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于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防浮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16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沉管灌注桩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运用于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防浮施工结构,包括桩靴和钢筋笼,桩靴具有朝上开口的容纳部,容纳部的底部设有多个桩靴倒钩,桩靴倒钩包括连接部、倒钩部和钩杆,连接部固定连接在容纳部的底部,钩杆朝上延伸布置;钢筋笼的底端插设于容纳部,钢筋笼的底端设有网格架,倒钩部勾住网格架。通过在桩靴内设置多个桩靴倒钩,在钢筋笼的底端加设网格架,在安放钢筋笼时使钢筋笼底部的网格架与桩靴上的桩靴倒钩相钩连,一旦出现钢筋笼受力上浮的情况时,套管底的桩靴通过桩靴倒钩将钢筋笼牢固钩挂,有效抵消钢筋笼受到的向上顶托力,从而防止钢筋笼上浮,避免了因钢筋笼上浮导致灌注桩的桩身质量受到影响。的桩身质量受到影响。的桩身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用于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防浮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沉管灌注桩施工的
,具体而言,涉及运用于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防浮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沉管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与设计桩径相配套的套管和预制桩靴,套管的端部套入预制桩靴后,将套管沉入地层中;当套管达到设计标高后,再在套管内吊放钢筋笼、灌注桩身混凝土,最后拔出套管成桩。
[0003]现有技术中,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套管内的钢筋笼重量较轻,受混凝土灌注时的向上回顶作用(如图1所示),以及拔套管时套管的底边起刃内卷挂笼等因素影响,在桩身混凝土灌注或拔管时,当套管内的钢筋笼受到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时,在拔出套管时易出现钢筋笼上浮的情况,通常会出现钢筋笼的上端高出地面一截的情况。钢筋笼出现上浮后,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将上浮部分切割,如将高出地面的部分切割,但是钢筋笼切割后使得桩身配筋结构发生了变化,会影响桩身质量,造成修改设计方案,或报废后进行补桩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运用于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防浮施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运用于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防浮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靴和钢筋笼,所述桩靴具有朝上开口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底部设有多个桩靴倒钩,所述桩靴倒钩包括位于底端的连接部、位于顶端的倒钩部和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倒钩部之间的钩杆,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容纳部的底部,所述钩杆朝上延伸布置;所述钢筋笼的底端插设于所述容纳部,所述钢筋笼的底端设有网格架,所述倒钩部勾住所述网格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防浮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靴包括朝下突出的锥形底和设于所述锥形底的边缘的管接部,所述管接部包括圆环状的承台,所述承台的内边缘设有朝上突出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和所述锥形底的内部空间共同形成了所述容纳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用于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防浮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底的下底面设有多个加强条,多个所述加强条的一端相交于所述锥形底的锥尖位置,多个所述加强条的另一端沿着所述锥形底的下底面朝向所述承台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用于沉管灌注桩的钢筋笼防浮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架包括纵向条和横向条,所述纵向条和所述横向条相互垂直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斌沈农运张明民肖杨兵张强王通聂长贺章建新叶青张奔廖煌承陈武欢元丹仪何培佳左向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