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续改变角度多功能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83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连续改变角度多功能脚架,包括连接座、至少三个支脚、一调节罩、一支撑件,调节罩和支撑件分别设置于连接座上、下方,各支脚设于支撑件周围,其上端与连接座活动连接,调节罩、连接座以及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于竖直方向上可调,并可在其中任一位置相对固定,同时调节罩下端与支撑件夹持固定支脚,从而使支脚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随调节罩、连接座以及支撑件的相对位置变化而得以在0~90°的范围内任意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支脚跨度可在0~180°范围任意调整,因此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快速稳定架设。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被广泛应用于观测、摄影和照明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诸如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或探测仪等设备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连续改变角度多功能脚架
技术介绍
三脚架是一种利用三点定面原理工作的装置,其主要被应用于支撑测量仪器, 摄影机,照明器材和实验用器材等设备。常用三脚架一般是通过伸縮支脚的方式达到调 节支撑高度的效果,从而使其支撑的设备可在一定的高度稳定运行。随着三脚架应用范 围的不断拓展,人们对其功能也提出日益严格的要求。例如,对于天文望远镜等观测设 备来说,在观测过程中,若设备稍有抖动或振动,则极易导致观测失败,同时,该等观 测设备通常还会被用户随身携带,以便在诸如城市、乡村、荒漠和山区等多种复杂的地 理、气候环境内应用,因此, 一个结构简单稳固、操作简便,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稳定架 设,且支撑高度可方便调整的三脚架是不可或缺的。但现有的三脚架不能很好地满足上 述需要。 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724048、公告日为2005年9月7日的技术专利 提出的可调脚管收展角度的三脚架,其包括有脚管、护帽,连接各脚管与护帽的脚管接 头,护帽上方的云台,每个护帽上设有多种张角的卡位,与护帽铰接的脚管接头上开有 装配槽,装配槽上通过销钉、扭簧装有一弹性按钮,按钮在扭簧的作用下与护帽上的卡 位对应卡扣配合,这样的构造虽然可分级调整每支脚管的展开角度。但若在地形多变的 环境中需要对支脚管的跨度不断进行微调时,则对于该三脚架是较为困难的。 同样,如中国公开号为CN1936690公开日为2007年3月28日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 的相机三脚架亦有类似缺陷,其在支腿支管座与三脚架主体间设置的快速调节支腿张开 角度的开合机构虽然可实现支腿间跨度的调整,但这种调整亦是以分级调整的方式进行 的,调整幅度小,对于在复杂环境不能适应。又且该三脚架中采用的跨度调整装置包含 棘爪等诸多精密构件,这也使得该三脚架成本进一步提高,且出现故障的几率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便、支脚跨度可在0 180。 范围内任意调整,且能够在狭窄空间或不平坦地面等各种环境中快速稳定架设的可连续 改变角度多功能脚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种可连续改变角度多功能脚架,包括连接座和至少三个支脚,各支脚上端与 连接座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还包括一调节罩及一支撑件,调节罩和支撑件 分别设置于连接座上方和下方,各支脚环绕分布于支撑件周围,且调节罩与连接座之间 以及连接座与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于竖直方向上可调,并可在其中任一位置相对固定,同 时调节罩下端与支撑件夹持固定各支脚,从而使各支脚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随调节罩、连接座以及支撑件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得以在0 90。的范围内任意调整。 具体而言,所述连接座上部与调节罩内壁螺纹结合,且该两者之间的螺纹连接 长度可调,所述支撑件通过一锁定件与连接座连接,当调节罩、连接座和支撑件的位置 相对固定后,调节罩下端与支撑件夹持支脚,使支脚跨度固定。 