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煤工作面机尾电缆管线敷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489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机尾电缆管线敷设装置,包括铰接底座、液压油缸、铲煤板、电缆槽、挡煤板、斜撑杆;铰接底座和电缆槽均设置在采煤工作面机尾上,铰接底座左侧设置有铲煤板和挡煤板,铲煤板和挡煤板两者均由设置在铰接底座上的液压油缸驱动。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本新型对三角区内电缆、管线的有效保护,避免截割电缆造成停产事故的发生,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一体化设计和出厂制造,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装备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无需使用单位再进行现场加工制作和单独安装。2、本新型具备电缆、管线过渡敷设和三角区淤煤清理两大功能,两大功能区可集成制作,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拆分单独制作。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拆分单独制作。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拆分单独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煤工作面机尾电缆管线敷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电缆管线敷设
,具体是指一种采煤工作面机尾电缆管线敷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煤矿采煤工作面使用的电缆、高压胶管等管线,通常由回采顺槽经三角区拐弯过渡后,敷设至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电缆槽内进行使用。这些给工作面设备提供动力、信号的电缆、管线等通常采用在机尾安装万向单轨吊的方式进行悬空吊挂,或者将电缆、管线直接装入电缆夹,然后落地拖拽的形式实现三角区的过渡布置。
[0003]按照上述方式,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难免遇到单轨吊梁弯折、变形或采煤机截割电缆等情况,可靠性差,也不利于安全管理和生产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困难,提供一种采煤工作面机尾电缆管线敷设装置,针对上述缺陷,从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出发,以多功能集成的方式,提出一种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电缆、管线在三角区进行转弯过渡的需要,能够解决工作面三角区大量淤煤需要人工清理的问题,同时为设备厂家提供一种新的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机尾设计思路,能够实现刮板运输机机尾的一体化设计和制作,出厂及满足使用需求,无需使用单位再进行现场改制和安装。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采煤工作面机尾电缆管线敷设装置,包括铰接底座、液压油缸、铲煤板、电缆槽、挡煤板、斜撑杆;
[0007]铰接底座和电缆槽均设置在采煤工作面机尾上,且电缆槽固定设置在铰接底座上,铰接底座左侧设置有铲煤板和挡煤板,铲煤板和挡煤板两者均由设置在铰接底座上的液压油缸驱动。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09]1、本新型对三角区内电缆、管线的有效保护,避免截割电缆造成停产事故的发生,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一体化设计和出厂制造,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装备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无需使用单位再进行现场加工制作和单独安装。
[0010]2、本新型具备电缆、管线过渡敷设和三角区淤煤清理两大功能,两大功能区可集成制作,也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拆分单独制作。
[0011]3、本新型衍生的装置结构可调,灵活性强,适用性高,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直接使用电缆吊挂钩吊挂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加工了可伸缩式万向单轨吊车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将电缆落地装入电缆夹中,留出余量后进行拖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的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8]如图所示:1、铰接底座;2、支撑柱;3、底座铰接销;4、液压油缸;5、液压油缸;6、电缆槽;7、挡煤板;8、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一种采煤工作面机尾电缆管线敷设装置,包括铰接底座1、液压油缸4、铲煤板5、电缆槽6、挡煤板7、斜撑杆8;
[0022]铰接底座1和电缆槽6均设置在采煤工作面机尾上,铰接底座1与采煤工作面机尾之间通过底座铰接销3铰接,且电缆槽6通过支撑柱2固定设置在铰接底座1上,铰接底座1左侧设置有铲煤板5和挡煤板7,铲煤板5和挡煤板7两者均由设置在铰接底座1上的液压油缸4驱动,所述挡煤板7与铰接底座1之间通过斜撑杆8固定连接。
[0023]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承载架为一体式设计,内部结构稳定,性能良好,铰接底座1和电缆槽6两者均与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机尾铰接,能够适应巷道底板坡度变化;靠近工作面侧设置挡煤板7和铲煤板5,通过液压油缸4驱动,将三角区淤积的浮煤推至端头采煤机滚筒工作范围内,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0024]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工作面机尾电缆管线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底座(1)、液压油缸(4)、铲煤板(5)、电缆槽(6)、挡煤板(7)、斜撑杆(8);铰接底座(1)和电缆槽(6)均设置在采煤工作面机尾上,且电缆槽(6)固定设置在铰接底座(1)上,铰接底座(1)左侧设置有铲煤板(5)和挡煤板(7),铲煤板(5)和挡煤板(7)两者均由设置在铰接底座(1)上的液压油缸(4)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进张东海殷培东卢井洋李有田
申请(专利权)人: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