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46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属于钢铁冶金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真空炉盖、行走架、升降机构、行走机构和补偿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行走架的顶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行走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通过钢丝与补偿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补偿机构的另一端通过钢丝与真空炉盖的顶面连接,所述补偿机构为升降机构将真空炉盖移动过程中保持真空炉盖的平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大型真空炉炉盖开启不方便,耗时长且存在安全隐患和真空炉盖在长时间受热出现变形而导致维修困难的问题。时间受热出现变形而导致维修困难的问题。时间受热出现变形而导致维修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的进步,真空热处理行业在工业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真空炉作为真空热处理行业的重要设备,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真空炉的品质越来高,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最近几年,随着真空炉需求的增长,也朝着大型化发展,真空炉的外形尺寸越来越大,相匹配的真空炉炉盖的重量也越来越重。人工打开炉盖时就非常费力,影响工程进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0003]而在钢炼制过程中就需要采用真空炉精炼,一般小吨位真空炉的炉盖开启和关闭是通过电机带动炉盖旋转或翻转的方式,而大吨位真空炉的炉盖一般则是采用人工开行车来起吊打开移动真空炉盖,但是此种方式操作很不方便,使用起来耗时长,移动速度慢,需要人为手扶定位,且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真空炉盖在长时间受热的情况下容易变形损坏,而且由于大型的真空炉盖在变形后不易维修,若是在真空炉盖的密封区域发生变形很有可能会无法进行维修,这时需要更换整个炉盖,而这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解决了大型真空炉炉盖开启不方便,耗时长且存在安全隐患和真空炉盖在长时间受热出现变形而导致维修困难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以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包括真空炉盖、行走架、升降机构、行走机构和补偿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行走架的顶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行走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通过钢丝与补偿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补偿机构的另一端通过钢丝与真空炉盖的顶面连接,所述补偿机构为升降机构将真空炉盖移动过程中保持真空炉盖的平衡。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减速机、两直角精密换向器、两联动轴和两钢丝轮组,所述升降减速机安装于行走架的顶部,两所述直角精密换向器对称设置于升降减速机输出端的两侧且与升降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两所述联动轴均对称转动设置于行走架顶部的两侧并与直角精密换向器连接,两所述钢丝轮组分别套设于两联动轴上,所述钢丝轮组通过钢丝与补偿机构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补偿机构包括固定壳、卷筒和发条弹簧,所述固定壳的顶端通过钢丝与钢丝轮组连接,所述卷筒转动设置于固定壳内,所述卷筒内表面设置有斜齿,所述发条弹簧的内端安装于固定壳内,所述发条弹簧的外端与斜齿卡接,所述卷筒外表面卷绕有钢丝,所述卷筒通过钢丝与真空炉盖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电控箱、减速电机、同步轴、两行走轮和两从动轮,所述电控箱安装于行走架的底部并与减速电机通信连接,所述减速
电机安装于行走架的底部,所述同步轴穿设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并与其连接,两所述行走轮均安装于行走架的底面并分别与同步轴的两端连接,两所述从动轮均安装于行走架的底面并与两行走轮沿行走架轴线对称设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走架的底部还设置有行走感应限位开关,所述行走感应限位开关与电控箱通信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面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安装于行走架的顶面并罩设升降机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走架的内顶面安装有上限感应开关和限位顶丝,所述上限感应开关的感应端位于限位顶丝的下方,所述上限感应开关与升降机构通信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走架的底部还设置有下限感应开关和调整柱,所述真空炉盖的底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调整柱安装于行走架的底部,所述下限感应开关安装于调整柱的调节端,所述导向孔为真空炉盖下降时提供导向,所述下限感应开关与升降机构通信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走架的顶部还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钢丝经过导向机构与补偿机构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炉盖的内顶部安装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将真空炉盖的真空端与炉体隔开,所述真空炉盖还开设有水道,所述行走架的顶部还设置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与水道连通,所述分流机构将外部冷却水通过水道流入真空炉盖内。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通过在行走架的底部设置行走机构,顶部设置升降机构,让升降机构通过补偿机构与真空炉盖进行连接,让升降机构在将真空炉盖打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补偿机构来让真空炉盖在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平衡,避免出现真空炉盖在自动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中定位不精准而导致无法进行精准关闭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大型真空炉炉盖开启不方便,耗时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17]2、在真空炉盖上开设水道,通过分流机构来将外部的冷却水流入真空炉盖内来完成散热,减少真空炉盖由于受热变形而导致维修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前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真空炉盖剖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补偿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卷筒结构示意图;
[002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5]图中:1、真空炉盖;11、隔热板;12、水道;13、导向孔;14、分流机构;2、行走架;3、升降机构;31、升降减速机;32、直角精密换向器;33、联动轴;34、钢丝轮组;4、行走机构;41、电
控箱;42、减速电机;43、同步轴;44、行走轮;45、从动轮;5、补偿机构;51、固定壳;52、卷筒;521、斜齿;53、发条弹簧;6、行走感应限位开关;7、保护罩;81、上限感应开关;82、限位顶丝;91、下限感应开关;92、调整柱;10、导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7]请参阅图1

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包括真空炉盖1、行走架2、升降机构3、行走机构4和补偿机构5,升降机构3安装于行走架2的顶部,行走机构4安装于行走架2的底部,升降机构3的升降端通过钢丝与补偿机构5的一端连接,补偿机构5的另一端通过钢丝与真空炉盖1的顶面连接,补偿机构5为升降机构3将真空炉盖1移动过程中保持真空炉盖1的平衡,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在需要将真空炉盖1打开时,升降机构3上升通过钢丝将真空炉盖1升起并通过行走机构4来将真空锅盖移开来完成打开动作,方便真空炉将内部的物料倒出,倒出完成后将真空炉盖1进行关闭时,行走机构4回到原来的位置,升降机构3再将真空炉盖1下降来完成闭合的这一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炉盖、行走架、升降机构、行走机构和补偿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行走架的顶部,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行走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通过钢丝与补偿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补偿机构的另一端通过钢丝与真空炉盖的顶面连接,所述补偿机构为升降机构将真空炉盖移动过程中保持真空炉盖的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减速机、两直角精密换向器、两联动轴和两钢丝轮组,所述升降减速机安装于行走架的顶部,两所述直角精密换向器对称设置于升降减速机输出端的两侧且与升降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两所述联动轴均对称转动设置于行走架顶部的两侧并与直角精密换向器连接,两所述钢丝轮组分别套设于两联动轴上,所述钢丝轮组通过钢丝与补偿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机构包括固定壳、卷筒和发条弹簧,所述固定壳的顶端通过钢丝与钢丝轮组连接,所述卷筒转动设置于固定壳内,所述卷筒内表面设置有斜齿,所述发条弹簧的内端安装于固定壳内,所述发条弹簧的外端与斜齿卡接,所述卷筒外表面卷绕有钢丝,所述卷筒通过钢丝与真空炉盖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打开的真空炉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电控箱、减速电机、同步轴、两行走轮和两从动轮,所述电控箱安装于行走架的底部并与减速电机通信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安装于行走架的底部,所述同步轴穿设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并与其连接,两所述行走轮均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水林梁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熔科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