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304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生产线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包括:机动滚道输送线、随行装配托盘、装配工位和角转移输送滚道;机动滚道输送线包括缸盖生产线和发动机装配生产线;随行装配托盘的上表面通过销控定位安装有发动机配件;装配工位在机动滚道输送线中与发动机装配的工序数量对应设置;角转移输送滚道设置在接近机动滚道输送线的前端或末端处,用于为机动滚道输送线运输发动机或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实现装配的柔性流水装配作业,各工位均设有托盘停止器用于托盘停靠,装配操作为站内操作,即托盘/工件停止在工位内进行人工装配,托盘能够独立停止在生产线中,能够视生产线上各工位的流转情况堵塞程度来合理调配人员。合理调配人员。合理调配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生产线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0003]发动机的组装生产线中,各道组装工序耗时各不相同,且组装效率受员工经验影响,各个工序上人员的调配难以控制,为实现装配的柔性流水装配作业,我们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包括:
[0006]机动滚道输送线,所述机动滚道输送线包括缸盖生产线和发动机装配生产线;
[0007]随行装配托盘,所述随行装配托盘的上表面通过销控定位安装有发动机配件;
[0008]装配工位,所述装配工位在机动滚道输送线中与发动机装配的工序数量对应设置;
[0009]角转移输送滚道,所述角转移输送滚道设置在接近机动滚道输送线的前端或末端处,用于为机动滚道输送线运输发动机或配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动滚道输送线主梁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机动滚道输送线为环形布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随行装配托盘为钢制件,所述随行装配托盘的托盘上表面设有凸台平面和集油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随行装配托盘的四周外壁均安装有聚氨酯缓冲块。
[0013]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缸盖表设置有总成数据管理条码,若干个所述装配工位均对应安装有条形扫码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机动滚道输送线的上侧设置有设有照明灯带和钢结构架,所述照明灯带沿着装配线区域方向对应布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带采用空气断路器控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中,能够实现装配的柔性流水装配作业,各工位均设有托盘停止器用于托盘停靠,装配操作为站内操作,即托盘/工件停止在工位内进行人工装配,托盘能够独立停止在生产线中,能够视生产线上各工位的流转情况堵塞程度来合理调配人员,避免下
游持续缺料,一堵到底。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中缸盖生产线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中发动机装配线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中局部放大方法示意图。
[0021]图中:1、机动滚道输送线;2、随行装配托盘;3、装配工位;4、角转移输送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图为本技术中一优选实施方式,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包括:机动滚道输送线1、随行装配托盘2、装配工位3和角转移输送滚道4;机动滚道输送线1包括缸盖生产线和发动机装配生产线;随行装配托盘2的上表面通过销控定位安装有发动机配件;装配工位3在机动滚道输送线1中与发动机装配的工序数量对应设置;角转移输送滚道4设置在接近机动滚道输送线1的前端或末端处,用于为机动滚道输送线1运输发动机或配件。
[0024]机动滚道输送线1主梁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外形整洁美观,运行噪音低,日常维护便利,机动滚道输送线1为环形布置。
[0025]随行装配托盘2为钢制件,随行装配托盘2的托盘上表面设有凸台平面和集油槽,平面经加工后安装定位元件和支撑元件及防撞块,集油槽收集安装时散落油液。
[0026]随行装配托盘2的四周外壁均安装有聚氨酯缓冲块,以减缓托盘之间的碰撞。
[0027]发动机缸盖表设置有总成数据管理条码,若干个装配工位3均对应安装有条形扫码器便于后期追溯。
[0028]机动滚道输送线1的上侧设置有设有照明灯带和钢结构架,照明灯带沿着装配线区域方向对应布置,作业时起到照明效果。
[0029]照明灯带采用空气断路器控制,确保安全。
[0030]本实施例中,机动滚道输送线1运转时,装配线采用机动滚道输送线上配置随行托盘,实现装配的柔性流水装配作业,各工位均设有托盘停止器用于托盘停靠,装配操作为站内操作,即托盘/工件停止在工位内进行人工装配。
[0031]而输送线为环形布置形式,一端为角转移机动输送滚道,机动滚道为锥齿轮传动径向摩擦式;滚道中,滚轮表面经调质发黑处理,传动轴采用双轴承支撑,使滚道的刚性和精度能长期保持。
[0032]机动滚道输送线1的高度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线体宽度主梁为铝合金材料,外形整洁美观,运行噪音低,日常维护便利,机动滚道输送线1上随行装配托盘2前后两端和两侧面安装聚氨酯缓冲块缸体总成在托盘上采用底面和两销孔定位,
[0033]其中,每套随行装配托盘2安装1套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工件装配相应参数,为便
于缸盖装配数据采集管理,在缸盖总成上机动滚道输送线1的装配工位3设有1套条形码扫描器,通过扫描读取缸盖总成数据管理条码,将缸盖总成的数据与发动机总成对应存储以便于追溯和分析。
[0034]装配线区域上方设有照明灯带和钢结构架,照明灯带沿着装配线区域方向直线布置,照明灯带采用叁管防尘罩3x40W/AC220V日光灯相间连接组成,按照度750Lx设计。设置为间断分组控制启动;照明灯带采用空气断路器控制。
[0035]钢结构架用于照明灯带,起吊设备及工具滑轨悬挂安装,钢结构采用地面立柱形式,立柱立在机动滚道输送线1内侧,钢结构架采用工字钢12#作为横梁,横梁上面安装压缩空气管道和电缆槽,横梁下面吊挂KBK滑轨。
[0036]需要补充的是,托盘停止器,为上端与输送线平齐的多个竖向活动平台,随心装配托盘2的下端与该竖向活动平台接触,停止器启动时,通过执行元件如气缸推动来不及流水作业的托盘提升,而该平台的下端绕至托盘外,避免影响后续托盘流通。
[003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动滚道输送线(1),所述机动滚道输送线(1)包括缸盖生产线和发动机装配生产线;随行装配托盘(2),所述随行装配托盘(2)的上表面通过销控定位安装有发动机配件;装配工位(3),所述装配工位(3)在机动滚道输送线(1)中与发动机装配的工序数量对应设置;角转移输送滚道(4),所述角转移输送滚道(4)设置在接近机动滚道输送线(1)的前端或末端处,用于为机动滚道输送线(1)运输发动机或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滚道输送线(1)主梁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机动滚道输送线(1)为环形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可重构生产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岭川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