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灯控制方法及呼吸灯技术

技术编号:388447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灯控制方法及呼吸灯,涉及呼吸灯技术领域,在运行睡眠引导模式前,先运行呼吸跟随模式,使控制灯的明暗频率自动同步用户的呼吸频率,在此模式下,一方面能够为用户预留时间进行平复情绪,使得在运行睡眠引导模式时,用户的呼吸频率尽可能趋于正常静止时的呼吸频率,另一方面,用户具有一定时间习惯灯的明暗频率与自己的呼吸频率的同步性;此后,再在运行睡眠引导模式时,通过将灯的明暗频率降低的方式,而引导用户的呼吸频率进行跟随性降低,整个引导过程更平缓,更易成功引导用户的呼吸频率降低,用户的呼吸频率降低后,更易入眠。更易入眠。更易入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灯控制方法及呼吸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灯
,具体为一种根据用户的呼吸频率进行灯的明暗频率调节的呼吸灯控制方法及呼吸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通过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监测人体特征的技术已非常成熟,通过雷达所监测到的人体特征从而开发出的产品也较多。
[0003]比如人员安全检测器,如专利号为202011058179.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室内人员安全一体化监测方法”,提出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姿态检测算法和坐标定位,实现了站立、坐姿和跌倒的三种行为判断,通过加入预警和跌倒判断条件,更加提升了跌倒检测准确率,为实现一体化监测提供了基础。利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安全数据监测和坠床检测算法,并提供了超阈报警机制,实现在发生危险时快速报警的同时减少误判率。使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实现心跳呼吸和行为姿态的监测判断,为房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安全保障。
[0004]又比如呼吸灯,如申请号为202111144389.3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氛围灯控制方法”,通过超带宽射频信号获取用户的心率信息;根据所述心率信息调整所述用户所在的环境中氛围灯的工作状态。使得氛围灯的工作状态能够与用户体征状态实时呼应。
[0005]当呼吸灯作为室内灯使用的,如申请号为202211039909.9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生理监测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其旨在通过毫米波雷达所监测到的用户生理特征,去引导用户入眠。当通过控制呼吸灯单元启动诱导模式时,其提出“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光实现诱导功能”,以及提出“呼吸灯是指亮度先呈指数曲线上升然后再呈指数曲线下降的灯,通过呼吸灯的亮度变化可以引导用户的呼吸频率”。
[0006]但如何更具体地通过控制呼吸灯去引导用户入眠,则缺少更深入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灯控制方法,首先获取雷达对特定区域探测得到的回波信号,从该回波信号中提取特定区域中用户的特征数据,特征数据包括呼吸频率特征数据和姿势特征数据,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在探测到用户处于静止状态后,控制器进入呼吸跟随模式,控制灯的明暗频率自动同步用户的呼吸频率;在呼吸跟随模式下,当运行呼吸跟随模式超过第一时间阈值时和/或用户的呼吸频率低于第一频率阈值时,控制器进入睡眠引导模式,控制灯的明暗频率低于呼吸跟随模式下灯的明暗频率。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在睡眠引导模式下,当运行睡眠引导模式超过第二时间
阈值时和/或用户的呼吸频率低于第二频率阈值时,控制器进入预关机模式。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在预关机模式下,当用户的呼吸频率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低于变化阈值时,自动关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在呼吸跟随模式下,灯光的最大亮度不变;在睡眠引导模式下,灯光的最大亮度随灯的明暗频率降低而降低;在预关机模式下,灯光的最大亮度保持为运行睡眠引导模式前最后所调节得到的最大亮度。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在睡眠引导模式下,灯的明暗频率控制变化具体为:S1,按照运行睡眠引导模式前最后所获得的用户的呼吸频率M1次/分钟,控制灯的明暗频率为(M1

