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抗人IL15/PD-L1双功能融合蛋白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571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的抗人IL15/P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的抗人IL15/PD

L1双功能融合蛋白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体制剂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抗人IL15/PD

L1的双功能融合蛋白的制剂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1994年,Grabstein等发现了一种分子量大小为12

14KD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5(IL15)。白介素15作为T细胞和NK细胞生长因子,在免疫细胞的产生、复制和激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将白介素15列为癌症免疫治疗中最具有潜力的靶点之一。美国FDA已经批准另一种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2,用来治疗肾细胞癌症和恶性黑色素瘤。
[0003]PD

L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是人类体内的一种蛋白质,由CD274基因编码,分子量大小为40KD。PD

L1一般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PD

1,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

1),为CD28超家族成员,表达于T细胞表面。当PD

L1与PD

1连接以后,T细胞就不能够发现肿瘤和向免疫系统发出攻击肿瘤的信号。通过设计PD

L1抗体,可以切断PD

L1与PD

1连接,使肿瘤细胞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
[0004]IL15/PD

L1双功能融合蛋白为申请人自主研发的CHO细胞表达的创新靶点双功能融合蛋白药物。该双功能融合蛋白由IgG1型的抗PD

L1单抗通过其Fc段的C

末端与IL15RaSu及IL15连接而成,抗PD

L1单抗的每条重链的C

末端均通过G4S连接子(G4S Linker)连接1个IL15RαSu和1个IL15,IL15RαSu和IL15之间也是由G4S Linker连接。
[0005]上述IL15/PD

L1双功能融合蛋白通过抗PD

L1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的PD

L1结合,可解除PD

L1/PD

1介导的免疫检查点抑制效应:同时可以通过激活人原代淋巴细胞表面IL15受体下游STAT5信号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活性。
[0006]双功能融合蛋白虽然具有特异性好、靶向性强、起效剂量低等优点,但因其结构复杂,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已发生聚集、变性、沉淀等物理变化以及异构化、氧化和脱酰胺等化学变化。因此基于对人用抗体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的严格要求,需要针对抗人IL15/PD

L1的双功能融合蛋白单独进行最佳制剂配方的开发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在获得抗人IL15/PD

L1的双功能融合蛋白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IL15/PD

L1双功能融合蛋白的制剂处方进行了大量摸索和研究,最终获得了一种针对该IL15/PD

L1双功能融合蛋白最为适用的、且能稳定保存所述双功能融合蛋白的制剂,该制剂能够充分防止双功能融合蛋白的蛋白聚集、降解、氧化或者变性等,从而保持其有效组分的生物学活性,适合于临床使用。
[0008]专利技术详述
[0009]1、术语
[0010]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所有公布、专利和专利申请都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所述引
用的程度就如同已特定地和个别地将各个别公布、专利或专利申请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0011]在下文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前,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本文中描述的特定方法学、方案和试剂,因为这些可以变化。还应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案,而并不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的理解具有相同的含义。
[0012]本文所公开的某些实施方案包含了数值范围,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可采用范围的方式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应当理解数值范围或者以范围描述的方式仅是出于简洁、便利的目的,并不应当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严格限定。因此,采用范围方式的描述应当被认为具体地公开了所有可能的子范围以及在该范围内的所有可能的具体数值点,正如这些子范围和数值点在本文中已经明确写出。不论所述数值的宽窄,上述原则均同等适用。当采用范围描述时,该范围包括范围的端点。
[0013]当涉及可测量值比如量、暂时持续时间等时,术语“约”是指包括指定值的
±
20%、或在某些情况下
±
10%、或在某些情况下
±
5%、或在某些情况下
±
1%、或在某些情况下
±
0.1%的变化。
[0014]本文所用氨基酸三字母代码和单字母代码如J.Biol.Chem,243,p3558(1968)中所述。
[0015]本文所用的术语“抗体”,典型的指包含通过共价二硫键和非共价相互作用保持在一起的两条重(H)多肽链和两条轻(L)多肽链的Y型四聚蛋白。天然IgG抗体即具有这样的结构。每条轻链由一个可变结构域(VL)和一个恒定结构域(CL)组成。每条重链包含一个可变结构域(VH)和恒定区。
[0016]本领域已知五个主要类别的抗体:IgA,IgD,IgE,IgG和IgM,对应的重链恒定结构域分别被称为α,δ,ε,γ和μ,IgG和IgA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类,例如IgG可分为IgG1,IgG2,IgG3,IgG4,IgA可分为IgA1和IgA2。来自任何脊椎动物物种的抗体的轻链基于其恒定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可以被分配到两种明显相异的类型之一,称为K和λ。
[0017]在IgG、IgA和IgD抗体的情形中,该恒定区包含称为CH1、CH2和CH3的三个结构域(IgM和IgE具有第四个结构域CH4)。在IgG、IgA和IgD类别中,CH1和CH2结构域被柔性铰链区分离,该铰链区是可变长度的富含脯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区段。每类抗体进一步包含由配对半胱氨酸残基形成的链间和链内二硫键。
[0018]术语“可变区”或“可变结构域”显示出从一种抗体到另一种抗体的氨基酸组成的显著变化,并且主要负责抗原的识别和结合。每个轻链/重链对应的可变区形成抗体结合位点,使得完整的IgG抗体具有两个结合位点(即它是二价的)。重链的可变区(VH)和轻链的可变区(VL)结构域各包含具有极端变异性的三个区域,被称为高变区(HVR),或更通常地,被称为互补决定区(CDR),VH和VL各有4个骨架区FR,分别用FRI,FR2,FR3,FR4表示。因此,CDR和FR序列通常出现在重链可变结构域(或轻链可变结构域)的以下序列中:FR1

HCDR1(LCDR1)

FR2

HCDR2(LCDR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人IL15/PD

L1的双功能融合蛋白制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抗人IL15/PD

L1的双功能融合蛋白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缓冲剂,所述抗人IL15/PD

L1双功能融合蛋白由IgG1型的抗PD

L1单克隆抗体通过其Fc段的C

末端与IL15RαSu及IL15连接而成,所述双功能融合蛋白的融合重链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双功能融合蛋白的轻链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剂选自醋酸盐缓冲液、琥珀酸盐缓冲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醋酸盐缓冲剂为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琥珀酸盐缓冲剂为琥珀酸

氢氧化钠缓冲液;优选的所述缓冲剂为琥珀酸盐缓冲剂。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剂浓度为5mM至30mM,优选的为5mM。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还包含有稳定剂。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糖类和多元醇类,糖类选自蔗糖和海藻糖,多元醇类选自甘露醇、山梨醇和甘油,优选稳定剂为蔗糖和或海藻糖。7.如权利要求5

6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浓度为30mg/mL至110mg/mL,优选的为50mg/mL至100mg/mL,更有选的为90mg/mL。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剂中还包含有表面活性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聚山梨酯20、聚山梨酯80或泊洛沙姆188,优选为聚山梨酯80。10.如权利要求8

9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浓度0.2mg/mL至1mg/mL,优选的为0.3mg/mL至0.7mg/mL,更优选的为0.5mg/mL。11.如权利要求1

10任一项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pH为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羽庞烨峰崔莹杜宏杰李敏昱苏宪礼陈曦曹传增安振明方言刘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齐鲁制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