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79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槽体的容纳空间内竖直依次布置的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其分隔为依次分布的多个电解室,每个电极组件位于一个电解室内,每个隔板上设有连通相邻两个电解室的连通口,每个电解室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电极组件的支撑结构,电极组件包括阳极板和两个阴极板,两个阴极板分别位于阳极板和两侧相邻隔板之间。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通过隔板将槽体内间隔出多个电解室,在每个电解室内进行相对独立的电解反应,氧气沿中部阳极板导出,铜单质附着在阳极板两侧的阴极板上,便于铜的快速析出和收集。析出和收集。析出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


[0001]本技术涉及碱性蚀刻液废液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路板制造流程中的蚀刻工序,是电路板制造的一道重要工序。常用的碱性蚀刻液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铜和氨水。在碱性蚀刻液对电路板进行蚀刻时,CUCl2.2H2O+4NH3.H2O=CU(NH3)4Cl2+H2O,CU(NH3)4Cl2+CU=2CU(NH3)2Cl。根据化学式可知,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铜。为了避免处理过程中在废液中引入其他杂质,通常采用电解处理,电解后能够有效实现对铜的回收。然而,由于铜离子以氨的络合物形式存在,电解处理过程会产生热量,蚀刻液废液本身温度较高,会使得氨溢出,也会由于高温电解液影响电解效率,进而影响铜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包括:槽体、多个电极组件;
[0005]槽体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竖直依次布置的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所述容纳空间内分隔为依次分布的多个电解室,每个电极组件位于一个电解室内,每个隔板上设有连通相邻两个电解室的连通口,每个电解室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电极组件的支撑结构,电极组件包括阳极板和两个阴极板,两个阴极板分别位于阳极板和两侧相邻隔板之间。
[0006]优选地,还包括电极卡座,多个隔板的连通口对应布置,电极卡座依次贯穿多个所述连通口在每个电解室底部形成所述支撑结构。
[0007]优选地,槽体上设有围绕所述容纳空间布置的集气通道,所述集气通道侧壁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过气孔。
[0008]优选地,电极组件还包括安装框,安装框内缘设有多个极板夹,阳极板通过极板夹安装在安装框内。
[0009]优选地,安装框内缘设有沿阳极板边缘延伸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侧壁设有与所述集气通道对应布置的排气孔。
[0010]优选地,安装框上还设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分别位于阳极板两侧且上端分别与安装框连接,前挡板和后挡板与安装框共同形成围绕阳极板上端的集气腔,排气孔位于所述集气腔侧壁。
[0011]优选地,阴极板上端设有阴极导电板,阳极板上端设有阳极导电板,所述容纳空间顶部开口两侧分别设有与阴极导电板连接的阴极导电座和与阳极导电板连接的阳极导电座。
[0012]优选地,槽体外周设有围绕槽体延伸的加强结构。
[0013]本技术中,所提出的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槽体的容纳空间内竖直依次布置的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其分隔为依次分布的多个电解室,每个电极组件位于一个电解室内,每个隔板上设有连通相邻两个电解室的连通口,每个电解室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电极组件的支撑结构,电极组件包括阳极板和两个阴极板,两个阴极板分别位于阳极板和两侧相邻隔板之间。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通过隔板将槽体内间隔出多个电解室,在每个电解室内进行相对独立的电解反应,氧气沿中部阳极板导出,铜单质附着在阳极板两侧的阴极板上,便于铜的快速析出和收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框与阳极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至4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框与阳极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参照图1和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包括:槽体10、多个电极组件;
[0020]槽体10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竖直依次布置的多个隔板11,多个隔板11将所述容纳空间内分隔为依次分布的多个电解室,每个电极组件位于一个电解室内,每个隔板11上设有连通相邻两个电解室的连通口,每个电解室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电极组件的支撑结构,电极组件包括阳极板1和两个阴极板8,两个阴极板8分别位于阳极板1和两侧相邻隔板11之间。
[0021]根据化学式CUCl2.2H2O+4NH3.H2O=CU(NH3)4Cl2+H2O,CU(NH3)4Cl2+CU=2CU(NH3)2Cl可知,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铜。为了实现铜离子的快速回收,并且不对蚀刻液废液造成二次污染,从而便于后续废液回收处理,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在电解过程中,电解反应原理如下:
[0022]阳极:4OH

=O2+2H2O+4e
[0023]阴极:CU2++2e=CU

[0024]本实施例的电解槽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首先,通过向槽体内送入蚀刻液废液,蚀刻液废液进入每个电解室内,使得电极组件的阴阳极板处于废液中,阴阳极板通电后,在电解
作用下,废液中析出的铜附着在位于两侧的阴极板上,氧气在中部阳极板表面生成后,沿着阳极板表面上升至液面上方,促进电解反应向正向方向进行,进而提高铜析出效率。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阳极附近的氢氧根离子不断消耗,使得电解液在阳极附近的PH值逐渐减小。因此,在每个电解室内形成相对独立的电解反应,避免相邻电解室的反应相互影响。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槽体的容纳空间内竖直依次布置的多个隔板,多个隔板将其分隔为依次分布的多个电解室,每个电极组件位于一个电解室内,每个隔板上设有连通相邻两个电解室的连通口,每个电解室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电极组件的支撑结构,电极组件包括阳极板和两个阴极板,两个阴极板分别位于阳极板和两侧相邻隔板之间。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通过隔板将槽体内间隔出多个电解室,在每个电解室内进行相对独立的电解反应,氧气沿中部阳极板导出,铜单质附着在阳极板两侧的阴极板上,便于铜的快速析出和收集。
[0026]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还包括电极卡座4,多个隔板11的连通口对应布置,电极卡座4依次贯穿多个所述连通口在每个电解室底部形成所述支撑结构;便于电极组件支撑结构的设置。通过电极卡座对阴阳极板进行支撑的同时,可在其上设置阴阳极定位槽,分别对阴阳极板进行定位,保证在电解过程中二者的间隔均衡。
[0027]由于电解反应使得电解液的PH值降低,因此电解产生的氧气中带有酸性气体,在排放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因此,为了便于电解槽内的气体收集,槽体10上设有围绕所述容纳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0)、多个电极组件;槽体(10)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竖直依次布置的多个隔板(11),多个隔板(11)将所述容纳空间内分隔为依次分布的多个电解室,每个电极组件位于一个电解室内,每个隔板(11)上设有连通相邻两个电解室的连通口,每个电解室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电极组件的支撑结构,电极组件包括阳极板(1)和两个阴极板(8),两个阴极板(8)分别位于阳极板(1)和两侧相邻隔板(1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卡座(4),多个隔板(11)的连通口对应布置,电极卡座(4)依次贯穿多个所述连通口在每个电解室底部形成所述支撑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槽体(10)上设有围绕所述容纳空间布置的集气通道,所述集气通道侧壁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的过气孔(1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碱性蚀刻液废液电解槽,其特征在于,电极组件还包括安装框(2),安装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有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科冉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