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及应用该油气雾化结构的喷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701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及应用该油气雾化结构的喷油器,其包括:雾化室、设置于所述雾化室的进口道内的分流塞、设置于所述分流塞一端并用于向所述雾化室内喷射气流的气源输入口及设置于所述气源输入口侧边并用于向所述进口道内喷射油液的油液输入口,所述分流塞的侧壁上环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气流穿过的分流槽。采用在雾化室的进口道内安装分流塞,并在分流塞的外壁上环周设置若干个分流槽,这种结构会形成多个小导孔,使油液分流到每个小导孔中与气流混合后均匀喷出,进而使得进入雾化室的油雾均匀充满整个内腔,而后均匀喷晒到润滑点处,从而提升润滑效果,避免设备因润滑不均匀出现机械磨损。备因润滑不均匀出现机械磨损。备因润滑不均匀出现机械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及应用该油气雾化结构的喷油器


[0001]本技术涉及润滑系统领域,特指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及应用该油气雾化结构的喷油器。

技术介绍

[0002]当气流从进口道内与油液混合雾化喷向雾化室的过程中,在没有安装分流塞时,油液会靠着导孔的一边与气流混合,导致形成的油雾不均匀,集中位于雾化室的一侧,进而使得油雾无法均匀喷在润滑点处,影响润滑效果,容易导致设备出现机械磨损。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及应用该油气雾化结构的喷油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及应用该油气雾化结构的喷油器,包括:雾化室、设置于所述雾化室的进口道内的分流塞、设置于所述分流塞一端并用于向所述雾化室内喷射气流的气源输入口及设置于所述气源输入口侧边并用于向所述进口道内喷射油液的油液输入口,所述分流塞的侧壁上环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气流穿过的分流槽。
[000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口道内还安装有位于所述油液输入口处并用于与所述油液产生碰撞雾化的雾化器,该雾化器位于所述分流塞与所述气源输入口之间,且该雾化器内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气流穿过的第一通气道。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雾化器的一端与所述进口道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油液输入口的雾化腔,所述分流塞安装于所述雾化腔与所述雾化室连通通道内,所述第一通气道贯穿所述雾化器中心并对准所述分流塞。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雾化器的另一端通过螺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进口道内,且所述雾化器的一端成型有伸入所述雾化腔内的第一凸柱,所述第一通气道于所述第一凸柱中部穿过。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塞过盈配合卡装于所述进口道内,所述分流槽呈C型,且所述分流塞的一端成型有锥形伸入所述雾化室内的导流锥部。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雾化室的底部呈漏斗状,所述分流塞安装于所述雾化室的底部中心,所述雾化室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油气混合物流出的雾化出口。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喷油器,其包括有油气雾化结构、连接所述油液输入口的脉冲油泵、连接所述气源输入口的压缩空气泵、用于向所述脉冲油泵提供所述油液的储油室及盖合于所述储油室上并用于支撑所述油气雾化结构的封盖板。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脉冲油泵与所述油液输入口之间通过供油管连接,且所述脉冲油泵的进油口浸泡在所述储油室的油液中;所述封盖板上设置有加油口,所述压缩空气泵安装于所述封盖板的一侧并通过供气管与所述气源输入口连接。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盖板上设置有两组所述油气雾化结构,所述供气管于所述封盖板内侧延伸至中部,且所述封盖板的中部设置有向两侧分流的阀门,两组所述油气雾化结构位于所述阀门的两侧;所述脉冲油泵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两组所述油气雾化结构。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源输入口与所述阀门之间设置有压力表。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中采用在雾化室的进口道内安装分流塞,并在分流塞的外壁上环周设置若干个分流槽,这种结构会形成多个小导孔,使油液分流到每个小导孔中与气流混合后均匀喷出,进而使得进入雾化室的油雾均匀充满整个内腔,而后均匀喷晒到润滑点处,从而提升润滑效果,避免设备因润滑不均匀出现机械磨损。
