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6484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方法及系统,其实现电缆张力的科学决策和优化控制,并提高施工的一致性和标准化;方法包括:获取电缆架设地域的历史环境数据信息、实时环境数据信息、所要架设的电缆特性规格数据信息以及电缆架设的施工要求数据信息;基于机器学习平台,构建特定数据提取模型;利用特定数据提取模型,对历史环境数据信息、实时环境数据信息、电缆特性规格数据信息和施工要求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电缆架设张力决策因素数据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方法,构建电缆架设张力评价模型;将电缆架设张力决策因素数据集输入至电缆架设张力评价模型中,获得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架设张力评价参数。架设张力评价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施工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张力是指施加在电缆上的拉力或张力,即电缆在安装和使用期间承受的力的大小;电缆张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于电缆的安全、性能和寿命都有重要影响;在电力工程和电缆安装过程中,合适的电缆张力是非常重要的;过低的张力可能导致电缆过度弯曲、挤压和损坏,而过高的张力则可能引发电缆断裂和损坏;正确的电缆张力选择是为了确保电缆在安装和使用期间保持适当的形态和性能,同时避免过度应力造成的电缆故障和事故。
[0003]现有的施工过程中电缆张力多依靠有经验的工程师根据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确定,有经验的工程师在电缆张力的确定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依靠工程师个人经验来确定电缆张力可能导致在不同项目之间电缆张力的确定标准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不同的工程师会有不同的偏好和方法,导致不同项目之间的张力选择导向不一致;缺乏一致性容易造成电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不一致行为,不利于后续维护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电缆张力的科学决策和优化控制,并提高施工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缆架设地域的历史环境数据信息、实时环境数据信息、所要架设的电缆特性规格数据信息以及电缆架设的施工要求数据信息;基于机器学习平台,构建特定数据提取模型;利用特定数据提取模型,对历史环境数据信息、实时环境数据信息、电缆特性规格数据信息和施工要求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电缆架设张力决策因素数据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方法,构建电缆架设张力评价模型;将电缆架设张力决策因素数据集输入至电缆架设张力评价模型中,获得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建立电缆架设张力数值对照库,所述电缆架设张力数值对照库包括一一对应的电缆架设张力值范围和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范围;根据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遍历电缆架设张力数值对照库,获得初始电缆架设张力值;根据初始电缆架设张力值,利用牵引装置对电缆进行施工架设;其中,所述电缆架设张力评价模型的运算公式如下:K=w1×
F(T

(T
max
+T
min
)/2)+w2×
G(H

(H
max
+H
min
)/2)+w3×
f(V

V
max
)+w4×
g(A/N)+w5×
S(L
×
sinθ);其中,K为电缆张力的评
价参数;T为实时温度;T
max
为历史最高温度;T
min
为历史最低温度;H为实时湿度;H
max
为历史最高湿度;H
min
为历史最低湿度;V为实时风速;V
max
为历史最高风速;A为电缆截面积;N为电缆的最大承载能力;L为布线长度;θ为布线坡度;w1,w2,w3,w4,w5为权重系数,用于调整各个因素的重要性;函数F、G、f、g和S为标准化函数,用于将各个因素的范围归一化;sinθ为布线坡度的正弦值。
[0006]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缆架设地域的历史环境数据信息、实时环境数据信息、所要架设的电缆特性规格数据信息以及电缆架设的施工要求数据信息,并发送;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接收数据获取模块发送的信息,并利用预先存储的特定数据提取模型,对历史环境数据信息、实时环境数据信息、电缆特性规格数据信息和施工要求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电缆架设张力决策因素数据集,并发送;张力评价模块,用于接收电缆架设张力决策因素数据集,并将电缆架设张力决策因素数据集输入到预先存储的电缆架设张力评价模型中,计算得出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并发送;其中,所述电缆架设张力评价模型的运算公式如下:K=w1×
F(T

