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转装置、板材翻转下线设备和板材翻转下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翻转装置、板材翻转下线设备和板材翻转下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板材的生产下线过程中通常是一定数量的板材同时进行输送、下线等操作,由于板材自身重量较重,为了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挤压受损等现象,通常需要改变板材的放置方向,即对板材进行翻转操作,例如将竖向堆叠放置的一组板材翻转90
°
,形成水平并排放置的状态。为此,一些厂商提供了用于对板材进行翻转操作的翻转机,采用组成的L形的翻转架承载板材,翻转架通常包括垂直设置的大滑车和小滑车,用于带动板材翻转,以改变板材下线后的放置方向。
[0003]然而,现有的翻转机的结构以及翻转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翻转架的大滑车与小滑车为整体式结构,无法调整夹角,板材在向小滑车输送过程中如果发生横向偏移则极易与大滑车的端面碰撞干涉,产生崩边现象,而且大滑车与小滑车需要整体翻转,完成翻转的板材必须完全离开大滑车后,翻转架才能整体恢复至初始位置,小滑车才能够接收下一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1);上料翻转架(12),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架(11)上,所述上料翻转架(12)适于承载和输送板材;下料翻转架(13),设于所述上料翻转架(12)的一侧,并与所述底架(11)转动连接,所述下料翻转架(13)适于承载随所述上料翻转架(12)翻转后的板材;第一伸缩缸(141),所述第一伸缩缸(141)的一端与所述底架(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料翻转架(13)转动连接;第二伸缩缸(142),设于所述上料翻转架(12)的下方,所述第二伸缩缸(142)的一端与所述上料翻转架(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料翻转架(13)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翻转架(12)上设有滚筒输送机构(121),所述滚筒输送机构(121)适于输送板材,且输送方向与所述上料翻转架(12)的转动轴线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翻转架(13)包括多个翻转托架(131),且多个所述翻转托架(131)在所述滚筒输送机构(121)的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每个所述翻转托架(131)包括多个子托架(1311),多个所述子托架(1311)在所述滚筒输送机构(121)的侧向上依次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托架(1311)之间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1)包括:安装底座(111),所述安装底座(111)上设有多个用于连接固定的安装位;多个支撑架(112),间隔设于所述安装底座(111)上;其中,所述上料翻转架(12)和所述下料翻转架(13)均通过转动销轴(113)与所述支撑架(112)转动连接,且所述下料翻转架(13)的底部延伸至所述转动销轴(113)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一伸缩缸(141)和所述第二伸缩缸(142)转动连接。5.一种板材翻转下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输送组件(2),适于接收和输送板材;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的上料翻转架(12)对应设于所述上料输送组件(2)的输送末端,且所述上料翻转架(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上料输送组件(2)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翻转装置适于对板材进行翻转操作;下料缓存输送装置(25),对应设于所述翻转装置的下料翻转架(13)的一侧,所述下料缓存输送装置(25)适于接收和输送所述下料翻转架(13)上的板材;主控制器(26),分别与所述上料输送组件(2)、所述翻转装置以及所述下料缓存输送装置(25)通信连接,以对所述上料输送组件(2)、所述翻转装置以及所述下料缓存输送装置(25)工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翻转下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组件(2)包括:上料输送装置(21),适于接收和输送板材;打包装置(22),设于所述上料输送装置(21)的输送末端,并适于对板材进行打包操作;中间输送装置(23),设于所述打包装置(22)背向所述上料输送装置(21)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申林,黄勃,付劲松,唐修国,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