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640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将传统混凝土支撑体系与钢结构体系根据需要通过不同组合形式结合构成悬挂主梁+吊挂吊住腹杆+组合支撑+边部约束体系的悬挂桁架水平支撑结构,其具有整体刚度大、施工便捷等特点,可实现满足基坑支撑大跨度无立柱支撑条件下支撑结构体系连续可靠传力的要求,适用于需跨越大型地下障碍物的大跨度无支基坑支撑选型设计需求。度无支基坑支撑选型设计需求。度无支基坑支撑选型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核心区市政隧道与地下管廊等大型市政地下设施密布,城市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会越来越多面临跨越现有及规划地下市政设施的情况,新建地下空间基坑围护与支撑结构体系需避开地下市政设施结构及其保护范围,基坑内支撑体系往往需跨越30m及以上跨度无法设置支撑立柱,由于基坑支撑结构构件受力状态为压弯构件,支撑梁受自重作用当跨度增大时其所受支撑体系平面外弯矩将急剧增大,其自重弯矩组合作用将大大减小支撑梁水平向承载力和稳定性,现有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体系由于构件长细比限值及材料强度限制将造成支撑梁构件截面大大增大,难以在选取经济合理的构件截面条件下满足跨越地下隧道并形成可靠基坑水平支撑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包括:
[0005]悬挂支撑梁,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支撑梁,设置于需跨越的地下市政设施结构及其保护区域上方顶部,作为竖向吊挂主梁并构成基坑第一道水平向传力结构体系;组合支撑梁,与悬挂支撑梁设置于同一竖向平面内,作为水平向传力结构体系;吊挂立柱腹杆,吊挂立柱腹杆的顶端设置于悬挂支撑梁上,吊挂立柱腹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于基坑第2道至第n道组合支撑梁,其中,n为正整数,组合支撑梁吊挂在悬挂支撑梁下;连接节点,预埋设置于所述基坑第2道与第n道组合支撑梁中,用于与所述吊挂立柱腹杆连接;边部约束支座框架,设置于需跨越的地下市政设施结构的保护区域上方两侧,作为所述悬挂支撑梁和组合支撑梁跨越地下市政设施结构两侧的约束支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撑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型钢梁结构、格构式钢结构或钢管桁架结构;所述悬挂支撑梁的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梁板或钢结构梁板作为栈桥板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支撑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型钢梁结构、格构式钢结构或钢管桁架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腹杆结构体系15和主弦梁14,其中,腹杆结构体系15的任一组合形式两两连接同一竖向平面内第1道至第n道相邻主弦梁14,同一竖向平面内用于连接第1道至第n道相邻主弦梁的腹杆结构体系15不连续设置,但每一道主弦梁均与任一相邻混凝土主弦梁通过腹杆结构体系15相连接,以构成混凝土桁架梁体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立柱腹杆,采用型钢或格构式钢结构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钢骨混凝土构件,作为组合支撑梁竖向吊挂支撑连接于悬挂支撑梁上,所述吊挂立柱腹杆采用通长连接形式或分段连接形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采用锚筋、锚固钢骨、高强螺栓或焊接与所述吊挂立柱腹杆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吊挂立柱腹杆采用通长连接形式时,所述连接节点采用锚筋连接或连接板锚筋连接;当吊挂立柱腹杆采用分段连接形式时,所述连接节点采用锚筋、锚固钢骨、高强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与所述吊挂立柱腹杆形成可靠连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挂桁架的基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约束支座框架由支承立柱、约束支座梁和约束边桁架构成;所述约束支座梁,设置于所需跨越地下设施结构两侧,与所述悬挂支撑梁和组合支撑梁相连接,作为悬挂支撑梁和组合支撑梁约束支座,所述约束支座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型钢结构或钢桁架结构;所述支承立柱用于竖向支撑约束支座梁,所述支承立柱采用打入式钢管桩柱结构体系、打入式钢管混凝土桩柱结构体系、钻孔灌注桩内插钢管柱结构体系、水泥搅拌桩内插钢管柱结构体系或水泥搅拌桩内插格构式钢柱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昊庆谢小林梅英宝周磊张学进翟杰群张西顺龙凤朱凯波宋炜卿赵鹤泉焦常科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