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珍珍专利>正文

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56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公开了一种将两根导线分别穿过内卡线槽和外卡线槽,手拨绕线转动齿带动绕线外盘转动,进而带动导线头相互缠绕进行接线的接线器,能够辅助接线,提高接线效率。其特征在于由绕线外盘、绕线转动齿、外卡线槽、转动轴承、内卡线槽和绕线内盘组成,绕线内盘上开有一组内卡线槽,一组所述内卡线槽由多个内卡线槽组成,所述内卡线槽为通槽,所述内卡线槽为三角形结构,多个所述内卡线槽沿绕线内盘周向等距分布,多个所述内卡线槽的横截面面积沿顺时针逐渐减小,转动轴承套置于绕线内盘上,绕线外盘套置于转动轴承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


[0001]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涉及一种能够对导线进行绕线连接的工具,属于接线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辅助接线,提高接线效率的接线器。

技术介绍

[0002]导线连接是电工作业的一项基本工序,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导线连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线路能否安全可靠地长期运行,对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连接牢固可靠、接头电阻小、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耐氧化、电气绝缘性能好,所需连接的导线种类和连接形式不同,其连接的方法也不同,常用的连接方法有绞合连接、紧压连接、焊接等,连接前应小心地剥除导线连接部位的绝缘层,注意不可损伤其芯线,最常见的绞合连接是将两导线的芯线线头作X形交叉,再将它们相互缠绕2~3圈后扳直两线头,然后将每个线头在另一芯线上紧贴密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再在连接处缠上胶带即可,然而绞合连接需要人工手持钳子等工具一圈圈缠绕导线,较为费时费力,接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提供了一种将两根导线分别穿过内卡线槽和外卡线槽,手拨绕线转动齿带动绕线外盘转动,进而带动导线头相互缠绕进行接线的接线器,能够辅助接线,提高接线效率。
[0004]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由绕线外盘、绕线转动齿、外卡线槽、转动轴承、内卡线槽和绕线内盘组成,
[0005]绕线内盘上开有一组内卡线槽,一组所述内卡线槽由多个内卡线槽组成,
[0006]优选的,所述内卡线槽为通槽,所述内卡线槽为三角形结构,多个所述内卡线槽沿绕线内盘周向等距分布,多个所述内卡线槽的横截面面积沿顺时针逐渐减小,
[0007]转动轴承套置于绕线内盘上,
[0008]绕线外盘套置于转动轴承上,所述绕线外盘和绕线内盘之间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绕线外盘为环形结构,
[0010]所述绕线外盘上开有一组外卡线槽,一组所述外卡线槽由多个外卡线槽组成,
[0011]优选的,所述外卡线槽为通槽,所述外卡线槽为三角形结构,多个所述外卡线槽沿绕线外盘周向等距分布,多个所述外卡线槽和多个内卡线槽一一对应,
[0012]所述绕线外盘边缘置有一组绕线转动齿,一组所述绕线转动齿由多个绕线转动齿组成,
[0013]优选的,多个所述绕线转动齿沿绕线外盘周向等距分布,所述绕线转动齿的宽度由和绕线外盘相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绕线转动齿和绕线外盘呈锐角夹角斜向分布;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线连接绕线器由绕线盘、绕线转动齿、外卡线槽和内卡线槽组
成,所述绕线盘边缘沿周向等距置有一组绕线转动齿,一组所述绕线转动齿由多个绕线转动齿组成,所述绕线转动齿的宽度由和绕线盘相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绕线转动齿和绕线盘呈锐角夹角斜向分布,所述绕线盘上沿周向等距开有一组内卡线槽,一组所述内卡线槽由多个内卡线槽组成,所述内卡线槽为通槽,所述内卡线槽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内卡线槽靠近绕线盘中部,多个所述内卡线槽的横截面面积沿顺时针逐渐减小,所述绕线盘上沿周向等距开有一组外卡线槽,一组所述外卡线槽由多个外卡线槽组成,所述外卡线槽为通槽,所述外卡线槽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外卡线槽靠近绕线盘边缘,多个所述外卡线槽和多个内卡线槽一一对应;
[0015]进一步的,所述绕线外盘边缘置有一组绕线转动齿,一组所述绕线转动齿由多个绕线转动齿组成,多个所述绕线转动齿沿绕线外盘周向等距分布,所述绕线转动齿的宽度由和绕线外盘相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绕线转动齿和绕线外盘呈锐角夹角斜向分布,所述绕线转动齿上套置有防滑橡胶套,所述防滑橡胶套上设有防滑凸点;
