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风箱组件及具有其的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653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风箱组件及具有其的油烟机,集风箱组件包括前侧板和竖直设置的后板,前侧板包括设置在正面的一个上部前倾的倾斜段及竖面段,在倾斜段的下部水平设置有长条形的风箱进风口,在集风箱组件与竖面段对正的部分内设置有排烟风机,在排烟风机与风箱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导风挡油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风箱组件,排烟风机与风箱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导风挡油板,附着在前侧板上的废油在沿前侧板向下流时,不会经过风箱进风口流出面板,可以使油烟机保持美观,还可以改善厨房的卫生状况。卫生状况。卫生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风箱组件及具有其的油烟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烟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集风箱组件及具有其的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油烟机被布置在厨房灶具的上方,用于在用户烹饪食物时,将烹饪食物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抽取并排出。油烟机用于抽取油烟工作由集风箱组件完成,集风箱组件包括设有腔室的壳体,壳体内的腔室一部分用于安装抽油烟用的风机主体,另一部分用于形成风腔,油烟机工作时,风机启动,将油烟抽入风腔,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油烟汇集的废油会从排烟风机的滴油孔落下,部分废油还会沿着集风箱组件的内壁面向下流动,集风箱组件的前侧板上设有风箱进风口,风箱进风口与油烟机面板上的面板进风口连接,在废油沿集风箱组件的前侧板内壁向下流动时,如果流动到前侧板设有风箱进风口的位置处时,废油会出现从风箱进风口向外倒流出面板的面板进风口的情况,流出面板进风口的废油会沿面板外观面向下继续流动,并滴落到灶台上,不仅影响油烟机的美观,还影响厨房的卫生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风箱组件及具有其的油烟机,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一种集风箱组件,用于油烟机,包括前侧板和竖直设置的后板,前侧板包括设置在正面的一个上部前倾的倾斜段及竖面段,在倾斜段的下部水平设置有长条形的风箱进风口,在集风箱组件与竖面段对正的部分内设置有排烟风机,在排烟风机与风箱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导风挡油板。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导风挡油板形成前侧高,后侧低的倾斜角度,排烟风机具有滴油孔,导风挡油板在滴油孔和/或风箱进风口竖直对应的位置设置接油部,在靠近后板的一侧设置导风部,导风部为倾斜设置的导风挡油板上开设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长卵形孔导风部导风部导风条。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导风部之间形成导风条,导风条包括基面及基面两侧一体成型的向上圆角弯折的导风段;导风挡油板连接后板的一侧,临近后板处设置有第一漏油孔,第一漏油孔用于使油沿后板流下;导风条倾斜设置的基面连接接油部和第一漏油孔。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集风箱组件左右两侧为密封连接的风箱侧板,其下为设置至少一第二漏油孔的风箱底板,倾斜段向外一侧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连接油烟机的面板对应的风口固定部。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后板与倾斜段形成有侧面投影为上大下小的集风腔,竖面段与后板之间形成用于设置排烟风机的排风腔,的风箱进风口位于集风腔的下部,并且风箱进风口的下缘与风箱底板的间距为2.5至10厘米;导风挡油板的一侧与后板连接,另一侧与前侧板连接。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集风箱组件的风箱侧板有竖直段和扩展段,竖直段位于风箱侧板的上部,扩展段位于风箱侧板的下部,且扩展段向左右两侧延伸,左右两侧的风箱侧板之间形成设置排烟风机的风机腔,风机腔与风箱进风口连通。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导风挡油板位于侧板扩展段的上侧,且其置于风箱进风口中心位置,形成有经过多个导风部的中心气流及被导风挡油板格挡,从左右两侧沿左右侧的风箱侧板的扩展段流动的两侧气流,导风挡油板的宽度在其所在位置的风道面宽度的比值为实际尺寸的0.6

