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令成专利>正文

一种耕种多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与各类型的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耕种多用机,属农机工程领域中的小型农机具。它主要由机架、驱动装置、播种、播肥装置、开沟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点是机架上面左、右两边分别装有播种斗、播肥斗、其种斗、肥斗内分别装排种、排肥器,机架末端的两侧下部分别装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V型支架,调节装置由齿板与带推杆的滚轮构成,开沟装置接在机架前端,牵引装置的后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成本低,结构简单,不伤种子,可播种小麦、玉米、棉花等多种农作物,是播种、施肥,中耕用的一种理想的耕种多用机。(*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与3.7-8.8KW手扶拖拉机或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耕种多用机,属于农机工程领域中的小型农机具。目前,国内使用的机引小型农机具大部分是单一功能的,结构较复杂,就播种机来讲,排种器的设计有很多种,如槽轮式、摆杆式及园盘式等,传动方式大多采用的是链条式、链轮式、曲柄连杆式等,其不足之处就是排种精度低,易损种,株距调整范围小,不适宜播种多类农作物的种子,结构也较复杂,成本高,维修使用不方便。如中国专利CN89216187.6中公开了一种点播机,它的排种器结构复杂,传动机构调节复杂,不能条播,也不适宜多种农作物种子的播种,功能单一,只适于人力播种,不能与拖拉机配套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原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既能耕地,又能播种、施肥的与各类型小拖拉机配套使用的耕种多用机。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技术是一种耕种多用机,它主要由机架、驱动装置、播种、播肥装置、开沟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上面左、右两边分别装有播种斗、播肥斗,其种斗、肥斗内分别装有排种、排肥器,机架末端的两侧下部分别装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V型支架,调节装置由齿板与带推杆的滚轮构成,开沟装置的犁柱连接在机架前端,牵引-->装置的后面。为适宜各种农作物种子的播种,机架上面的种斗、肥斗的前后均有孔,带弹簧的排种、排肥杆的一端分别插入种斗、肥斗的孔内,与排种、排肥器连接,它们的另一端分别顶在滚轮推杆的端面上,种斗、肥斗内的排种、排肥器的侧面分别装有带销钉的推种、推肥装置,推种、推肥装置上的销钉一端分别卡入各自的滑道内,另一端分别接在排种器、排肥器上,种斗、肥斗内分别设有随排种器、排肥器动作的活动底板。为使机器稳固,机架两侧下部的V型支架分别装在驱动装置地轮轴的两侧。为调节种子的株距,调节装置的齿板一端与地轮上的驱动连杆相连接,其齿板另一端的齿面与滚轮推杆相接触,滚轮推杆的一端由螺钉连接在机架上,其另一端与排种杆、排肥杆相接触,为限制齿板的活动范围,在机架下部齿板两侧设有齿板导向轨。为开沟、耕地、中耕作业方便,开沟装置的犁体两侧有孔,翻土板由销钉连接在犁体两侧的孔内,犁体上装有凸板,翻土板上装有与犁柱相连接的带孔的调节杆。附图的图面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牵引装置(1),调节手柄(2),机架(3),种斗、肥斗(4),弹簧(5),排种、排肥杆(6),滚轮推杆(7),齿板(8),连杆(9),V型支架(10),地轮轴(11),地轮(12),覆土板(13),排种、排肥口(14),排种管(15),排肥管(16),犁柱(17),调节杆(18),翻土板(19),犁体(20)。图2为本技术传动机构示意图弹簧(5),排种、排肥杆(6),滚轮推杆(7),齿板(8),连杆(9),V型支架(10),地轮轴(11),地轮(12),偏心轮(21),调节轴(22),齿板导-->向轨(23)。图3为本技术播种、播肥装置的俯视图:机架(3)、排种杆(6),排肥杆(6),排肥器(24),排种器(24),推种器(25),推肥器(25),滑道(26),活动底板(27)图4为本技术犁体结构的俯视图:调节杆(18),翻土板(19),犁体(20),凸板(28),孔(29)。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实例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是一种与各类型的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耕种多用机,它主要由机架、驱动装置、播种、播肥装置、开沟装置、调节装置等部件构成。牵引装置(1)用来连接各类型小拖拉机耕种作业。