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达飞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39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儿童玩具领域。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包括头形构件(4)、躯壳(1)、发声器(8)、发声开关(5)和至少2组移动脚;头形构件(4)与躯壳(1)前部相连接,躯壳(1)由若干块竹木板(11)拼接构成,躯壳(1)内设置空腔(7),发声器(8)装在空腔(7)内,发声开关(5)一端连接发声器(8)另一端伸出躯壳(1)外;移动脚安装在躯壳(1)的底部,每组移动脚均由连接轴(6)及固定在其左右两端的2个滚球(2)构成,连接轴(6)穿设在躯壳(1)上,躯壳(1)底部高于滚球(2)底部。该产品丰富了竹木玩具的种类,同时具有结构新颖、可以移动、能发出声音可玩性强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儿童玩具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玩具种类繁多,有卡通玩具、毛绒玩具、竹木玩具等,尤其是竹木玩具因其材料环保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市场上的竹木玩具多为积木、棋类等产品,现有的产品存在结构简单、可玩性不佳、种类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丰富竹木玩具的种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公开了一种结构新颖、能发出声音可玩性强的可移动的竹木玩具。 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包括头形构件、躯壳、发声器、发声开关和至少2组移动脚;头形构件与躯壳前部相连接,躯壳由若干块竹木板拼接构成,躯壳内设置空腔,发声器装在空腔内,发声开关一端连接发声器另一端伸出躯壳外;移动脚安装在躯壳的底部,每组移动脚均由连接轴及固定在其左右两端的2个滚球构成,连接轴穿设在躯壳上,躯壳底部高于滚球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滚球呈圆形,其由多块竹板拼接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脚是前后2组,即躯壳左右两边分别设置2个滚球。 作为优选,所述发声器是挤压发生器,发声开关是挤压棒,挤压棒底端与挤压发生器相连,顶端伸出躯壳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头形构件由多块竹木板拼接构成,头形构件通过圆柱连接躯壳前部。 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设计的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头形构件与躯壳前部相连接,移动脚安装在躯壳的底部,躯壳内装有发声器。整个竹木玩具可以随移动脚上滚球的滚动而移动,并且通过发声开关可以控制发声器发出声音。该产品丰富了竹木玩具的种类,同时具有结构新颖、可以移动、能发出声音可玩性强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中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图2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图2所示的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由头形构件4、躯壳1、圆柱3、发声器8、发声开关5和2组移动脚构成。3 头形构件4由多块竹木板41拼接构成。躯壳1由若干块竹木板11拼接构成。每组移动脚均由连接轴6及固定在其左右两端的2个滚球2构成,滚球2呈圆形,其由多块竹板21拼接构成。发声器8是挤压发生器,发声开关5是挤压棒。 头形构件4通过圆柱3连接躯壳1前部。躯壳l内设置空腔7,挤压发生器装在空腔7内,挤压棒底端与挤压发生器相连,顶端伸出躯壳1顶部外。移动脚安装在躯壳1的底部,连接轴6穿设在躯壳1上,2组移动脚是前后设置,即躯壳1左右两边分别设置前后2个滚球2,躯壳1底部高于滚球2底部,便于滚球2带动整个玩具滚动。 使用时,推动躯壳1、连接轴6、滚球2和头形构件4均可以使滚球2滚动从而实现整个竹木玩具的移动。按下挤压棒顶端,挤压棒底端下压挤压发生器,挤压发生器就会发出声音,挤压棒与挤压发生器及内腔7存在位置以及连接配合上的关系所以挤压棒不会脱出躯壳内腔7。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例如移动脚的数量也可以是3组或者4组;躯壳1和头形构件4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各样,如整个竹木玩具可以呈奶牛形状,按下挤压棒,挤压发生器发出声音,寓意为挤牛奶。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形构件(4)、躯壳(1)、发声器(8)、发声开关(5)和至少2组移动脚;头形构件(4)与躯壳(1)前部相连接,躯壳(1)由若干块竹木板(11)拼接构成,躯壳(1)内设置空腔(7),发声器(8)装在空腔(7)内,发声开关(5)一端连接发声器(8)另一端伸出躯壳(1)外;移动脚安装在躯壳(1)的底部,每组移动脚均由连接轴(6)及固定在其左右两端的2个滚球(2)构成,连接轴(6)穿设在躯壳(1)上,躯壳(1)底部高于滚球(2)底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其特征在于滚球(2)呈圆形,其由多块竹板(21)拼接构成。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脚是前后2组,即躯壳(1)左右两边分别设置2个滚球(2)。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8)是挤压发生器,发声开关(5)是挤压棒,挤压棒底端与挤压发生器相连,顶端伸出躯壳(1)顶部外。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形构件(4)由多块竹木板(41)拼接构成,头形构件(4)通过圆柱(3)连接躯壳(1)前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儿童玩具领域。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包括头形构件(4)、躯壳(1)、发声器(8)、发声开关(5)和至少2组移动脚;头形构件(4)与躯壳(1)前部相连接,躯壳(1)由若干块竹木板(11)拼接构成,躯壳(1)内设置空腔(7),发声器(8)装在空腔(7)内,发声开关(5)一端连接发声器(8)另一端伸出躯壳(1)外;移动脚安装在躯壳(1)的底部,每组移动脚均由连接轴(6)及固定在其左右两端的2个滚球(2)构成,连接轴(6)穿设在躯壳(1)上,躯壳(1)底部高于滚球(2)底部。该产品丰富了竹木玩具的种类,同时具有结构新颖、可以移动、能发出声音可玩性强的优点。文档编号A63H33/00GK201454077SQ200920122490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马达飞 申请人:马达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的竹木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形构件(4)、躯壳(1)、发声器(8)、发声开关(5)和至少2组移动脚;头形构件(4)与躯壳(1)前部相连接,躯壳(1)由若干块竹木板(11)拼接构成,躯壳(1)内设置空腔(7),发声器(8)装在空腔(7)内,发声开关(5)一端连接发声器(8)另一端伸出躯壳(1)外;移动脚安装在躯壳(1)的底部,每组移动脚均由连接轴(6)及固定在其左右两端的2个滚球(2)构成,连接轴(6)穿设在躯壳(1)上,躯壳(1)底部高于滚球(2)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达飞
申请(专利权)人:马达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