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和沉降距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533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和沉降距测量方法。该沉降距测量装置包括容器、输送机构和搅拌机构,容器用于容纳混凝土浆体,输送机构用于向所述容器内的混凝土浆体内部充入泡沫以形成泡沫混凝土浆体,搅拌机构用于在充入泡沫过程中对混凝土浆体进行搅拌。通过直接在容器内制备得到泡沫混凝土浆体,使得泡沫混凝土浆体的完整沉降过程发生在容器内,可以测量得到更加准确的沉降距,尤其是可提高水化放热量大的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试准确性。测试准确性。测试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和沉降距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检测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和沉降距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泡沫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基料,加入水、外加剂及掺合料、发泡剂拌合后,经养护而成的含有大量、独立、微小、均匀分布气孔的轻质混凝土材料。泡沫混凝土由于轻质、保温优良等特点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
[0003]评价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包括:孔结构、料浆的稳定性、干燥收缩、粉化等,其中料浆的稳定性是尤为关键的指标,它影响了泡沫混凝土内部孔结构、力学、热工等性能。而料浆的稳定性可由沉降距来表示。对于硅酸盐水泥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试,可根据标准《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JC/T 2199

2013规定:在60s内装满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钢模,刮平泡沫料浆,静置,待泡沫混凝土固化后测量料浆凹面最低点与模具上平面之间的距离。泡沫混凝土料浆的计算公式如下:
[0004][0005]其中,h表示泡沫混凝土料浆的沉降距(%),H1表示料浆凹面最低点与模具上平面之间的距离(mm),H0表示立方体模具高(mm)。
[0006]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而言,由于浆体凝结硬化时间较长,在初凝阶段强度发展缓慢,气孔结构稳定性差、易塌陷,因此可以用上述方法测试沉降距。但对于自身水化放热量大的混凝土,例如镁水泥泡沫混凝土,由于其自身水化放热大,是普通硅酸混凝土的1.5

2倍,镁水泥材料10小时的水化放热量约150J/>·
g
‑1,硅酸盐水泥材料10小时的水化放热量约100J
·
g
‑1。氧化镁颗粒与水接触发生物理吸附,迅速放热,在加水后2~3min就能达到第一个放热峰,初始水化放热促使浆体凝结硬化时间较短。虽然初始水化放热持续的时间较短,但是在这一阶段泡沫混凝土内气泡壁已经初步搭建完成,泡沫混凝土趋于稳定状态,采用物理发泡方法的镁水泥泡沫混凝土不易坍塌和下沉,即采用上述方法测试到H1并不能反应出镁水泥泡沫混凝土真实的沉降结果。因此,利用上述测试方法并不能测试出镁水泥泡沫混凝土的真实沉降距。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水化放热量大的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实现更加准确地测量。
[0008]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装置,所述沉降距测量装置包括:
[0009]容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混凝土浆体;
[0010]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向所述容器内的混凝土浆体内部充入泡沫以形成泡沫混凝土浆体;
[0011]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对在充入泡沫过程中对混凝土浆体进行搅拌。
[0012]可选地,所述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体积刻度线。
[0013]可选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泡沫,所述导管的输出端用于伸入于所述容器内且用于向混凝土浆体内部充入泡沫。
[0014]可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所述搅拌叶片用于设置在容器内且用于搅拌混凝土浆体。
[0015]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容器的上方,所述搅拌杆自所述容器的上方向下伸入到所述容器的内部。
[0016]可选地,所述容器为具有体积刻度线的烧杯。
[0017]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方法,所述沉降距测量方法包括:
[0018]往容器内注入混凝土浆体;
[0019]利用搅拌机构搅拌混凝土浆体,并利用输送机构向混凝土浆体内充入泡沫,以形成泡沫混凝土浆体;
[0020]控制输送机构停止充入泡沫并静置预定时长;
[0021]获取静置预定时长开始时泡沫混凝土浆体的初始体积,以及获取静置预定时长结束时获取泡沫混凝土浆体的沉降体积;
[0022]根据所述初始体积和所述沉降体积计算得到沉降距。
[0023]可选地,所述沉降距测量方法还包括:
[0024]在静置预定时长内继续利用搅拌机构搅拌泡沫混凝土浆体。
[0025]可选地,所述容器的侧壁设置有体积刻度线;
[0026]所述获取静置预定时长开始时泡沫混凝土浆体的初始体积为:在停止充入泡沫时,读取泡沫混凝土浆体的上表面所对应的体积刻度值;
[0027]所述获取静置预定时长结束时获取泡沫混凝土浆体的沉降体积的方法为:达到静置预定时长后,读取泡沫混凝土浆体的上表面所对应的体积刻度值。
[0028]可选地,所述沉降距测量方法还包括:
[0029]当泡沫混凝土浆体的体积增大至预定体积时,控制输送机构停止充入泡沫。
[0030]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和沉降距测量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31]通过直接在容器内制备得到泡沫混凝土浆体,使得泡沫混凝土浆体的完整沉降过程发生在容器内,可以测量得到更加准确的沉降距,尤其是可提高水化放热量大的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试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装置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5]在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之前,首先简单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构思:现有技术的测试方法无法对水化放热量大的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进行准确地测量,为此,本申请提供的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和沉降距测量方法,通过输送机构向容器内的混凝土浆体中充入泡沫,并在充入过程中充分搅拌混凝土浆体,以使混凝土浆体与泡沫能充分混入,形成泡沫混凝土浆体,停止充入泡沫并静置预定时长,通过测量静置预定时长开始时初始体积和结束时的沉降体积,即可计算得到沉降距。
[0036]其中,如果采用现有标准方法来测量水化放热量大的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首先需要将制备好的泡沫混凝土浆体注入到钢模并刮平泡沫混凝土浆体,在注入、刮平过程中,泡沫混凝土浆体已经基本完成了沉降,在静置过程,泡沫混凝土浆体几乎不在发生沉降,因此最终测试到的沉降距也是不准确的(远小于真实的沉降距)。本实施例的装置和方法实质上是直接在容器内制备得到泡沫混凝土浆体,在静置过程中,泡沫混凝土浆体的沉降过程为真实的沉降过程,此时测到的沉降距可认为是真实的沉降距,因此提高了测试准确性。
[003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和沉降距测量方法不仅适用于水化放热量大的泡沫混凝土,对于水化放热量小的泡沫混凝土也同样适用。
[0038]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的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包括容器10、输送机构20和搅拌机构30,容器10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混凝土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距测量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混凝土浆体;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向所述容器内的混凝土浆体内部充入泡沫以形成泡沫混凝土浆体;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在充入泡沫过程中对混凝土浆体进行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体积刻度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泡沫,所述导管的输出端用于伸入于所述容器内且用于向混凝土浆体内部充入泡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搅拌杆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搅拌叶片连接,所述搅拌叶片用于设置在容器内且用于搅拌混凝土浆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容器的上方,所述搅拌杆自所述容器的上方向下伸入到所述容器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降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具有体积刻度线的烧杯。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新董金美常成功文静肖学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