牵引装置(1)的后面由销钉连接有带耕深调节手柄(2)的犁柱(17),犁柱(17)的下部接有连接翻土板(19)的带孔的调节杆(18),翻土板(19)由销钉连接在犁体(20)的两侧,机架(3)与犁柱(17)上方相连接,机架(3)上装有种斗、肥斗(4),种斗、肥斗、肥斗(4)内分别装有排种器(24)、排肥器(24)和推种器(25)、推肥器(25),排种、排肥口(14)设在种斗、肥斗(4)下部的机架(3)上,其排种、排肥口(14)下面接有排种管(15)、排肥管(16),种斗、肥斗(4)的后面装有带弹簧(5)的排种、排肥杆(6),其排种、排肥杆(6)的一端分别插入种斗、肥斗(4)的孔内,与排种、排肥器(24)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顶在滚轮推杆的端面上。为保持机器稳固,在机架(3)两侧的下部分别装有V型支架(10),机架(3)两侧的V型支架(10)的下部套接在地轮轴(11)的两侧,并与地轮(12)上的调节轴(22)相连接。为更好地覆盖种子、肥料,地轮轴(11)上接有覆土板(13)。为便于调节种子的株距,传动机构设在机架(3)的下面,齿板(8)装在机架(3)下面的导向轨(23)内,齿板(8)一端与地轮(12)上的驱动连杆(9)相连接,其-->另一端顶在滚轮推杆(7)的端面上。滚轮推杆(7)固定在机架(3)上,与齿板(8)的齿面相对应。地轮轴(11)上套装有偏心轮(21),偏心轮(21)固定在地轮(12)中部,用来固定调节轴(22)。为排种、排肥互相不干扰,在机架(3)上分别装有种斗、肥斗(4),见图3(图3中的虚线为种斗、肥斗(4)的区分界线)。为使种子、肥料顺利播入地里,种斗、肥斗(4)内的排种杆、排肥杆(6)上装有带推种器(25)、推肥器(25)的排种器(24)、排肥器(24),推种器、推肥器(25)上的销钉分别卡在各自的滑道(26)内,往复运动,起推种作用。种斗、肥斗(4)下部的活动底板(27)与排种、排肥杆(6)和排种、排肥器(24)相连接,当作业动作完成后,起挡种、挡肥乱排的作用。本技术除有播种、施肥功能外,还可开沟、耕地、中耕作业,。为随时开沟,随时培土、覆土,在犁体(20)的两侧接有翻土板(19),为控制耕深,在犁体(20)上装有凸板(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拖拉机的牵引作用下,地轮(12)转动,与地轮(12)结合在一起偏心轮(21)同时绕地轮轴(11)做不同心转动,偏心轮(21)起类似凸轮的作用,连杆(9)的中端套在偏心轮(21)上,并能在其中转动,连杆(9)的下端受V型支架(10)上的调节轴(22)的限制,V型支架(10)上端与齿板(8)相接。在偏心轮(21)的转动作用下,连杆(9)上端带动齿板(8)在齿板(8)的导向轨(23)内做往复运动,齿板(8)利用其齿形斜面来推动滚轮推杆(7)做改变方向的往复运动,起推动种斗、肥斗(4)内的与排种杆、排肥杆(6)相连接的排种、排肥器(24)在种斗、肥斗(4)内往复动作,进行排种、排肥动作。齿板(8)行至某一齿根处时,排种杆、排肥杆(6)依靠各自的弹簧(5)的弹力,从排种、排肥口(14)退回时,完成取种、取肥动作,为下次排种、排肥做好准备。在整个齿板(8)的任何一个齿顶处都-->是排种、排肥的动作。在任何一个齿根处都是取种、取肥动作。改变装在V型支架(10)上调节轴(22)的上、下位置,可使地轮(12)每转一周,连杆(9)带动齿板(8)上的二个齿动作,就是地轮(12)每转一周排种两次,也可使地轮(12)每转一周,连杆(9)带动齿板(8)上的几个齿动作,就是地轮每转一周排种几次。为使种子准确无误地播入地下,以免造成空穴(株),在排种、排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耕种多用机,它主要由机架、驱动装置、播种、施肥装置、开沟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上面左、右两边分别装有播种斗、播肥斗、其种斗、肥斗内分别装有排种、排肥器,机架末端的两侧下部分别装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V型支架,调节装置由齿板与带推杆的滚轮构成,开沟装置的犁柱连接在机架前端,牵引装置的后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耕种多用机,它主要由机架、驱动装置、播种、施肥装置、开沟装置、调节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机架上面左、右两边分别装有播种斗、播肥斗,其种斗、肥斗内分别装有排种、排肥器,机架末端的两侧下部分别装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V型支架,调节装置由齿板与带推杆的滚轮构成,开沟装置的犁柱连接在机架前端,牵引装置的后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种多用机,其特征在于机架上面的种斗、肥斗的前后均有孔,带弹簧的排种、排肥杆的一端分别插入种斗、肥斗的孔内,与排种、排肥器连接,它们的另一端分别顶在滚轮推杆的端面上,种斗、肥斗内的排种、排肥器的侧面分别装有带销钉的的推种、推肥装置,推种、推肥装置上的销钉一端分别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成孟令功孟令旗孟令义
申请(专利权)人:孟令成孟令功孟令旗孟令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