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管及手持式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504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领域,公开一种吸尘管及手持式吸尘器,包括管体,管体内设置有刮料环件,刮料环件的内壁设置有可膨胀或收缩的变径气囊,在管体外壁与刮料环件之间设置有联动驱动机构,联动驱动机构包括于管体外壁上沿管体的轴向嵌入滑移设置的滑动部件和牵拉组件,牵拉组件包括呈柔性管体状的第一牵拉件和呈柔性实体状的第二牵拉件,第一牵拉件和第二牵拉件位于刮料环件和滑动部件的两端且分别与两者固定连接,滑动部件具备与第一牵拉件连通的储气腔,滑动部件上设置有将储气腔内的气体充入变径气囊内或将变径气囊内的气体抽出的充放气机构,该吸尘管借助联动驱动机构,既能够实现对管体内壁脏物的剥离和刮除,又能够辅助调节吸尘器的抽力。调节吸尘器的抽力。调节吸尘器的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尘管及手持式吸尘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管及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原理为:在手持式吸尘器的“头部”安装有电动抽风机,抽风机的转轴上设置有叶轮,抽风机在高速转动中产生吸力和压力,空气自手持式吸尘器的吸尘端高速吸入并自“头部”高速排出,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
[0003]公告号为CN2189431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手持吸尘器,包括地刷头、长接管(吸尘管)和手持主体,手持主体的两端分别为吸口座和出风体,长接管的两端分别与地刷头和吸口座可拆卸密封连接,手持主体内设置有抽风机以及过滤组件。
[0004]地刷头对底面脏物的吸附风力取决于吸尘管端部的抽吸力,现有的抽吸力仅能通过抽风机转速的改变实现调节;此外,吸尘管的长度大于50厘米,经过吸尘管的脏物若具备一定的吸附性或呈流体或半流体状,就会粘附在吸尘管上,吸尘管由于其长度和管径的原因,对于一些黏腻的附着物存在接触困难且清除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的手持式吸尘器的抽吸力仅能由抽风机控制且吸尘管内部附着物接触困难且清除不便的缺点,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能够辅助调节抽吸力且便于清理内壁吸附物的吸尘管。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吸尘管,包括管体,管体内设置有一可沿管体的轴向往复移动的刮料环件,刮料环件的内壁设置有一可膨胀或收缩的变径气囊,在管体外壁与刮料环件之间设置有可实现刮料环件沿管体轴向滑动进行刮料或驱使变径气囊充气或放气的联动驱动机构,联动驱动机构包括于管体外壁上沿管体的轴向嵌入滑移设置的滑动部件和牵拉组件,牵拉组件包括呈柔性管体状的第一牵拉件和呈柔性实体状的第二牵拉件,第一牵拉件和第二牵拉件位于刮料环件和滑动部件的两端且分别与两者固定连接,滑动部件具备与第一牵拉件连通的储气腔,滑动部件上设置有将储气腔内的气体充入变径气囊内或将变径气囊内的气体抽出的充放气机构。
[0008]采用上述方案,吸尘管内部设置刮料环件,刮料环件内壁设置变径气囊,设置的联动驱动机构,仅需滑移滑动部件就能带动牵拉组件能够实现刮料环件沿管体轴向往复移动,刮料环件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对管体内壁脏物的刮除,并且,刮料环件移动至管体两端的最大行程时,刮料环件靠近管体的端部,这种设计,既便于排出管体内的脏物,又便于用户接触刮料环件并对其进行清理;同时,联动驱动机构还能够利用滑动部件上的充放气机构通过第一牵拉件实现对变径气囊内部充气或抽气,变径气囊的膨胀或缩小,可改变地刷头对地面脏物的抽力,气囊膨胀后的内部口径越小,则,抽力越大,故,该吸尘管借助联动驱动机构,既能够实现对管体内壁脏物的剥离和刮除,又能够辅助调节吸尘器的抽力。
[0009]作为优选,滑动部件包括套设于管体外的储气滑套以及于储气滑套内壁对称凸设的滑块,储气腔呈环状分布于储气滑套和滑块内,在管体的外壁上沿管体的轴向对称设置有两可供滑块嵌入滑移的滑槽,第一牵拉件和第二牵拉件对称设置有两组。
[0010]采用上述方案,储气滑套与滑块形成滑动部件,储气腔位于两者内部,通过充放气机构实现变径气囊的膨胀或缩小;通过滑动部件的移动实现对管体内壁脏物的剥离和刮除。
[0011]作为优选,充放气机构包括密封移动于储气腔内的环形活塞、与环形活塞连接的驱动环以及与驱动环转动连接的驱动套,驱动套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储气滑套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001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驱动套的正转或反转,带动环形活塞向储气腔底部靠近或远离,实现对变径气囊的充气或放气,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能够控制变径气囊的充放气量。
[0013]作为优选,管体包括两端密封连接的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存在可供牵拉组件穿过的配合间隙,滑槽设置在外管上,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随着牵拉组件的移动始终保持内管内部处于密封状态的配合结构。
