮和第二绳轮之间安装相对侧设有匹配的突台和止口。
[0013]进一步的,所述绞绳齿的截面为三角形,根部宽5

5.5mm,高2.5

4mm,其尖部设有半径0.5

1mm的倒圆。
[0014]进一步的,所述绞绳齿的数量是螺钉数量的整数倍,绞绳齿为斜齿,其相对绳轮中线逆时针偏转角为30

60
°
。所述偏转角优选值为45
°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一对带绞绳齿的绳轮夹持绝缘绳,第一绳轮和第二绳轮之间形成的内窄外宽的缝隙,随着搭乘人体重越重,绳轮对绝缘绳的夹持力越大,可有效防止绝缘绳从绳轮中脱出和打滑。2)采用分绳块使绝缘绳的张紧侧和松弛侧彼此分离,避免绳体交叉,解决了绝缘绳磨损和打结的问题,提高升降装置的操作可靠性,满足带电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和物品向架空导线或塔顶的传送需求。3)带导绳突台的保护罩,可以使松驰的绝缘绳保持设定的走向,避免绳体弯曲或脱离正确的移动方向而卷到绳轮与保护罩的缝隙中,而导致升降装置无法升降的故障发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绞绳机构结构示意图,保护罩隐藏,黑粗线表示绝缘绳;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绝缘绳在第一绳轮和第二绳轮之间变形状态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分绳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保护罩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绳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导绳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主机箱体、2

坐垫、3

绞绳机构、4

导绳杆、5

控制器、6

保护罩、7

第一绳
轮、8

第二绳轮、9

导轮、10

分绳块、11

绞绳齿、12

支架、13

绝缘绳、14

底座、15

脚踏、16

分隔板、17

螺钉、1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作业载人升降装置,包括主机箱体、坐垫、绞绳机构、导绳杆、控制器,主机箱体上设有坐垫,坐垫前侧设有导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绳机构设于主机箱体的外侧,绞绳机构包括第一绳轮、第二绳轮、导轮和分绳块,绞绳机构外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上方开口,以分绳块为分界,一侧为绝缘绳张紧侧,另一侧为绝缘绳松驰侧;所述第一绳轮与第二绳轮通过螺钉成对组合后,第一绳轮和第二绳轮的相对表面依次形成无绞绳齿的环底、有绞绳齿的斜底和有绞绳齿的侧边,一对绞绳齿之间的距离沿绳轮半径方向内窄外宽;分绳块的上部分分别与两个导轮相连接,分绳块的下端嵌在第一绳轮和第二绳轮的中间,分绳块的底部与环底之间设有形状相同的弧面,分绳块位于绝缘绳松弛侧设有50

60
°
前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载人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底的宽度为3

5mm,底部为平直底部或向下凹的弧形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载人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内侧设有导绳突台,导绳突台的侧沿角度与绝缘绳的设定走向一致,所述导绳突台的上沿延伸到压轮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电作业载人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底与绳轮中心轴的夹角为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阳张德伟郝清辉吕广泉杜连才李长波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鞍电协合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