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早期诊断外周血蛋白标志物、应用及辅助诊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298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老年痴呆早期诊断的外周血蛋白标志物,所述的蛋白标记物包括蛋白P02753(RBP4)、P22352(GPX3)、P23560(BDNF)、P02765(AHSG)或P00736(C1R),以及所述的老年痴呆早期诊断的蛋白标志物在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最后建立了一种老年痴呆早期诊断模型,模型的整体预测曲线下面积AUC=0.758,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75%。特异度为75%。特异度为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老年痴呆早期诊断外周血蛋白标志物、应用及辅助诊断系统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主张2022年3月14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0245944.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申请中。


[0003]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血液的老年痴呆早期(轻度认知损害,MCI)诊断外周血蛋白标志物、应用及其医疗辅助诊断系统。

技术介绍

[0004](1)现有技术
[0005]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以记忆、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沉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为3

5%,每增加5岁,患病率增加1倍,80岁以上可达20%,90岁以上可达50%。我国是个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8.7%。其中,痴呆患者1000万,而且,更为庞大的是,我国还拥有3000余万痴呆早期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2019年,柳叶刀),[Longfei J,Meina Q,et al.Dementia in China:epidemiology,clinical management,and research advances.Lancet Neurology.2019,19(1):p81
r/>92],医疗和护理负担极其沉重。目前尚无药物能延缓或逆转疾病进程,因此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
[0006]阿尔茨海默病大致可分为无症状期、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和痴呆期。患者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前,可存在约10年左右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该阶段的患者虽然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但痴呆的病理变化已经在大脑中存在、发展,直到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MCI被认为是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最佳阶段。
[0007]但是,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近10年,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

AA)引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使AD患者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就可以实现早期诊断。2011年,NIA

AA推荐采用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体层扫描(FDG

PET)、淀粉样蛋白

正电子体层扫描(Aβ

PET)、和脑脊液中Aβ42、T

tau、P

tau检测作为AD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但是,这些检查或成本昂贵(FDG

PET、Aβ

PET),或属有创操作(脑脊液检查),目前仍主要用于研究领域、无法推广。因此,容易获取、检测方便的生物标志物成为大家竞相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研究发现,痴呆患者血液中部分物质的成分改变与其大脑的病理改变具有相关性,可反应大脑的病理变化。同时,血液还具有容易获取、可重复检测等优点,因此,血液检测可能成为痴呆早期诊断的有效方式。但是,血液中各成分构成复杂、含量低微,容易受到各因素影响而变化,因此,需要寻找到与痴呆相关的灵敏、可靠的早期诊断用生物标志物。当前研究发现外周血中痴呆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液中的MicroRNA、血浆蛋白等指标,但仍处于探索阶段。血液中MicroRNA的研究结果不够一致,尚缺乏大样本数据的
研究证据支持[Miller,J.and J.Kauwe,Predicting 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Using Blood RNA Levels.Genes,2020.11:p.706.];而血浆蛋白因为其含量低、种类繁多,而受限于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也不够一致。就蛋白组学研究而言,Kiddle等人(2014年)汇总21项研究分析,获得163个候选蛋白,筛选后就其中94个蛋白再次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和之前不够一致[Kiddle,S.J.,et al.,Candidate blood proteome 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onset and progress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plication study.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Jad,2014.38(3):p.515.,许桦,肖世富,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蛋白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0):p.1821

1824.]。2015年,另有研究者采用与Kiddle等人相同的检测方法,筛选出一组蛋白(包括S100

A9蛋白、CD226抗原、体移植炎症因子1、内皮细胞选择性粘附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CD84),诊断MCI的敏感度为96.7%,特异度为80.0%,准确度为92.5%[Zhao X,Lejnine S,Spond J,et al.A candidate plasma protein classifier to identify Alzheimer's disease[J].J Alzheimers Disease Jad,2015,43(2):549

563],但同样,该结果未能被后来的研究重复和验证。直到2020年,Karikari等人在《Lancet Neurology》上发表大样本研究结果,外周血中的蛋白质作为痴呆诊断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才获得公认。该研究在1000多例患者上,对Tau

181蛋白诊断痴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发现Tau

181对处于痴呆阶段的患者诊断,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稳定性[Karikari,T.,et al.,Blood phosphorylated tau181as a biomarker for Alzheimer's disease:a 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prediction modelling study using data from four prospective cohorts.The Lancet Neurology,2020.19:p.422

433.]。近2年的研究还包括血浆GFAP蛋白、p

tau217、p

tau231等的诊断价值,总体而言,这些蛋白对于痴呆临床期诊断的正确性可达90%以上,但对痴呆早期MCI阶段的诊断价值仍不够稳定,有待进一步证实[Oeckl,P.,et al.,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in Serum is Increased in Alzheimer'sDisease and Correlates with Cognitive Impa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老年痴呆早期诊断的外周血蛋白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标记物包括蛋白P02753(RBP4)、P22352(GPX3)、P23560(BDNF)、P02765(AHSG)或P00736(C1R)。2.一种检测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血蛋白标志物含量的试剂在制备老年痴呆早期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试剂盒包括用于测定血浆中的P02753(RBP4)蛋白或P22352(GPX3)蛋白或P23560(BDNF)蛋白或P02765(AHSG)蛋白或P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桦肖世富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