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刺导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39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刺导管装置,包括穿刺头壳体,穿刺头壳体沿其长度方向包括支撑段和用于插入气腹内的刺入段;刺入段收纳有气囊组件;支撑段上可滑动地套设有固定环,固定环远离气囊组件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固定环的锁紧组件;工作时,将刺入段刺入于气腹内,通过对气囊组件冲入气体,使得气囊组件在气腹内撑开,气囊组件能够堵住穿刺头壳体和气腹侧壁之间的间隙,起到气密的作用;再驱动固定环沿支撑段滑动至预设位置,通过固定环和气囊组件之间形成的限位空间分别抵住气腹的内外壁,对穿刺头壳体起到支撑和气密的作用,气囊组件能够避免穿刺头壳体偏斜导致漏气的情况,能充分保证气密性,保证手术操作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性。保证手术操作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性。保证手术操作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刺导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导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次性使用穿刺器是腹腔镜手术中重要的器械,它是一种胸外、腹外腔镜配套手术器械,适用于胸腔、腹腔腔镜检查和手术过程中建立胸腔、腹腔手术工作通道的器械;医生在将穿刺器介入治疗气腹内时,穿刺器的刺入角度和穿刺器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手术过程中气腹的气密性。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穿刺设备的稳定性,通常会在穿刺设备上设置支架组件来稳定穿刺头,但是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支架组装步骤复杂,对于时间紧密的手术过程来说,使用十分不便,且支架的支点通常位于患者的体表,难以形成稳定有效的支撑,从而导致手术过程中的气体泄露,影响手术安全。
[0004]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穿刺设备加以改进,以解决其支撑结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导管装置,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穿刺导管装置,包括穿刺头壳体,所述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刺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头壳体,所述穿刺头壳体沿其长度方向包括支撑段和用于插入气腹内的刺入段;所述刺入段收纳有气囊组件;所述支撑段上可滑动地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远离所述气囊组件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环的锁紧组件;驱动所述固定环沿支撑段滑动至预设位置,所述固定环和所述气囊组件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穿刺导管装置的限位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环连接的第一锁紧件,以及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第一螺纹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部远离所述固定环一端的若干个限位片,若干个限位片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二锁紧件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锁紧件具有一锁紧腔体,所述锁紧腔体沿着远离所述固定环方向的截面积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刺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的下端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压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头壳体内套设有穿刺头本体,所述穿刺头本体和所述刺入段的下端部之间设置有间隙部;所述穿刺头壳体至所述穿刺头本体之间依次开设有用于供医疗气体进入气腹的第一通道,以及用于供医疗气体流出气腹的第二通道;其中,所述间隙部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刺入段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刺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组件,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用于进气的第一管体和用于出气的第二管体;所述管道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开设有第一环形孔,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孔内的第二环形孔;所述第一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沈伟中吴孝波王天鹰胡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人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