D1)次/每分钟,运行时间为T1,并计算得到T1时间内的平均呼吸频率M2次/每分钟或计算T1时间所得到的最低呼吸频率M2次/每分钟,在M2次/每分钟≤(M1

D1)次/每分钟时,运行步骤S2,或在M2次/每分钟>(M1

D1)次/每分钟时,继续运行步骤S1;S2,控制灯的明暗频率为(M2

D2)次/每分钟,运行时间为T2,并计算得到T2时间内的平均呼吸频率M3次/每分钟或计算T2时间所得到的最低呼吸频率M3次/每分钟,在M3次/每分钟≤(M2

D2)次/每分钟时,运行步骤S3,或在M3次/每分钟>(M2

D2)次/每分钟时,继续运行步骤S2;S3,控制灯的明暗频率为(M3

D3)次/每分钟,运行时间为T3,并计算得到T3时间内的平均呼吸频率M4次/每分钟或计算T3时间所得到的最低呼吸频率M4次/每分钟,在M4次/每分钟≤(M3

D3)次/每分钟时,运行步骤S4,或在M4次/每分钟>(M3

D3)次/每分钟时,继续运行步骤S2;......Sn,控制灯的明暗频率为(Mn

Dn)次/每分钟,运行时间为Tn,并计算得到Tn时间内的平均呼吸频率M(n+1)次/每分钟或计算Tn时间所得到的最低呼吸频率M(n+1)次/每分钟,在M(n+1)次/每分钟≤(Mn

Dn)次/每分钟时,运行步骤S(n+1),或在M(n+1)次/每分钟>(Mn

Dn)次/每分钟时,继续运行步骤Sn;其中,M(n+1)次/每分钟≤第二频率阈值时,控制器进入预关机模式和/或在睡眠引导模式下的总运行时间>第二时间阈值时,控制器进入预关机模式。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D1

Dn为递减式变化,T1

Tn的数值相同,或D1

Dn的数值相同,T1

Tn为递增式变化。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在呼吸跟随模式下,灯光的最大亮度不变;在睡眠引导模式下,灯光的最大亮度随灯的明暗频率降低而降低。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还设置有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与控制器为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雷达为60Ghz毫米波雷达。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灯,包括灯架,所述灯架上设置有灯体、控制器和雷达,并运行上述的控制方法。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运行睡眠引导模式前,先运行呼吸跟随模式,使控制灯的明暗频率自动同步用户的呼吸频率,在此模式下,一方面能够为用户预留时间进行平复情绪,使得在运行睡眠引导模式时,用户的呼吸频率尽可能趋于正常静止时的呼吸频率,另一方面,用户具有一定时间习惯灯的明暗频率与自己的呼吸频率的同步性;此后,再在运行睡眠引导模式时,通过将灯的明暗频率降低的方式,而引导用户的呼吸频率进行跟随性降低,整个引导过程更平缓,更易成功引导用户的呼吸频率降低,用户的呼吸频率降低后,更易入眠。
[00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获取雷达对特定区域探测得到的回波信号,从该回波信号中提取特定区域中用户的特征数据,特征数据包括呼吸频率特征数据和姿势特征数据,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在探测到用户处于静止状态后,控制器进入呼吸跟随模式,控制灯的明暗频率自动同步用户的呼吸频率;在呼吸跟随模式下,当运行呼吸跟随模式超过第一时间阈值时和/或用户的呼吸频率低于第一频率阈值时,控制器进入睡眠引导模式,控制灯的明暗频率低于呼吸跟随模式下灯的明暗频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睡眠引导模式下,当运行睡眠引导模式超过第二时间阈值时和/或用户的呼吸频率低于第二频率阈值时,控制器进入预关机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关机模式下,当用户的呼吸频率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低于变化阈值时,自动关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呼吸跟随模式下,灯光的最大亮度不变;在睡眠引导模式下,灯光的最大亮度随灯的明暗频率降低而降低;在预关机模式下,灯光的最大亮度保持为运行睡眠引导模式前最后所调节得到的最大亮度。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呼吸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睡眠引导模式下,灯的明暗频率控制变化具体为:S1,按照运行睡眠引导模式前最后所获得的用户的呼吸频率M1次/分钟,控制灯的明暗频率为(M1

D1)次/每分钟,运行时间为T1,并计算得到T1时间内的平均呼吸频率M2次/每分钟或计算T1时间所得到的最低呼吸频率M2次/每分钟,在M2次/每分钟≤(M1

D1)次/每分钟时,运行步骤S2,或在M2次/每分钟>(M1

D1)次/每分钟时,继续运行步骤S1;S2,控制灯的明暗频率为(M2

D2)次/每分钟,运行时间为T2,并计算得到T2时间内的平均呼吸频率M3次/每分钟或计算T2时间所得到的最低呼吸频率M3次/每分钟,在M3次/每分钟≤(M2

D2)次/每分钟时,运行步骤S3,或在M3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明于刚夏泽强张丰
申请(专利权)人:光汇未来东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