(T
max
+T
min
)/2)+w2×
G(H

(H
max
+H
min
)/2)+w3×
f(V

V
max
)+w4×
g(A/N)+w5×
S(L
×
sinθ);其中,K为电缆张力的评价参数;T为实时温度;T
max
为历史最高温度;T
min
为历史最低温度;H为实时湿度;H
max
为历史最高湿度;H
min
为历史最低湿度;V为实时风速;V
max
为历史最高风速;A为电缆截面积;N为电缆的最大承载能力;L为布线长度;θ为布线坡度;w1,w2,w3,w4,w5为权重系数,用于调整各个因素的重要性;函数F、G、f、g和S为标准化函数,用于将各个因素的范围归一化;sinθ为布线坡度的正弦值;张力数值对照库,用于存储一一对应的电缆架设张力值范围和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范围;遍历映射模块,用于接收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并根据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遍历电缆架设张力数值对照库,映射出初始电缆架设张力值,并发送;架设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初始电缆架设张力值,并利用牵引装置根据初始电缆架设张力值对电缆进行施工架设。
[0007]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总线、收发器、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相连,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0008]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0009]进一步地,对架设施工一定时间后的电缆进行张力检测,包括:利用张力检测仪器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后的第一电缆沉淀张力值;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年度最高月平均气温所在月份与年度最低月平均气温所在月份之间的间隔时长;利用张力检测仪器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后的第二电缆沉淀张力值;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一个自然年;构建张力沉淀计算模型,将初始电缆架设张力值、第一电缆沉淀张力值和第二电
缆沉淀张力值代入至张力沉淀计算模型中,计算电缆张力变化率;将电缆张力变化率与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当电缆张力变化率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时,无动作;当电缆张力变化率不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时,计算张力补偿值,并根据张力补偿值,对电缆张力进行调整;所述张力沉淀计算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R=(T1–
T2)/(T0–
T1);所述计算张力补偿值的计算公式如下:C=(T0–
T1)
×
(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缆架设地域的历史环境数据信息、实时环境数据信息、所要架设的电缆特性规格数据信息以及电缆架设的施工要求数据信息;基于机器学习平台,构建特定数据提取模型;利用特定数据提取模型,对历史环境数据信息、实时环境数据信息、电缆特性规格数据信息和施工要求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电缆架设张力决策因素数据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方法,构建电缆架设张力评价模型;将电缆架设张力决策因素数据集输入至电缆架设张力评价模型中,获得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建立电缆架设张力数值对照库,所述电缆架设张力数值对照库包括一一对应的电缆架设张力值范围和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范围;根据电缆架设张力评价参数遍历电缆架设张力数值对照库,获得初始电缆架设张力值;根据初始电缆架设张力值,利用牵引装置对电缆进行施工架设;其中,所述电缆架设张力评价模型的运算公式如下:K=w1×
F(T

(T
max
+T
min
)/2)+w2×
G(H

(H
max
+H
min
)/2)+w3×
f(V

V
max
)+w4×
g(A/N)+w5×
S(L
×
sinθ);其中,K为电缆张力的评价参数;T为实时温度;T
max
为历史最高温度;T
min
为历史最低温度;H为实时湿度;H
max
为历史最高湿度;H
min
为历史最低湿度;V为实时风速;V
max
为历史最高风速;A为电缆截面积;N为电缆的最大承载能力;L为布线长度;θ为布线坡度;w1,w2,w3,w4,w5为权重系数,用于调整各个因素的重要性;函数F、G、f、g和S为标准化函数,用于将各个因素的范围归一化;sinθ为布线坡度的正弦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架设施工一定时间后的电缆进行张力检测,包括:利用张力检测仪器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后的第一电缆沉淀张力值;利用张力检测仪器获取第二预设时间后的第二电缆沉淀张力值;构建张力沉淀计算模型,将初始电缆架设张力值、第一电缆沉淀张力值和第二电缆沉淀张力值代入至张力沉淀计算模型中,计算电缆张力变化率;将电缆张力变化率与预先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当电缆张力变化率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时,无动作;当电缆张力变化率不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时,计算张力补偿值,并根据张力补偿值,对电缆张力进行调整;所述张力沉淀计算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R=(T1–
T2)/(T0–
T1);所述计算张力补偿值的计算公式如下:C=(T0–
T1)
×
(R

U);其中,R表示电缆张力变化率;T0表示初始电缆架设张力值;T1表示第一电缆沉淀张力值;T2表示第二电缆沉淀张力值;U表示预先设置的阈值;C表示电缆的张力补偿值。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年度最高月平均气温所在月份与年度最低月平均气温所在月份之间的间隔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一个自然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张力可视化的放线施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环境数据信息包括历史最高温度、历史最低温度、历史最高湿度、历史最低湿度和历史最高风速;所述实时环境数据信息包括实时温度、实时湿度和实时风速;所述电缆特性规格数据信息包括电缆型号、截面积、材料和最大承载能力;所述施工要求数据信息包括布线长度和布线坡度。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转军翟宗亮郜晔昌强德生杨博文卢伟星白皓伟赵胜利康文辉欧阳军张毅军周成孙志恒赵军艳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诚信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