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模拟实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673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模拟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实验需求在油砂混合搅拌系统中配置相应的油砂浆;(2)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油砂混合搅拌系统向防砂模拟系统注入油砂浆,防砂模拟系统包括若干高压容器,每一高压容器内具有防砂单元;(3)通过控制系统实时采集油砂混合搅拌系统注入试验油砂浆的压力和每一防砂单元流出油砂浆的流量;(4)计算单位压差下的流量,收集油砂分离系统中的过滤砂测试粒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储层粒度分布差异较大、产液不均衡和稠油储层的出防砂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对强非均质储层和高粘度稠油油藏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储气库等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技术进行评价。等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技术进行评价。等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技术进行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模拟实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模拟实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井出砂是石油界的世界级难题。据统计,我国约50%的油井均存在出砂问题。出砂易导致近井地带亏空、井下和地面疏油管线及设备受损等问题,甚至会导致油井关闭,严重制约了我国出砂油藏的高效开采。随着各类防砂完井技术的发展,常规储层的防砂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强非均质储层和高粘度稠油油藏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储气库等复杂条件储层的防砂问题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0003]复杂条件储层具有储层粒度分布非均质性强、泥质细粉砂含量高和产液不均衡的特点。产液不均易导致筛管局部刺穿,单一化防砂工艺及管柱不能满足长寿命防砂;地层砂粒度强非均质和高泥质细粉砂含量的特点会加速防砂管堵塞,导致油井产能快速降低。因此,复杂条件储层的防砂技术要由传统的笼统控砂向精细控砂转变,逐步实现精准防砂和释放油井产能的双重目标,此外还可调整产液剖面、促进均衡动用,提高复杂条件油气储层开采的综合效益。
[0004]然而,现有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实验需求在油砂混合搅拌系统中配置相应的油砂浆;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油砂混合搅拌系统向防砂模拟系统注入油砂浆,所述防砂模拟系统包括若干高压容器(11),每一所述高压容器(11)内具有防砂单元(12);通过控制系统实时采集所述油砂混合搅拌系统注入试验油砂浆的压力和每一所述防砂单元(12)流出油砂浆的流量;计算单位压差下的流量,收集油砂分离系统中的过滤砂测试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砂浆包括多种不同粒度的油砂浆,不同所述高压容器(11)所注入的油砂浆的粒度不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砂浆由多种不同粒度的油砂浆混合而成,不同所述高压容器(11)所注入的油砂浆量不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砂浆由稠油和不同粒度的模拟砂混合配制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条件储层的出防砂模拟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砂混合搅拌系统包括第一油砂混合容器(21)以及若干第二油砂混合容器(22),若干所述第二油砂混合容器(2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油砂混合容器(21),每一所述第二油砂混合容器(22)与所述第一油砂混合容器(21)之间设置有油砂泵(23)和混浆阀门(24),所述第一油砂混合容器(21)的出口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25),所述第一油砂混合容器(21)分别与每一所述高压容器(11)连接,所述第一油砂混合容器(21)与每一所述高压容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成云窦益华赵凯邓金根艾二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