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37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主体,所述锅炉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腿,所述锅炉主体正面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锅炉主体的外部套装有蓄热箱体,且蓄热箱体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水机构。该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通过蓄热填料对锅炉主体表面余热进行吸收并蓄积,沿第一导水机构输入水,并使水经过吸热管沿第二导水机构输出,当水在吸热管内部流动时,可对蓄热填料中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对锅炉主体表面余热的利用,同时各个吸热管相对独立,缩短水在蓄热箱体内部的行程,保证水可对蓄热填料中蓄积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吸收。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锅炉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余热锅炉是锅炉的一部分,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锅炉。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对锅炉表面的热量进行预热收集,存在可利用余热的锅炉,如专利号CN202121954309.6公开了一种可利用余热的节能型锅炉,其中在炉体外部设置蓄热机构,通过蓄热黏土对炉体外部余热进行收集,并在蓄热黏土中设置螺旋状的水液套架,向水液套架中通入水,通过蓄热黏土中的热量对水液套架中的水进行加热,使水可以受热输出,达到对炉体余热利用的目的,但是其中设置的水液套架为螺旋状排布,且仅设置有一组进水口与出水口,在输入水时,水只能沿水液套架一端进入,并在水液套架中螺旋移动,对蓄热黏土中的热量进行吸收,但是由于水是沿螺旋状移动对蓄热黏土中热量进行吸收,在水移动过程中,水温逐渐增加,当水移动至水液套架后段时,水温升到一定温度,便会降低对后段蓄热黏土中热量的吸收量,导致蓄热黏土后段向空气中散发的热量较多,造成余热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主体,所述锅炉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腿,所述锅炉主体正面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锅炉主体的外部套装有蓄热箱体,且蓄热箱体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水机构,所述蓄热箱体上位于第一导水机构的对立侧设置有第二导水机构,所述第一导水机构与第二导水机构之间设置有位于蓄热箱体内部的若干吸热管,所述蓄热箱体的内部填充有蓄热填料。
[0006]优选的,所述锅炉主体外部的下方焊接有与蓄热箱体配合的限位环,所述蓄热箱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环。
[0007]优选的,所述蓄热箱体内圈的上下侧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蓄热箱体内圈与锅炉主体外壁之间填充有导热填料。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水机构、第二导水机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导水机构、第二导水机构镜像分布于吸热管两端,所述第一导水机构包括连接管、导水管、分散歧管、保温套。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导水管固定连通、另一端焊接有连接法兰,所述导水管上固定连通有若干分散歧管,所述分散歧管与吸热管数量相同,且分散歧管远离导水管的一端与吸热管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导水管以及分散歧管位于蓄热箱体外侧的部分包裹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的厚度为0.5

1cm。
[0011]优选的,所述蓄热箱体的外表面胶接铺设有保温棉,且保温棉的厚度为1

2cm。
[001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通过蓄热填料对锅炉主体表面余热进行吸收并蓄积,沿第一导水机构输入水,并使水经过吸热管沿第二导水机构输出,当水在吸热管内部流动时,可对蓄热填料中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对锅炉主体表面余热的利用,同时各个吸热管相对独立,缩短水在蓄热箱体内部的行程,保证水可对蓄热填料中蓄积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提高对锅炉主体表面余热的利用效果。
[0014]2、该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通过在第一导水机构、第二导水机构中均设置保温套,在对余热利用后,可通过保温套对升温后的水进行防护,防止热量散失,且在蓄热箱体外部铺设保温棉,当蓄热填料对热量吸收后,可防止热量散失,进一步提高余热利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整体组合后的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蓄热箱体剖面的示意图;
[0018]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蓄热箱体顶部的示意图;
[0019]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吸热管连接的示意图;
[0020]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进水机构的示意图。
[0021]图中:1、锅炉主体;2、支撑腿;3、控制箱;4、蓄热箱体;5、密封环;6、限位块;7、导热填料;8、第一导水机构;81、连接管;82、导水管;83、分散歧管;84、保温套;9、第二导水机构;10、吸热管;11、限位环;12、蓄热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主体1,锅炉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腿2,锅炉主体1正面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控制箱3,锅炉主体1的外部套装有蓄热箱体4,且蓄热箱体4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水机构8,蓄热箱体4上位于第一导水机构8的对立侧设置有第二导水机构9,沿第一导水机构8输入水,并使水经过吸热管10沿第二导水机构9输出,当水在吸热管10内部流动时,可对蓄热填料12中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对锅炉主体1表面余热的利用,第一导水机构8与
第二导水机构9之间设置有位于蓄热箱体4内部的若干吸热管10,各个吸热管10相对独立,缩短水在蓄热箱体4内部的行程,保证水可对蓄热填料12中蓄积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蓄热箱体4的内部填充有蓄热填料12,通过蓄热填料12对锅炉主体1表面余热进行吸收并蓄积,降低热量的散失量,锅炉主体1外部的下方焊接有与蓄热箱体4配合的限位环11,通过限位环11对蓄热箱体4进行支撑,保证了蓄热箱体4安装后的稳定性,蓄热箱体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环5,密封环5通过螺钉安装于蓄热箱体4顶部,可对蓄热箱体4顶部进行密封。
[0024]请参阅图2、3,蓄热箱体4内圈的上下侧均设置有限位块6,通过限位块6对蓄热箱体4进行限制,可使蓄热箱体4内圈与锅炉主体1外侧具有移动间距,为导热填料7预留填充空间,蓄热箱体4内圈与锅炉主体1外壁之间填充有导热填料7,锅炉主体1表面的余热沿导热填料7传导至蓄热箱体4内部,提高热量传导效果,连接管81、导水管82以及分散歧管83位于蓄热箱体4外侧的部分包裹有保温套84,保温套84的厚度为0.5

1cm,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锅炉主体(1),所述锅炉主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腿(2),所述锅炉主体(1)正面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主体(1)的外部套装有蓄热箱体(4),且蓄热箱体(4)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水机构(8),所述蓄热箱体(4)上位于第一导水机构(8)的对立侧设置有第二导水机构(9),所述第一导水机构(8)与第二导水机构(9)之间设置有位于蓄热箱体(4)内部的若干吸热管(10),所述蓄热箱体(4)的内部填充有蓄热填料(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主体(1)外部的下方焊接有与蓄热箱体(4)配合的限位环(11),所述蓄热箱体(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环(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箱体(4)内圈的上下侧均设置有限位块(6),所述蓄热箱体(4)内圈与锅炉主体(1)外壁之间填充有导热填料(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锅炉余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志强郑召瑾张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中材节能余热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