[0014]采用上述方案,管体设置成内管和外管,牵拉组件穿设在内管内部以及内管和外管的间隙之间,并通过配合结构阻隔内管和外管,当外管分别与手持主体以及地刷头连接时,内管、地刷头以及手持主体之间能够形成密封的风道。
[0015]作为优选,配合结构包括在内管和外管的间隙处于滑槽相背的两端设置的隔绝板,隔绝板上设置有可供第一牵拉件或第二牵拉件密封穿过的过孔。
[0016]采用上述方案,隔绝板能够实现内管与外管的隔绝,同时供第一牵拉件或第二牵拉件密封穿插,随着第一牵拉件或第二牵拉件的滑移,内管、地刷头以及手持主体之间形成的风道始终处于密封状态。
[0017]作为优选,在内管内壁的两端对称开设有通槽,在通槽内设置有用于第一牵拉件或第二牵拉件换向且流畅移动的定滑轮,第一牵拉件或第二牵拉件一端与刮料环件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绕定滑轮后穿过过孔与滑块固定连接。
[0018]采用上述方案,定滑轮的设置能够改变第一牵拉件或第二牵拉件的方向,同时,减少第一牵拉件或第二牵拉件受到的摩擦力,提高两者移动的流畅性。
[0019]作为优选,刮料环件包括与内管内壁贴合滑移配合的滑动环,滑动环内壁的两端呈尖端朝外的刮刃状,滑动环内壁上平行间隔凸设有两固定环,变径气囊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环相对的一侧密封固定,第一牵拉件远离滑动部件的一端穿过固定环后与变径气囊固定连通设置。
[0020]采用上述方案,滑动环滑动时,其呈刮刃状的端部能够铲除内管内壁的脏物,以便脏物被吸入至手持主体内部,固定环的设置便于变径气囊的密封固定安装,同时便于第一牵拉件和第二牵拉件的固定安装,并实现第一牵拉件与变径气囊的连通设置。
[0021]作为优选,在滑动环上设置有提高滑动环滑动流畅性的滑动机构。
[0022]采用上述方案,滑动机构能够提高滑动环在内管内壁滑移的流畅性。
[0023]作为优选,滑动机构包括于滑动环外壁中部凹陷的环槽、于环槽上绕滑动环的周向间隔设置的配合槽以及转动设置于配合槽内且与内管内壁配合配合的滚轮。
[0024]采用上述方案,环槽的设置用于避空,以通过减少接触面积的方法减小滑动环滑动的摩擦力,还能驱使滚轮充分接触内管内壁,进一步提高滑动环滑动的流畅性。
[002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地刷头和手持主体,手持主体内设置有滤尘机构和抽风机,其在地刷头和手持主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吸尘管,吸尘管的管体两端分别与地刷头和手持主体过盈密封插接配合。
[0026]采用上述方案,将吸尘管与地刷头和手持主体连接后得到的手持式吸尘器,能够直接利用吸尘管调节抽吸力,能够便捷刮除吸尘管内壁吸附的脏物以便手持主体进行吸取,拆卸后,通过将内部的刮料环件移动至端部,能够直接对其进行清理,清理便捷。
[0027]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吸尘管内部设置刮料环件,刮料环件内壁设置变径气囊,设置的联动驱动机构,仅需滑移滑动部件就能带动牵拉组件能够实现刮料环件沿管体轴向往复移动,刮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管体(1)内设置有一可沿管体(1)的轴向往复移动的刮料环件,刮料环件的内壁设置有一可膨胀或收缩的变径气囊(16),在管体(1)外壁与刮料环件之间设置有可实现刮料环件沿管体(1)轴向滑动进行刮料或驱使变径气囊(16)充气或放气的联动驱动机构,联动驱动机构包括于管体(1)外壁上沿管体(1)的轴向嵌入滑移设置的滑动部件(3)和牵拉组件,牵拉组件包括呈柔性管体状的第一牵拉件(5)和呈柔性实体状的第二牵拉件(6),第一牵拉件(5)和第二牵拉件(6)位于刮料环件和滑动部件(3)的两端且分别与两者固定连接,滑动部件(3)具备与第一牵拉件(5)连通的储气腔(7),滑动部件(3)上设置有将储气腔(7)内的气体充入变径气囊(16)内或将变径气囊(16)内的气体抽出的充放气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管,其特征在于:滑动部件(3)包括套设于管体(1)外的储气滑套(301)以及于储气滑套(301)内壁对称凸设的滑块(302),储气腔(7)呈环状分布于储气滑套(301)和滑块(302)内,在管体(1)的外壁上沿管体(1)的轴向对称设置有两可供滑块(302)嵌入滑移的滑槽(2),第一牵拉件(5)和第二牵拉件(6)对称设置有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尘管,其特征在于:充放气机构包括密封移动于储气腔(7)内的环形活塞(8)、与环形活塞(8)连接的驱动环(9)以及与驱动环(9)转动连接的驱动套(4),驱动套(4)内壁设置有内螺纹(401),储气滑套(301)的外壁设置有与内螺纹(401)配合的外螺纹(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尘管,其特征在于:管体(1)包括两端密封连接的内管(102)和外管(101),内管(102)和外管(101)之间存在可供牵拉组件穿过的配合间隙,滑槽(2)设置在外管(101)上,在内管(102)和外管(101)之间设置有随着牵拉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波陈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佰睿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