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73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涉及针织布料相关领域,包括针织布本体,通过表面防水涂料和复膜表层为针织布本体整体提供表面防水效果,并通过亲水棉层对复膜表层渗入的湿气进行吸附,并通过防潮裹层为吸湿棉层和亲水棉层的湿气进行隔离动作,然后抗菌层降低防水表层处蓄湿而产生菌类的现象,并通过热量传递给隔热纤维层进行干燥动作,并通过冰丝纤维的材料特性而加速隔热纤维层的散热效果,再通过蜡线为汗液进行防水效果,并通过涤纶和分叉头的蜡层和分叉张力对汗液或者水分进行隔离,从而使第一抗菌线和第二抗菌线保持干燥持续进行抗菌动作,提高隔水隔汗效果,进而提高针织布的穿戴舒适度。针织布的穿戴舒适度。针织布的穿戴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布料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和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因此,针织布被大范围应用在服装、家居用品等行业。
[0003]现有的布料大都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或者隔水性,却并不能够很好的透气和干燥,从而导致在潮湿的布料中滋生出大量细菌;同时现有布料的隔热效果较差,也容易经过长时间的水洗后容易因布料纤维受损而导致抗菌等功效减弱,进而影响该布料的防水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该装置包括针织布本体;
[0006]所述针织布本体包括:表面防水涂料,所述针织布本体顶部表面设有表面防水涂料;复膜表层,所述表面防水涂料涂抹设置在复膜表层顶部表面;防水表层,所述复膜表层底部压合设置有防水表层;抗菌层,所述防水表层底部压合设置有起到抗菌作用的抗菌层;隔热夹层,所述抗菌层底部设有隔热夹层;抗静电夹层,所述隔热夹层底部编织固定有抗静电夹层;防水里层,所述抗静电夹层底部设有防水里层。
[0007]优选的,所述防水表层包括:亲水棉层,所述复膜表层底部压合设置有亲水棉层;吸湿棉层,所述亲水棉层底部交织固定有吸湿棉层;防潮裹层,所述吸湿棉层底部交织固定有隔湿作用的防潮裹层。
[0008]优选的,所述隔热夹层包括:隔热涂层,所述防潮裹层底部涂抹有起到隔热作用的隔热涂层;隔热纤维层,所述隔热涂层设置在隔热纤维层顶侧;冰丝纤维,所述隔热纤维层内部交织固定有冰丝纤维;散热间隙,所述隔热纤维层和冰丝纤维交织缝隙设为散热间隙。
[0009]优选的,所述防水里层包括:第一抗菌线,所述隔热纤维层底部交织编成有第一抗菌线;第二抗菌线,所述第一抗菌线外侧与第二抗菌线外侧交织成网;涤纶,所述第一抗菌线和第二抗菌线外侧均与涤纶相接触;蜡线,所述涤纶缠绕设置在蜡线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蜡线外侧的涤纶外侧设置有分叉头,且该分叉头呈Y字形状。
[0011]优选的,所述亲水棉层和防潮裹层呈平行关系,且亲水棉层和防潮裹层的纤维分别与吸湿棉层纤维插空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隔热纤维层通过隔热纤维编织成网,且该隔热纤维分别与冰丝纤维穿插交织。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4]本技术所述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通过表面防水涂料和复膜表层为针织布本体整体提供表面防水效果,并通过亲水棉层对复膜表层渗入的湿气进行吸附,并通过防潮裹层为吸湿棉层和亲水棉层的湿气进行隔离动作,然后抗菌层降低防水表层处蓄湿而产生菌类的现象,并通过热量传递给隔热纤维层进行干燥动作,并通过冰丝纤维的材料特性而加速隔热纤维层的散热效果,再通过蜡线为汗液进行防水效果,并通过涤纶和分叉头的蜡层和分叉张力对汗液或者水分进行隔离,从而使第一抗菌线和第二抗菌线保持干燥持续进行抗菌动作,提高隔水隔汗效果,进而提高针织布的穿戴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针织布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防水里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涤纶和蜡线以及分叉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针织布本体

1、表面防水涂料

11、复膜表层

12、防水表层

13、抗菌层

14、隔热夹层

15、抗静电夹层

16、防水里层

17、亲水棉层

131、吸湿棉层

132、防潮裹层

133、隔热涂层

151、隔热纤维层

152、冰丝纤维

153、散热间隙

154、第一抗菌线

171、第二抗菌线

172、涤纶

173、蜡线

174、分叉头

17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的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1;
[0025]针织布本体1包括表面防水涂料11,针织布本体1顶部表面设有表面防水涂料11,表面防水涂料11涂抹设置在复膜表层12顶部表面,通过表面防水涂料11为复膜表层12提供装饰和防水效果,复膜表层12底部压合设置有防水表层13,防水表层13底部压合设置有起到抗菌作用的抗菌层14,通过抗菌层14为防水表层13提供抗菌,抗菌层14底部设有隔热夹
层15,隔热夹层15底部编织固定有抗静电夹层16,抗静电夹层16底部设有防水里层17。
[0026]防水表层13包括亲水棉层131,复膜表层12底部压合设置有亲水棉层131,通过亲水棉层131为复膜表层12提供吸湿效果,亲水棉层131底部交织固定有吸湿棉层132,吸湿棉层132底部交织固定有隔湿作用的防潮裹层133,通过防潮裹层133提高防潮效果,亲水棉层131和防潮裹层133呈平行关系,且亲水棉层131和防潮裹层133的纤维分别与吸湿棉层132纤维插空设置。
[0027]隔热夹层15包括隔热涂层151,防潮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包括针织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本体(1)包括:表面防水涂料(11),所述针织布本体(1)顶部表面设有表面防水涂料(11);复膜表层(12),所述表面防水涂料(11)涂抹设置在复膜表层(12)顶部表面;防水表层(13),所述复膜表层(12)底部压合设置有防水表层(13);抗菌层(14),所述防水表层(13)底部压合设置有起到抗菌作用的抗菌层(14);隔热夹层(15),所述抗菌层(14)底部设有隔热夹层(15);抗静电夹层(16),所述隔热夹层(15)底部编织固定有抗静电夹层(16);防水里层(17),所述抗静电夹层(16)底部设有防水里层(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表层(13)包括:亲水棉层(131),所述复膜表层(12)底部压合设置有亲水棉层(131);吸湿棉层(132),所述亲水棉层(131)底部交织固定有吸湿棉层(132);防潮裹层(133),所述吸湿棉层(132)底部交织固定有隔湿作用的防潮裹层(1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水隔热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夹层(15)包括:隔热涂层(151),所述防潮裹层(133)底部涂抹有起到隔热作用的隔热涂层(151);隔热纤维层(152),所述隔热涂层(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杰王宽矿
申请(专利权)人:一胜百福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