1.2倍。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集风箱组件的风箱进风口倾斜设置,经过其的空气流正对导风部,且导风部与空气流动的角度为钝角。
[0012]一种油烟机,包括上述的集风箱组件,还包括壳体,集风箱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包括汇油结构,从导风挡油板流下的油在汇油结构汇集,并经过排油孔进入集油槽。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壳体包括面板、顶盖和背板,面板上设有与风箱进风口对应的面板进风口,面板朝向前侧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连接结构连接的风口固定部;顶盖包括顶盖本体、与顶盖本体的左右侧一体连接的顶盖侧板及连接左右侧的顶盖侧板的支撑部,支撑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漏油孔,汇油结构为支撑部及设于支撑部上的第三漏油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集风箱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专利技术的集风箱组件,排烟风机与风箱进风口之间设置有导风挡油板,附着在前侧板上的废油在沿前侧板向下流时,不会经过风箱进风口流出面板,可以使油烟机保持美观,还可以改善厨房的卫生状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集风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集风箱组件的爆炸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集风箱组件的导风挡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集风箱组件的油烟机的主视图;
[0020]图5为图4中A

A方向的剖面图;
[0021]图6为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7为图4中B

B方向的剖面图;
[0023]图8为图7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9为图4中C

C方向的剖面图;
[0025]图10为图9中C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油烟机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油烟机的面板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油烟机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1.前侧板、111.倾斜段、1111.风箱进风口、1112.连接结构、112.竖面段、12.风箱侧板、121.竖直段、122.扩展段、123.弧形段、13.风箱底板、131.第二漏油孔、14.后板、2.排烟风机、21.滴油孔、3.导风挡油板、31.接油部、32.导风部、33.导风条、331.基面、332.导风段、34.第一漏油孔、4.面板、41.倾斜向段、411.面板进风口、412.风口固定部、413.固定连接部、42.水平向段、421.长条通孔、43.上连接部、431.卡扣、432.连接片、44.下
端面、441.凸块、442.第二连接孔、45.折弯连接面、46.第一弯折、5.顶盖、51.顶盖本体、511.风道过孔、512.检修口、513.集风箱组件连接部、514.围板连接部、52.顶盖侧板、521.第一折边、5211.第一连接面、5212.第二连接面、53.支撑部、531.第三漏油孔、532.连接凹槽、533.第一连接孔、54.检修盖、541.检测风孔、55.前板、551.第二折边、5511.第一折面、5512.第二折面、56.挡烟板、6.背板、7.引导风机、8.外围板
[0030]本专利技术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风箱组件,用于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侧板(11)和竖直设置的后板(14),前侧板(11)包括设置在正面的一个上部前倾的倾斜段(111)及竖面段(112),在所述倾斜段(111)的下部水平设置有长条形的风箱进风口(1111),在所述集风箱组件与所述竖面段(112)对正的部分内设置有排烟风机(2),在所述排烟风机(2)与所述风箱进风口(1111)之间设置有导风挡油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风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挡油板(3)形成前侧高,后侧低的倾斜角度,所述排烟风机(2)具有滴油孔(21),所述导风挡油板(3)在所述滴油孔(21)和/或所述风箱进风口(1111)竖直对应的位置设置接油部(31),在靠近后板(14)的一侧设置导风部(32),所述导风部(32)为倾斜设置的导风挡油板(3)上开设的多个间隔设置的长卵形孔导风部(32)导风部(32)导风条(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风箱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导风部(32)之间形成导风条(33),所述导风条(33)包括基面(331)及所述基面(331)两侧一体成型的向上圆角弯折的导风段(332);所述导风挡油板(3)连接所述后板(14)的一侧,临近所述后板(14)处设置有第一漏油孔(34),所述第一漏油孔(34)用于使油沿后板(14)流下;导风条(33)倾斜设置的所述基面(331)连接所述接油部(31)和所述第一漏油孔(34)。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集风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箱组件左右两侧为密封连接的风箱侧板(12),其下为设置至少一第二漏油孔(131)的风箱底板(13),所述倾斜段(111)向外一侧设置有连接结构(1112),用于连接油烟机的面板对应的风口固定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风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14)与倾斜段(111)形成有侧面投影为上大下小的集风腔,所述竖面段(112)与所述后板(14)之间形成用于设置排烟风机(2)的排风腔,所述的风箱进风口(1111)位于所述集风腔的下部,并且所述风箱进风口(1111)的下缘与所述风箱底板(13)的间距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勇李杰岑振宙冯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净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