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口型钢筋混凝土柱及其设计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口型钢筋混凝土柱及其设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工程进行续建、改建施工。续建、改建施工中往往涉及到主体结构的加固以及功能布局的调整,很可能涉及建筑物高度增加、楼层层数增加,相应的荷载增大。混凝土柱是指用混凝土材料制成的柱,是房屋、桥梁、水工等各种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常用作楼盖的支柱、桥墩、基础柱、塔架和桁架的压杆。混凝土柱施工时需要先安装模板,然后向模板围成的区域内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再将模板去除。
[0003]但是当前技术中,机电管线采用明敷或暗敷两种方式安装。明敷,即管线露在混凝土结构外,影响美观;暗敷,即管线埋设于混凝土结构内,虽提升了视觉效果但管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检修时则无从下手,尤其是管材达到寿命后,其内部的水或电将对建筑结构及人民群众产生巨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口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口型钢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型钢筋混凝土柱包括:C型钢筋混凝土柱和H型钢筋混凝土柱,所述H型钢筋混凝土柱等同于两个C型钢筋混凝土柱背靠背组合,所述C型钢筋混凝土柱和H型钢筋混凝土柱的开口部位安装有机电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口型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型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先进行非端柱部位的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结构受力计算,确定C型或H型钢筋混凝土柱非端柱部位的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配筋,并单独配置封闭式箍筋和拉钩;S2:进行开口部位的尺寸设计,根据机电管线尺寸和安装施工要求,确定C型或H型钢筋混凝土柱开口部位的预留截面尺寸:S3:进行端柱部位的尺寸设计,根据非端柱的截面尺寸和开口部位的预留截面尺寸,计算确定端柱的截面尺寸;S4:进行端柱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计,端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高于非端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S5:进行端柱部位的钢筋设计,根据端柱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在端柱外侧即远离非端柱一侧,按构造要求配置钢筋,并设置开口式箍筋,箍筋开口端锚入非端柱内部;S6:进行C型或H型钢筋混凝土柱钢筋安装,在模板安装前,一次性将柱内钢筋全部安装完成;S7:进行C型或H型钢筋混凝土柱分隔网安装,若端柱与非端柱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则需在端柱与非端柱的分界线上安装混凝土永久性分隔措施;S8:进行C型或H型钢筋混凝土柱模板安装,通过一体化设计整个柱子的模板体系并一次性安装加固完成;S9:进行待浇筑的混凝土的配制,称取聚酰胺固化剂50
‑
80重量份,尾矿250
‑
350重量份,砂300
‑
400重量份,石膏150
‑
250重量份、生石灰600
‑
800重量份,水泥700
‑
900重量份,铝粉0.20
‑
0.50重量份、红柱石100
‑
120重量份、硅线石100
‑
120重量份和蓝晶石80
‑
100重量份;S10:将步骤S9中称取好的尾矿、红柱石、石膏、硅线石和蓝晶石,将其混合好之后,加入到粉碎球磨机的内部,开始对其进行研磨,得到加强混凝土颗粒料A;S11:将步骤S9中称取的聚酰胺固化剂、砂、水泥、铝粉、生石灰、高硅泥和石膏混合后采用湿法球磨成所需的粒径,加水配成加气混凝土板材料浆B;S12:在料浆B中加入步骤S10中称取的生石灰和水泥,搅拌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江,叶鹏,梅强,黄向东,操兴霞,郎超,周枫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