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368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包括护底总成以及沿护底总成顶部围边处向外延伸出的围护总成,护底总成与围护总成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护底总成包括固定底垫、嵌于固定底垫上靠近围护总成一侧的第一气腔以及沿固定底垫底端贯穿至与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一气芯,围护总成包括与护底总成固定连接的围护壁,围护壁底部嵌设有与护底总成呈平行设置的第三气腔,围护壁顶部嵌设有与第三气腔呈垂直设置的第二气腔,第二气腔与第三气腔连通,第二气腔上嵌设有第二气芯,通过对第一气芯和第二气芯内注气,使得第一气腔、第二气腔和第三气腔可朝患者足部进行膨胀,并对患者足部进行挤压达到按摩患者足部肌肉的效果,缓解患者不适感。解患者不适感。解患者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足下垂是骨外科体征之一。患者坐位,两下肢自然悬垂,如见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则为足下垂。本征可见于坐骨神经麻痹和腓总神经麻痹。前者所致本征,足趾既不能背屈,也不能跖屈;而后者所致本征,足趾可跖屈;据此可鉴别二者。
[0003]治疗足下垂常见的方法有足部温热疗法、康复锻炼、针刺与按摩、佩戴支具、胫前肌及趾长伸肌腱悬吊、胫后肌腱转移治疗足下垂、腓肠肌内外侧头前移、重建伸趾功能术、手术切除、电刺激等。
[0004]目前佩戴式的防足下垂装置,通常采用脚掌与小腿位置呈九十度的丁字鞋对患者足部进行包裹以及支撑,实现防足下垂的目的,但该过程患者足部呈长时间静止状态无法活动,易造成患者足部包裹区域充血、酸胀或麻木等情况,舒适效果较差,且需要医护人员定时对患者足部进行按摩疏理,缓解患者足部不适感,一定程度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足下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佩戴式的防足下垂装置,舒适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包括护底总成以及沿所述护底总成顶部围边处向外延伸出的围护总成,所述护底总成与所述围护总成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所述围护总成远离所述护底总成一侧设置有多根魔术带;
[0007]所述护底总成包括固定底垫、嵌于所述固定底垫上靠近所述围护总成一侧的第一气腔以及沿所述固定底垫底端贯穿至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一气芯;
[0008]所述围护总成包括与所述护底总成固定连接的围护壁,所述围护壁底部嵌设有与所述护底总成呈平行设置的第三气腔,所述围护壁顶部嵌设有与所述第三气腔呈垂直设置的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三气腔连通,所述第二气腔上嵌设有第二气芯。
[0009]上述,首先医护人员可辅助患者将足部穿入护底总成与围护总成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内,并通过粘合魔术带确保患者足部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稳定,之后辅助患者将穿有防足下垂装置的足部按照足尖朝上的位置进行放置,使得患者足部与小腿之间呈九十度角,确保后续防足下垂纠正质量,之后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反馈需要,如足部长时间无法活动所造成的麻木感和酸胀感等,选择对第一气芯与第二气芯内进行注气,使得第一气腔、第二气腔以及第三气腔朝患者足部进行膨胀,并对患者足部进行挤压达到按摩患者足部肌肉的效果,缓解患者不适感,解决了目前佩戴式的防足下垂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患者足部呈长时间静止状态无法活动,易造成患者足部包裹区域充血、酸胀或麻木等情况,舒适效果较差的问题。
[0010]另外,根据本技术提出的防足下垂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腔对应与患者足底接触,所述第一气腔上靠近患者足底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膨胀壁。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腔对应与患者小腿接触,所述第二气腔上靠近患者小腿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膨胀壁。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气腔设置在所述护底总成顶部两侧,且对应患者足部两侧,两侧所述第三气腔上靠近患者足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膨胀壁。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三气腔连通处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上开设有连接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三气腔的通孔。
[0015]进一步的,所述护底总成底部远离所述第一气芯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稳定所述护底总成的丁字架。
[0016]进一步的,所述护底总成上靠近所述第一气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力绑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防足下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防足下垂装置的A

A处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防足下垂装置中B

B处截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防足下垂装置中正视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护底总成1第二气腔23第一气芯11第二膨胀壁24固定底垫12第三气腔25第一气腔13第三膨胀壁26第一膨胀壁14加强层27围护总成2魔术带3第二气芯21弹力绑带4围护壁22丁字架5
[002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出的防足下垂装置,包括护底总成1以及沿护底总成1顶部围边处向外延伸出的围护总成2,护底总成1与围护总成2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围护总成2远离护底总成1一侧设置有多根魔术带3,护底总成1包括固定底垫12、嵌于固定底垫12上靠近围护总成2一侧的第一气腔13以及沿固定底垫12底端贯穿至与第一气腔13连通的第一气芯11,围护总成2包括与护底总成1固定连接的围护壁22,围护壁22底部嵌设有与护底总成1呈平行设置的第三气腔25,围护壁22顶部嵌设有与第三气腔25呈垂直设置的第二气腔23,第二气腔23与第三气腔25连通,第二气腔23上嵌设有第二气芯21。
[0028]进一步的,第一气腔13对应与患者足底接触,第一气腔13上靠近患者足底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膨胀壁14,第二气腔23对应与患者小腿接触,第二气腔上靠近患者小腿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膨胀壁24,第三气腔25设置在护底总成1顶部两侧,且对应患者足部两侧,两侧第三气腔25上靠近患者足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膨胀壁26,第二气腔23与第三气腔25连通处设置有加强层27,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加强层27处为防足下垂装置上受力最大部位,因此在第二气腔23与第三气腔25连通处设置有加强层2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当中,加强层27可以是缝合的纺织棉层,且为确保第二气腔23与第三气腔25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底总成以及沿所述护底总成顶部围边处向外延伸出的围护总成,所述护底总成与所述围护总成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患者足部的容置空间,所述围护总成远离所述护底总成一侧设置有多根魔术带;所述护底总成包括固定底垫、嵌于所述固定底垫上靠近所述围护总成一侧的第一气腔以及沿所述固定底垫底端贯穿至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一气芯;所述围护总成包括与所述护底总成固定连接的围护壁,所述围护壁底部嵌设有与所述护底总成呈平行设置的第三气腔,所述围护壁顶部嵌设有与所述第三气腔呈垂直设置的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与所述第三气腔连通,所述第二气腔上嵌设有第二气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对应与患者足底接触,所述第一气腔上靠近患者足底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膨胀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梅宋文敏赵雅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