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吸热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塔式太阳能吸热器是实现光热转换的核心部件。目前吸热器主要分为,管式吸热器、紧凑式吸热器、容积式吸热器及下落粒子式吸热器四种。其中,管式吸热器和紧凑式吸热器分别以吸热管和细通道板作为基本换热单元,同时吸热管和细通道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为成熟,便于大规模集成应用。容积式工作过程中,石英玻璃窗需要与吸热器本体保持良好的密封连接,以维持吸热器所需的工作压力,塔式吸热器工作高温或高压条件所要求的密封性是其难以突破的瓶颈。下落粒子式吸热器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造成粒子烧结,且对设备磨损严重。
[0003]对于管式吸热器一般以熔盐作为换热工质,应用于间接式系统中。对于紧凑式吸热器多采用S
‑
CO2作为换热工质,多应用于直接式系统。无论是间接式系统还是直接式系统大多数采用熔盐作为储热工质。与直接式系统相比,熔盐作为换热工质在做功过程中需要中间换热器的参与,添加了中间换热环节,这无疑增加了能量损失。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熔盐吸热系统、S
‑
CO2吸热系统、熔盐冷储罐、熔盐热储罐和做功动力循环系统,所述S
‑
CO2吸热系统的S
‑
CO2出口、所述做功动力循环系统和所述S
‑
CO2吸热系统的S
‑
CO2进口能够依次连通形成回路;所述熔盐吸热系统的熔盐出口连通所述熔盐热储罐,所述熔盐吸热系统的熔盐进口连通所述熔盐冷储罐;工作模式一:S
‑
CO2通过所述S
‑
CO2吸热系统加热后进入所述做功动力循环系统进行做功发电,从所述做功动力循环系统出来的所述S
‑
CO2进入所述S
‑
CO2吸热系统再次进行加热,以此循环;所述熔盐冷储罐中的低温熔盐泵送至所述熔盐吸热系统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高温熔盐进入所述熔盐热储罐进行储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器,所述熔盐热储罐和所述熔盐冷储罐分别能够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两端连通,所述S
‑
CO2吸热系统的S
‑
CO2出口能够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S
‑
CO2吸热系统的S
‑
CO2进口能够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熔盐冷储罐中的低温熔盐能够分别通进所述熔盐吸热系统以及所述换热器中进行加热;工作模式二:所述S
‑
CO2通过所述S
‑
CO2吸热系统加热后,一部分进入所述做功动力循环系统进行做功发电,另一部分进入所述换热器与来自所述熔盐冷储罐的低温熔盐进行换热,从所述做功动力循环系统和所述换热器出来的S
‑
CO2进入所述S
‑
CO2吸热系统进行加热,以此循环;所述熔盐冷储罐的低温熔盐一部分由所述熔盐吸热系统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进入所述换热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高温熔盐进入所述熔盐热储罐存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做功动力循环系统的S
‑
CO2出口能够和所述S
‑
CO2吸热系统以及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均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能够和所述做功动力循环系统的S
‑
CO2进口连通;工作模式三:经所述做功动力循环系统做功后的低温S
‑
CO2一部分进入所述S
‑
CO2吸热系统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进入所述换热器被所述高温熔盐加热,然后被加热后的两路高温S
‑
CO2汇合进入所述做功动力循环系统做功;所述熔盐冷储罐中的低温熔盐进入所述熔盐吸热系统进行加热,而后进入所述熔盐热储罐;所述熔盐热储罐中的高温熔盐进入所述换热器与低温S
‑
CO2换热,换热后的低温熔盐进入熔盐冷储罐;工作模式四:此模式下的熔盐吸热系统和S
‑
CO2吸热系统不工作,经做功动力循环系统做功后的低温S
‑
CO2进入所述换热器被高温熔盐加热,加热后的高温S
‑
CO2进入动力循环系统做功,在换热器中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张振东,刘妍君,范元鸿,闵春华,饶中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