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型构造柱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L型构造柱。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完成后,当墙体砌筑完成建造工作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构造柱施工,其中常见且应用最多的构造柱主要有位于墙体转角处的L型转角构造柱,现有的对墙体转角处L型构造柱模板进行加固工作时,阴角位置处由于加固空间狭小,与外侧阳角处的螺杆连接无有效的刚性连接,加固无法保证模板的安装精度,加之混凝土浇筑时的冲击力、侧向压力、振动棒的振捣力极易引起阳角处爆模和阴角漏浆,造成证混凝土成型后阴阳角出现不顺直、蜂窝麻面、漏浆、混凝土涨模等造成外观质量差和相关质量问题。
[0003]于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L型构造柱,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L型构造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墙体转角处L型构造柱阴角位置加固空间狭小,与外侧阳角处的螺杆连接无有效的刚性连接,混凝土浇筑时的冲击力、侧向压力、振动棒的振捣力极易引起阳角处爆模和阴角漏浆,造成证混凝土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L型构造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内侧拐角处设置有阴角胶合板模板(2),阴角胶合板模板(2)内侧拐角处设置有阴角加固背楞(3),墙体(1)外侧拐角处设置有阳角胶合板模板(4),阳角胶合板模板(4)外侧设置有枋木(5),枋木(5)等距离设置在阳角胶合板模板(4)外侧,枋木(5)外侧设置有阳角加固背楞(6),阳角加固背楞(6)中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栓(7)和固定螺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两个相交处为水泥构造柱,墙体(1)内外侧设置的阴角胶合板模板(2)和阳角胶合板模板(4)均呈等边“L”状,阴角胶合板模板(2)和阳角胶合板模板(4)的拐角处呈九十度直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加固背楞(3)呈九十度等边直角状,阴角加固背楞(3)的两侧壁中等距离开设有横向的调节长孔(3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构造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阳角加固背楞(6)外侧壁呈内凹状,阳角加固背楞(6)的内凹外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彬,胡钢,孙凯,杨正茂,肖福鑫,杨磊,叶剑华,王伟,姚志刚,叶建平,杨仁飞,王斌,刘杰武,周海,李城茂,余大海,徐国杰,杨铠铨,吕明,杨凡,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