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连接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65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连接器模块,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该连接器提高了连接效果的稳定性,具有连接可靠、性能稳定可靠的优点。该连接器包括基座和多个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U形压紧件、U形连接件、U形支撑件和对接连接件;U形支撑件的底部设有勾片,对接连接件上有限位凸起;基座的插接腔有四方限位部,U形支撑件和四方限位部之间的限位配合构成导电端子与基座之间的四方限位配合;插接腔内设置止位挡台,限位凸起和止位挡台之间的限位配合构成导电端子与基座之间的前方限位配合;插接腔上设限位弹性臂,勾片和限位弹性臂之间的限位配合构成导电端子与基座之间的后方限位配合。合构成导电端子与基座之间的后方限位配合。合构成导电端子与基座之间的后方限位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连接器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有交通、通信、网络、IT、医疗、家电等,这些应用领域的产品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及其市场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连接器的发展。连接器是一种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且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在一些应用领域,例如在汽车内部的电连接应用时,往往对线束和导电端子的稳定连接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应用环境中如何精简结构且获得稳定的连接效果,则成为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连接器模块,该连接器提高了连接效果的稳定性,具有连接可靠、性能稳定可靠的优点。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基座和多个导电端子。该多个导电端子设置在基座内,且沿基座的宽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导电端子包括底部依次连接在一起的U形压紧件、U形连接件和U形支撑件。U形支撑件的底部为平面结构,U形支撑件的竖直部分垂直于U形支撑件的底部,U形支撑件的竖直部分的顶面为与U形支撑件的底部平行的平面结构;U形支撑件的底部的外侧设有勾片,勾片朝向U形压紧件所在的方向。导电端子还包括与U形支撑件连接的对接连接件,对接连接件靠近U形支撑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基座内设有与导电端子相配合的插接腔,插接腔内对应U形支撑件处设置四方限位部,U形支撑件和四方限位部之间的限位配合构成导电端子与基座之间的四方限位配合;插接腔内对应限位凸起处设置止位挡台,限位凸起和止位挡台之间的限位配合构成导电端子与基座之间的前方限位配合;插接腔上对应勾片处设置限位弹性臂,勾片和限位弹性臂之间的限位配合构成导电端子与基座之间的后方限位配合。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端子为一体成型结构,U形压紧件和U形连接件的底部为弧形结构。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U形连接件的底部的内壁表面被配置为凹凸面。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起的顶端为圆角结构。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接连接件配置为针状结构的插针,插针远离U形支撑件的端部被配置成斜角结构。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的插接腔对应,在导电端子插入插接腔内的过程中,勾片的经过处设置勾片避让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两部分,基座的插接腔贯穿基座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连接在一起的U形压紧件、U形连接件和U形支撑件设置在基座的插接腔对应基座的后端部的空间内,且该空间为独立空间;对接连接件设置在基座的插
接腔对应基座的前端部的空间内,且该空间为贯通空间。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前端部的两侧壁上均设有贯通开口的定位剖槽;当连接器与预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时,定位剖槽用于与预对接连接器上的定位凸条定位配合。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前端部的外壁上开设有限位框;当连接器与预对接连接器相互对接时,限位框用于与预对接连接器上的定位凸块定位配合。
[0014]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在导电端子与基座之间设置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六个方位的限位配合,以防导电端子相对于基座晃动、转动和前后位移,以此可以保证导电端子与基座的连接紧凑,进而可使得连接器连接可靠、性能稳定可靠。
[001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块,该连接器模块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对接连接器与该连接器的对接连接件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提供的对接连接器沿B

B'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00

连接器;1

基座;11

插接腔;111

四方限位部;112

止位挡台;113

限位弹性臂;114

勾片避让部;12

基座的前端部;121

定位剖槽;122

限位框;13

基座的后端部;2

导电端子;21

U形压紧件;22

U形连接件;23

U形支撑件;231

U形支撑件的底部;232

U形支撑件的竖直部分;233

U形支撑件的竖直部分的顶面;234

勾片;24

对接连接件/插针;241

限位凸起;242

插针的端部;200

连接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
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5]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6]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在所述基座内,沿所述基座的宽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底部依次连接在一起的U形压紧件、U形连接件和U形支撑件;所述U形支撑件的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U形支撑件的竖直部分垂直于所述U形支撑件的底部,所述U形支撑件的竖直部分的顶面为与所述U形支撑件的底部平行的平面结构;所述U形支撑件的底部的外侧设有勾片,所述勾片朝向所述U形压紧件所在的方向;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与所述U形支撑件连接的对接连接件,所述对接连接件靠近所述U形支撑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基座内设有与所述导电端子相配合的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内对应所述U形支撑件处设置四方限位部,所述U形支撑件和所述四方限位部之间的限位配合构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四方限位配合;所述插接腔内对应所述限位凸起处设置止位挡台,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止位挡台之间的限位配合构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前方限位配合;所述插接腔上对应所述勾片处设置限位弹性臂,所述勾片和所述限位弹性臂之间的限位配合构成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后方限位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U形压紧件和所述U形连接件的底部为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连接件的底部的内壁表面被配置为凹凸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