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613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3
插入装置(2)具备:插入部(21),其插入到被检体内;拍摄单元(2112),其具有摄像元件(2112b)以及光学元件(2112a),配置于插入部(21)的前端,通过对被检体内进行拍摄来生成图像信号;发送部(2113c),其以与插入部(21)中的拍摄单元(2112)的基端侧相邻的状态配置,通过将图像信号载置于毫米波或者亚毫米波来进行发送;以及波导管(25),其在插入部(21)中的发送部(2113c)的基端侧,以前端面朝向发送部(2113c)的状态配置于从发送部(2113c)离开的位置,传播毫米波或者亚毫米波。传播毫米波或者亚毫米波。传播毫米波或者亚毫米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插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插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一种内窥镜系统,其具备:内窥镜,其在前端设置有拍摄单元,具有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以及控制装置,其对来自该拍摄单元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系统中,通过引线将拍摄单元与控制装置之间连接,通过该引线将来自拍摄单元的图像信号向控制装置传送。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

1215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图10是说明以往的问题的图。具体而言,图10示出能够进行基于电气互连(基于引线的连接)的传输的传输距离与传输速度的关系。
[0009]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内窥镜系统中,由于利用引线将拍摄单元与控制装置之间连接,因此在将传输路径的长度设为1~2m左右的情况下,2.5Gbps左右的传输速度成为极限。另外,拍摄单元与引线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插入装置,该插入装置具备:插入部,其插入到被检体内;拍摄单元,其具有摄像元件和光学元件,配置于所述插入部的前端,通过对所述被检体内进行拍摄来生成图像信号;发送部,其以与所述插入部中的所述拍摄单元的基端侧相邻的状态配置,通过将所述图像信号载置于毫米波或亚毫米波中来进行发送;以及波导管,其在所述插入部中的所述发送部的基端侧,以前端面朝着所述发送部的状态配置于与所述发送部分离的位置,传播所述毫米波或亚毫米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波导管具有挠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波导管具备:芯材,其由棒状的电介质构成;以及外导体,其设置于所述芯材的外周,通过将平箔丝编织成线绳状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插入部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设置于所述插入部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能够弯曲,所述拍摄单元和发送部设置于比所述弯曲部靠前端侧的位置,所述波导管的前端面设置于比所述弯曲部靠基端侧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在所述弯曲部设置有从所述发送部至所述波导管的前端面的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由空气或电介质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插入部具备挠性管,该挠性管与所述弯曲部的基端侧连结,并具有挠性,所述波导管具有挠性,并贯穿插入于所述挠性管内,朝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传播所述图像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插入装置还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连结,接受用户操作,所述波导管至少延伸设置至所述操作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拍摄单元配置在比所述插入部的前端更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正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