[0016]进一步的,所述绕线外盘边缘置有一组绕线转动齿,一组所述绕线转动齿由多个绕线转动齿组成,多个所述绕线转动齿沿绕线外盘周向等距分布,所述绕线转动齿的宽度由和绕线外盘相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绕线转动齿和绕线外盘呈锐角夹角斜向分布,所述绕线转动齿上开有一组防滑纹,一组所述防滑纹由多个防滑纹组成,多个所述防滑纹沿绕线转动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防滑纹和绕线转动齿边缘呈锐角夹角斜向分布;
[0017]进一步的,所述绕线外盘上开有第一剥线孔,所述第一剥线孔靠近绕线外盘边缘,所述第一剥线孔内置有第一剥线钢丝,所述第一剥线钢丝和第一剥线孔的中心不共线;
[0018]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盘上开有第二剥线孔,所述第二剥线孔靠近绕线盘边缘,所述第二剥线孔内置有第二剥线钢丝,所述第二剥线钢丝和第二剥线孔的中心不共线。
[0019]有益效果。
[0020]一、 能够辅助绕线接线,提高接线效率。
[0021]二、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22]三、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的立体结构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
[0031]其中为:绕线外盘1,绕线转动齿2,外卡线槽3,转动轴承4,内卡线槽5,绕线内盘6,绕线盘7,防滑橡胶套8,防滑纹9,第一剥线孔10,第一剥线钢丝11,第二剥线孔12,第二剥线钢丝13。
[0032]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本技术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是这样实现的:由绕线外盘1、绕线转动齿2、外卡线槽3、转动轴承4、内卡线槽5和绕线内盘6组成,
[0035]绕线内盘6上开有一组内卡线槽5,一组所述内卡线槽5由多个内卡线槽5组成,
[0036]优选的,所述内卡线槽5为通槽,所述内卡线槽5为三角形结构,多个所述内卡线槽5沿绕线内盘6周向等距分布,多个所述内卡线槽5的横截面面积沿顺时针逐渐减小,
[0037]转动轴承4套置于绕线内盘6上,
[0038]绕线外盘1套置于转动轴承4上,所述绕线外盘1和绕线内盘6之间通过转动轴承4转动连接,
[0039]优选的,所述绕线外盘1为环形结构,
[0040]所述绕线外盘1上开有一组外卡线槽3,一组所述外卡线槽3由多个外卡线槽3组成,
[0041]优选的,所述外卡线槽3为通槽,所述外卡线槽3为三角形结构,多个所述外卡线槽3沿绕线外盘1周向等距分布,多个所述外卡线槽3和多个内卡线槽5一一对应,
[0042]所述绕线外盘1边缘置有一组绕线转动齿2,一组所述绕线转动齿2由多个绕线转动齿2组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其特征是:由绕线外盘、绕线转动齿、外卡线槽、转动轴承、内卡线槽和绕线内盘组成,绕线内盘上开有一组内卡线槽,一组所述内卡线槽由多个内卡线槽组成,转动轴承套置于绕线内盘上,绕线外盘套置于转动轴承上,所述绕线外盘和绕线内盘之间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绕线外盘上开有一组外卡线槽,一组所述外卡线槽由多个外卡线槽组成,所述绕线外盘边缘置有一组绕线转动齿,一组所述绕线转动齿由多个绕线转动齿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外盘边缘置有一组绕线转动齿,一组所述绕线转动齿由多个绕线转动齿组成,多个所述绕线转动齿沿绕线外盘周向等距分布,所述绕线转动齿的宽度由和绕线外盘相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绕线转动齿和绕线外盘呈锐角夹角斜向分布,所述绕线转动齿上套置有防滑橡胶套,所述防滑橡胶套上设有防滑凸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外盘边缘置有一组绕线转动齿,一组所述绕线转动齿由多个绕线转动齿组成,多个所述绕线转动齿沿绕线外盘周向等距分布,所述绕线转动齿的宽度由和绕线外盘相连接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绕线转动齿和绕线外盘呈锐角夹角斜向分布,所述绕线转动齿上开有一组防滑纹,一组所述防滑纹由多个防滑纹组成,多个所述防滑纹沿绕线转动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防滑纹和绕线转动齿边缘呈锐角夹角斜向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外盘上开有第一剥线孔,所述第一剥线孔靠近绕线外盘边缘,所述第一剥线孔内置有第一剥线钢丝,所述第一剥线钢丝和第一剥线孔的中心不共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连接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线槽为通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魏珍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