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装置负载接入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227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负载接入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回路;检测回路包括PMOS管M2~M3、二极管D2、三极管Q1~Q2、稳压管Z1、电阻R1~R13、熔断器r1、控制电源、控制信号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仅采用常规的三极管、MOS管、二极管等元件,没有控制元件、芯片等,对环境条件要求低,可靠性高;并且装置元件损坏修复成本低、维护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关闭信号,可在充电、未充电状态下可靠关闭检测回路。状态下可靠关闭检测回路。状态下可靠关闭检测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装置负载接入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负载接入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充电装置广泛应用于应急照明灯、汽车充电桩、手机充电器等场合。目前充电方式多是充电装置处于带电状态,将被充电设备插入充电插头充电。这种充电方式主回路长期处于一个带电状态,电缆、电抗等回路设备均存在损耗,对于充电使用率不高的场所,不经济,安全性也较低。一些充电设施上设置了开关按钮用于控制主回路开关状态,但是这种开关频繁使用后容易松动,使用者也容易遗忘关闭,在公用场合效果不明显。专利CN202110824042.7公开了一种负载检测装置,需要变压器、控制芯片等元件,专利CN202122966113.5公开了一种负载检测装置,采用了单片机,这两类装置均涉及了复杂的控制芯片,对运行环境条件要求高,成本高,且故障后维修麻烦,需要重新输入程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负载接入检测装置,能够不使用变压器、控制芯片等元件,使用成本更低。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负载接入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回路包括PMOS管M2~M3、二极管D2、三极管Q1~Q2、稳压管Z1、电阻R1~R13、熔断器r1、控制电源、控制信号接口;所述电阻R2与控制电源正极连接,所述R2另一端与PMOS管M3的漏极连接;所述PMOS管M3的源极与电阻R3连接,所述电阻R3、熔断器r1与二极管D2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阴极与电阻R4连接;所述稳压管Z1阴极与熔断器r1阳极连接,稳压管Z1阳极接地;所述PMOS管M3的栅极与电阻R7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6一端与PMOS管M3漏极连接,另一端与PMOS管M3的栅极连接;所述电阻R5一端与PMOS管M3漏极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2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信号接口经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1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PMOS管M2的漏极与控制电源连接,栅极与电阻R2连接,源极与电阻R8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经过电阻R9接地,所述电阻R9与电阻R8连接点的电位信号FB与充电装置主回路的功率开关M1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阴极通过电阻R1接至电容器C。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装置负载接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控制信号接口没有关闭信号的状态下,当没有被充电的负载时,三极管Q1基极为零电位,因此处于断开状态;设计三极管Q2基极电位R12*i3高于三极管Q2的偏置导通电压,此时三极管Q2导通,所述PMOS管M3的栅极、电阻R7和电阻R6的连接点电位低于PMOS管M3栅极的关断电位,此时PMOS管M3处于导通状态,PMOS管M2栅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