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的泵池放矿检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409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选矿设备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泵池放矿检修装置,以解决目前在选矿作业中,由于在渣浆泵泵池放矿口采用机械式放矿阀,同时配合人工作业放矿而降低渣浆泵及泵池检修效率、检修作业安全性较低及放矿阀易被腐蚀,最终造成的选矿作业整体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该装置通过在泵池顶部的平台加装电动丝杆升降器、工控机及PLC控制器,并在泵池放矿管道上加装气动蝶阀,在泵池中加装与之匹配的雷达液位计,利用PLC控制器对电动丝杆升降器、气动蝶阀及渣浆泵的整体自动化控制,配合雷达液位计对矿浆液位信号的即时反馈,有效实现了泵池检修前矿浆的自动化排放,节约了人工资源,提高了泵池检修的整体生产效率及作业安全性。率及作业安全性。率及作业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控制的泵池放矿检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选矿设备维修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泵池放矿检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选矿、选煤等行业中,通常在渣浆泵及泵池需要进行检修前,要将泵池内部剩余的矿浆通过放矿口进行排出,为渣浆泵及泵池检修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现阶段常用的排矿措施主要是利用安装在泵池底部的放矿阀,利用人工机械式操作锁定插销的开合来实现泵池矿浆的封堵和排出,而这类泵池放矿作业过程中,通常由于泵池底部环境较为潮湿,对放矿阀的腐蚀较为严重,影响放矿阀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采用人工机械式操作放矿,作业人员需要下至渣浆泵位置处进行放矿阀的操作,极易出现矿浆喷溅至作业人员身上的情况,严重影响放矿作业的安全性,造成放矿作业的不定时中断,因此此类泵池放矿作业方式较为明显地影响渣浆泵及泵池放矿检修的整体作业效率,难以满足渣浆泵及泵池故障检修前快速放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的泵池放矿检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动控制的泵池放矿检修装置,包括第一泵池和第二泵池,第一泵池和第二泵池的顶部设有泵池平台,第一泵池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渣浆泵,第二泵池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渣浆泵,第一泵池的内部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堵头,第二泵池的内部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堵头,所述泵池平台的顶部设有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和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泵池平台的顶部还设有工控机和PLC控制器,工控机与PLC控制器相连接,第一泵池的内部设有第一雷达液位计,第二泵池的内部设有第二雷达液位计,第一渣浆泵和第一泵池之间设有第一气动蝶阀,第二渣浆泵和第二泵池之间设有第二气动蝶阀,PLC控制器均与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第一雷达液位计、第二雷达液位计、第一渣浆泵、第二渣浆泵、第一气动蝶阀及第二气动蝶阀之间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通过第一支架和泵池平台连接,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通过第二支架和泵池平台连接,且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穿过泵池平台和第一堵头连接,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穿过泵池平台和第二堵头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泵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放矿管道,第一放矿管道与第一渣浆泵连接,且所述第一气动蝶阀位于第一放矿管道上,第二泵池的底部设有第二放矿管道,第二放矿管道与第二渣浆泵连接,且所述第二气动蝶阀位于第二放矿管道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和第一堵头之间通过子母头软连接,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和第二堵头之间通过子母头软连接,所述第一放矿管道和第二放矿管道的中
间设计为三通状,且第一气动蝶阀和第二气动蝶阀均安装在三通的下端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动蝶阀选用D671X软密封气动对夹蝶阀,雷达液位计选用E+H雷达液位计,工控机选用戴尔系列工控机,PLC控制器选用Siemens系列控制器,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和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均选用JWM系列丝杆升降机。