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装置及化妆品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41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液装置及化妆品容器,移液装置包括:管体、端盖以及压盖,管体具有沿轴向贯穿的中空管腔;端盖包括盖主体、自所述盖主体的下部向下延伸的安装部,所述盖主体上形成有口部朝上的容纳腔,所述安装部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压盖包括连接部、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上部且能够沿轴向弹性变形的按压部。所述管体的上部固设于所述安装部上并自所述安装部向下延伸,所述容纳腔、所述通孔及所述中空管腔相互连通;所述连接部固设于所述盖主体上,所述按压部从上方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口部。该移液装置采用按压的方式实现液体的吸取与排出,压盖、端盖以及管体能够选用同一种材料制作而成,移液装置能够整体进行回收。收。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液装置及化妆品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移液装置及化妆品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移液装置,参见图1所示,其包括移液管101、旋盖102以及胶头103,其中移液管101包括管壁以及用于暂时储存液体的管腔,移液管101通常由玻璃、PETG、PCTA、PP等透明且不易发生形变的材料制成,使得在吸取和转移液体的过程中使用者能够透过管壁观察到管腔内的液体的情况,同时确保使用过程中移液管101不发生变形。
[0003]胶头103套设在移液管101上部,其设有与移液管101的管腔相连通的中空腔,胶头103具有良好弹性,其通常由NBR(丁晴橡胶)、硅胶等材料制成。
[0004]旋盖102的上部固定在胶头103的周向外侧,同时旋盖102的上部位于胶头103与移液管101连接处的外侧,胶头103的下部与移液管101的上部之间设有实现两者密封连接的结构,旋盖102对胶头103的下部进行卡紧,从而实现旋盖102、胶头103与移液管101三者间的密封设置。旋盖102通常采用PP材料制成,为维持施加在胶头103上力的恒定、防止旋盖102发生变形,有些移液装置还会在旋盖102的外侧设置一铝盖104。
[0005]该移液装置在使用时,挤压胶头103排出中空腔内的空气,将移液管101的下部插入液体中,释放挤压胶头103的手指,通过胶头103回弹过程中在中空腔内产生的负压对位于移液管101下部的液体进行吸取,再次挤压胶头103便可将移液管101中的液体排出。
[0006]上述移液装置各部分的材质不同,为满足环保要求,在回收时需要将各个部分进行拆解,但在生产时为保证移液装置的密封性能,移液装置各构件间的连接往往十分紧密,特别是胶头103卡设在旋盖102与移液管101之间,拆解起来十分困难,这对分类回收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移液装置。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液装置,所述移液装置包括:
[0009]管体,所述管体具有沿轴向贯穿的中空管腔;
[0010]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盖主体、自所述盖主体的下部向下延伸的安装部,所述盖主体上形成有口部朝上的容纳腔,所述安装部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容纳腔的下部与所述通孔相互连通;
[0011]压盖,所述压盖包括连接部、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上部且能够沿轴向弹性变形的按压部,
[0012]其中,所述管体的上部固设于所述安装部上并自所述安装部向下延伸,所述容纳腔、所述通孔及所述中空管腔相互连通;
[0013]所述连接部固设于所述盖主体上,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盖主体的上方,且所述压
盖从上方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口部。
[0014]优选地,所述按压部为弹片,所述弹片呈沿径向自外向内逐渐向上拱起状。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包括沿轴向延伸且能够沿轴向伸缩的伸缩管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伸缩管部顶部的弹片,所述弹片呈沿径向自外向内逐渐向上拱起状,所述伸缩管部的底端与所述连接部沿轴向相接。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管部的外周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有一个或者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0017]优选地,所述盖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连接部沿轴向配合地卡设在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盖主体之间密封设置。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固定地套设在所述盖主体的外侧周部上,使得所述压盖整体地罩设在所述端盖的外侧。
[0019]优选地,所述管体固定地套设在所述安装部的周向外侧,且所述管体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密封连接。
[0020]优选地,所述端盖还包括旋合部,所述旋合部自所述盖主体的下部向下延伸,且所述安装部沿径向位于所述旋合部的内侧。
[0021]进一步地,所述管体、所述压盖及所述端盖各自为一体式部件,和/或,所述管体、所述压盖及所述端盖均由同一种材料成型而成,如PP或PE等其他可回收材料。
[002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移液装置的化妆容器。
[002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妆品容器,包括储液瓶,还包括上述的移液装置,其中,所述端盖可拆卸地与所述储液瓶连接,所述管体能够沿轴向插设在所述储液瓶中。
[002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移液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压盖,通过按压压盖的方式来进行液体的吸取与排出,压盖因此能够选用与其余构件相同的材料,移液装置能够整体进行回收而不需要进行分类拆解。
附图说明
[0025]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移液装置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0026]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移液装置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0027]附图3为附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8]附图4为附图2的移液装置中压盖处于未按压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5为经过附图4压盖的轴线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0030]附图6为附图5的压盖被按压后的示意图;
[0031]附图7为实施例2的移液装置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0032]附图8为附图7的压盖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0033]附图9为附图8的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10为附图9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0035]附图11为实施例3的移液装置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0036]附图12为附图11的移液装置中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13为附图12的前视示意图;
[0038]附图14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0039]附图15为附图14的化妆品容器中压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16为附图15的前视示意图;
[0041]附图17为另一实施例的化妆品容器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0042]其中:101、移液管;102、旋盖;103、胶头;104、铝盖;
[0043]1、管体;11、中空管腔;12、第二凹槽;2、端盖;21、盖主体;211、安装槽;211a、第一凹槽;22、安装部;221、通孔;222、第二凸起;23、容纳腔;24、旋合部;241、第三凹槽;3、压盖;31、连接部;311、第一凸起;312、第三凸起;32、按压部;321、弹片;322、伸缩管部;322a环形凹槽;4、环形垫片;5、储液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45]实施例1
[0046]参见图2至图6所示的移液装置,其包括:
[0047]管体1,管体1具有沿轴向贯穿的中空管腔11;
[0048]端盖2,端盖2包括盖主体21、自盖主体21的下部向下延伸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液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具有沿轴向贯穿的中空管腔;端盖,所述端盖包括盖主体、自所述盖主体的下部向下延伸的安装部,所述盖主体上形成有口部朝上的容纳腔,所述安装部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容纳腔的下部与所述通孔相互连通;压盖,所述压盖包括连接部、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上部且能够沿轴向弹性变形的按压部,其中,所述管体的上部固设于所述安装部上并自所述安装部向下延伸,所述容纳腔、所述通孔及所述中空管腔相互连通;所述连接部固设于所述盖主体上,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盖主体的上方,且所述压盖从上方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为弹片,所述弹片呈沿径向自外向内逐渐向上拱起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包括沿轴向延伸且能够沿轴向伸缩的伸缩管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伸缩管部顶部的弹片,所述弹片呈沿径向自外向内逐渐向上拱起状,所述伸缩管部的底端与所述连接部沿轴向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部的外周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命基
申请(专利权)人:富祥塑胶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