[0017]2、本技术中通过在进口道内安装位于油液输入口处的雾化器,使油液进入进口道内后,利用气流穿过的第一通气道产生的负压带动油液进入分流槽内产生雾化,避免油液直接从油液输入口流出后被气流冲击进入分流槽,防止气流与油液冲击导致气流压力降低而无法在雾化室内产生良好的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中油气雾化结构的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中分流塞的立体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喷油器的结构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喷油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见图1至图4所示,为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其包括:雾化室1、设置于所述雾化室1的进口道内的分流塞2、设置于所述分流塞2一端并用于向所述雾化室1内喷射气流的气源输入口3及设置于所述气源输入口3侧边并用于向所述进口道内喷射油液的油液输入口4,所述分流塞2的侧壁上环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气流穿过的分流槽21。采用在雾化室1的进口道内安装分流塞2,并在分流塞2的外壁上环周设置若干个分流槽21,这种结构会形成多个小导孔,使油液分流到每个小导孔中与气流混合后均匀喷出,进而使得进入雾化室1的油雾均匀充满整个内腔,而后均匀喷晒到润滑点处,从而提升润滑效果,避免设备因润滑不均匀出现机械磨损。
[0024]所述进口道内还安装有位于所述油液输入口4处并用于与所述油液产生碰撞雾化的雾化器5,该雾化器5位于所述分流塞2与所述气源输入口3之间,且该雾化器5内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气流穿过的第一通气道50。通过在进口道内安装位于油液输入口4处的雾化器5,使油液进入进口道内后,利用气流穿过的第一通气道50产生的负压带动油液进入分流槽21内产生雾化,避免油液直接从油液输入口4流出后被气流冲击进入分流槽21,防止气流与油
液冲击导致气流压力降低而无法在雾化室1内产生良好的雾化效果。
[0025]所述雾化器5的一端与所述进口道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油液输入口4的雾化腔10,所述分流塞2安装于所述雾化腔10与所述雾化室1连通通道内,所述第一通气道50贯穿所述雾化器5中心并对准所述分流塞2。
[0026]所述雾化器5的另一端通过螺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进口道内,且所述雾化器5的一端成型有伸入所述雾化腔10内的第一凸柱51,所述第一通气道50于所述第一凸柱51中部穿过。
[0027]所述分流塞2过盈配合卡装于所述进口道内,所述分流槽21呈C型,且所述分流塞2的一端成型有锥形伸入所述雾化室1内的导流锥部22。
[0028]所述雾化室1的底部呈漏斗状,所述分流塞2安装于所述雾化室1的底部中心,所述雾化室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油气混合物流出的雾化出口11。
[0029]一种喷油器,其包括有油气雾化结构100、连接所述油液输入口4的脉冲油泵6、连接所述气源输入口3的压缩空气泵、用于向所述脉冲油泵6提供所述油液的储油室7及盖合于所述储油室7上并用于支撑所述油气雾化结构100的封盖板8。采用电子控制脉冲油泵6定时定量供油,不受外部影响。电子供油到雾化室1与气体混合,通过雾化室1内部设有的分流塞2,使油雾均匀分布到各雾化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室(1)、设置于所述雾化室(1)的进口道内的分流塞(2)、设置于所述分流塞(2)一端并用于向所述雾化室(1)内喷射气流的气源输入口(3)及设置于所述气源输入口(3)侧边并用于向所述进口道内喷射油液的油液输入口(4),所述分流塞(2)的侧壁上环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供气流穿过的分流槽(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道内还安装有位于所述油液输入口(4)处并用于与所述油液产生碰撞雾化的雾化器(5),该雾化器(5)位于所述分流塞(2)与所述气源输入口(3)之间,且该雾化器(5)内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气流穿过的第一通气道(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5)的一端与所述进口道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油液输入口(4)的雾化腔(10),所述分流塞(2)安装于所述雾化腔(10)与所述雾化室(1)连通通道内,所述第一通气道(50)贯穿所述雾化器(5)中心并对准所述分流塞(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5)的另一端通过螺纹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进口道内,且所述雾化器(5)的一端成型有伸入所述雾化腔(10)内的第一凸柱(51),所述第一通气道(50)于所述第一凸柱(51)中部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雾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塞(2)过盈配合卡装于所述进口道内,所述分流槽(21)呈C型,且所述分流塞(2)的一端成型有锥形伸入所述雾化室(1)内的导流锥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钊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松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