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控制的泵池放矿检修装置,通过在泵池顶部的平台加装电动丝杆升降器、工控机及PLC控制器,并在泵池放矿管道上加装气动蝶阀,在泵池中加装与之匹配的雷达液位计,利用PLC控制器对电动丝杆升降器、气动蝶阀及渣浆泵的整体自动化控制,配合雷达液位计对矿浆液位信号的即时反馈,有效实现了泵池检修前矿浆的自动化排放,节约了人工资源,提高了泵池检修的整体生产效率及作业安全性,解决了目前在选矿作业中,由于渣浆泵泵池放矿口采用机械式放矿阀,同时配合人工作业放矿而降低渣浆泵及泵池检修效率、检修作业安全性以及放矿阀易被腐蚀,最终影响选矿作业整体生产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使用效果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0014]1、第一泵池;2、第二泵池;3、泵池平台;4、第一渣浆泵;5、第二渣浆泵;6、第一进料口;7、第一堵头;8、第一支架;9、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10、第二进料口;11、第二堵头;12、第二支架;13、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14、工控机;15、PLC控制器;16、第一气动蝶阀;17;第二气动蝶阀;18、第一雷达液位计;19、第二雷达液位计;20、第一放矿管道;21、第二放矿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控制的泵池放矿检修装置,包括第一泵池1和第二泵池2,第一泵池1和第二泵池2的顶部装配有泵池平台3,第一泵池1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渣浆泵4,第二泵池2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渣浆泵5,第一泵池1的内部装配有第一进料口6和第一堵头7,第二泵池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进料口10和第二堵头11。泵池平台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9和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13,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9通过第一支架8和泵池平台3连接,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13通过第二支架12和泵池平台3连接,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9穿过泵池平台3和第一堵头7连接,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13穿过泵池平台3和第二堵头11连接。泵池平台3的顶部还安装有工控机14和PLC控制器15,工控机14与PLC控制器15相连接,第一泵池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雷达液位计18,第二泵池2的内部安装有第二雷达液位计19。第一泵池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放矿管道20,第一放矿管道20与第一渣浆泵4相连接,第一气动蝶阀16安装在第一放矿管道20上,第二泵池2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放矿管道21,第二放矿管道21与第二渣浆泵5相连接,第二气动蝶阀17安装在第二放矿管道21上。PLC控制器15均与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9、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13、第一雷达液位计18、第二雷达液位计19、第一渣浆泵4、第二渣浆泵5、第一气动蝶阀16及第二气动蝶阀17之间相连接。
[0017]本技术在具体应用时,第一泵池1和第二泵池2为一工作一备用状态,当需对
第一泵池1或者第一渣浆泵4进行检修时,此时工控机14向PLC控制器15发送倒泵检修放矿指令,PLC控制器15接收指令后,控制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13拉动第二堵头11提升,打开第二进料口10,矿浆通过第二进料口10进入第二泵池2中,同时PLC控制器15控制第二气动底阀17关闭,第二渣浆泵5打开进行选矿作业,同一过程中,PLC控制器15控制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9带动第一堵头11落下,使得第一进料口6关闭,同时PLC控制器15控制第一气动蝶阀16打开,此时第一渣浆泵4和第一气动蝶阀16处同时进行放矿,有效提高了放矿的速率,待第一雷达液位计18检测到第一泵池1内部的矿浆液位降低到满足停泵检修条件时,第一雷达液位计18发送停泵指令至PLC控制器15中,而后PLC控制器15控制第一渣浆泵4和第一气动蝶阀16关闭,从而完成第一泵池1或第一渣浆泵4检修前的放矿作业,同理,当需要对第二泵池2或者第二渣浆泵5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的泵池放矿检修装置,包括第一泵池(1)和第二泵池(2),第一泵池(1)和第二泵池(2)的顶部设有泵池平台(3),第一泵池(1)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渣浆泵(4),第二泵池(2)的外侧连接有第二渣浆泵(5),第一泵池(1)的内部设有第一进料口(6)和第一堵头(7),第二泵池(2)的内部设有第二进料口(10)和第二堵头(11),其特征是:所述泵池平台(3)的顶部设有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9)和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13),第一电动丝杆升降器(9)和第一堵头(7)连接,第二电动丝杆升降器(13)和第二堵头(11)连接,泵池平台(3)的顶部还设有工控机(14)和PLC控制器(15),工控机(14)与PLC控制器(15)连接,第一泵池(1)的内部设有第一雷达液位计(18),第二泵池(2)的内部设有第二雷达液位计(19),第一渣浆泵(4)和第一泵池(1)之间设有第一气动蝶阀(16),第二渣浆泵(5)和第二泵池(2)之间设有第二气动蝶阀(17),PLC控制器(15)均与第一电动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宝山牟兴刚刘钊孙永晖唐昊天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