所述连接座下端面中心处设置一螺纹盲孔,所述锁定件为一螺栓件,螺栓件上 端垂直穿过支撑件中心设置的一通孔与该螺纹盲孔结合,其下端为手柄。 所述调节罩上端面固定设置一云台连接头。 所述三脚架中还设置一连接头,该连接头下部设置于连接座上端面设置的一凹 槽内,上部垂直穿过调节罩上端中心处设置的一通孔,所述锁定件为一螺栓件,该螺栓 件上端依次垂直穿过支撑件上设置的一通孔及连接座中心处设置的一通孔与连接头下端 面中心处设置的一螺纹盲孔结合,螺栓件下端为手柄。 所述支撑件为具有环状横截面的构件。 所述支撑件为碗状件,其上部周缘处对称开设至少三个可收容支脚的深槽。 所述支撑件上上部周缘处还对称开设至少三个与支脚外壁匹配的浅槽。 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板,其外环处对称开设至少三个可收容支脚的深槽及至少三个与支脚外壁匹配的浅槽。 所述支脚包括一外管和至少一内管,外管上端与连接座铰接,下端为开口端,内管活动套设于外管内,内管和外管间设置紧固构件,该紧固构件包括一螺栓件和一套管件,螺栓件一端穿过套管件及外管上的螺孔后抵紧内管,另一端为制紧手轮。 该可连续改变角度多功能脚架采用主要由调节罩、支撑件及其锁定件等构件组配成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且可使支脚跨度在0 180°的范围内任意调整的三脚架支脚跨度调整机构,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常用三脚架支脚跨度调整机构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支脚跨度调整幅度小的缺陷。 该可连续改变角度多功能脚架的工作原理为 假设某一时刻该多功能三脚架处于支脚张开,且支脚跨度固定的状态,贝U: 若需要增大三脚架各支脚之间的跨度,可在保持连接座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 调节罩上行,以增大调节罩与连接座之间的竖直距离,同时使支撑件上行,以縮小支撑 件与连接座之间的竖直距离,支脚在支撑件的推动下,绕其上端向上转动,使支脚跨度 逐渐增大,待支脚跨度达到预期值后,重新将调节罩、连接座和支撑件相对固定,即可 使三脚架以增大后的支脚跨度稳定架设; 反之,若要縮小三脚架各支脚之间的跨度,可在保持连接座位置不变的情况 下,使调节罩下行,以縮小调节罩与连接座之间的竖直距离,同时使支撑件下行,以增 大支撑件与连接座之间的竖直距离,支脚因自身重力及调节罩的推动作用,而绕其上端 向下转动,使支脚跨度逐渐减小,待支脚跨度达到预期值后,重新将调节罩、连接座和 支撑件相对固定,可使三脚架再以减小后的支脚跨度稳定架设。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依照上述的操作过程通过调整调节罩、连接座和支撑件 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而在0 18(T的范围内任意调整三脚架各支脚的跨度。较之现有 技术中的逐级调整三脚架支脚跨度的方式,本专利技术更为方便实用。 该可连续改变角度多功能脚架的结构可以为多种。其中一种较优的方式是,该4三脚架主要由一连接头、 一连接座、三个以上的支脚、 一调节罩、 一支撑件及其锁定件 构成,其中锁定件可以为一螺栓件,各支脚上端与连接座活动连接,连接头下部设置于 连接座上端面设置的一凹槽内,上部垂直穿过调节罩上端中心处设置的一通孔,连接座 上部与调节罩的内壁通过螺纹结合,螺栓件上端依次垂直穿过支撑件上设置的一通孔及 连接座中心处设置的一通孔与连接头下端面中心处设置的一螺纹盲孔结合,螺栓件下端 为手柄。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仅通过改变调节罩和连接座之间以及螺栓件与连接头之间的 螺纹连接长度,即可改变调节罩、连接座和支撑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各支脚的 跨度,操作非常便捷。 但更为优化的方式是,该可连续改变角度多功能脚架可主要由一连接座、三个 以上的支脚、 一调节罩、 一支撑件及其锁定件构成,其中锁定件可以为一螺栓件,各支 脚上端与连接座活动连接,连接座上部与调节罩的内壁通过螺纹结合,螺栓件上端垂直 穿过支撑件上设置的一通孔与连接座下端面中心处设置的一螺纹盲孔结合,螺栓件下端 为手柄。上述调节罩的上端可一体设置一云台连接头或通过其它方式固定设置一云台连 接头。该三脚架的操作方式与上述三脚架相似,但结构更为简单紧凑,生产成本更为低廉 上述的支撑件可选用具有环状横截面结构的构件,如支撑板或具有环形上端面 的碗状件等。且该等支撑件的周缘处可开设若干可收容支脚的深槽,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连续改变角度多功能脚架,包括连接座和至少三个支脚,各支脚上端与连接座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还包括一调节罩及一支撑件,调节罩和支撑件分别设置于连接座上方和下方,各支脚环绕分布于支撑件周围,且调节罩与连接座之间以及连接座与支撑件之间的距离于竖直方向上可调,并可在其中任一位置相对固定,同时调节罩下端与支撑件夹持固定各支脚,从而使各支脚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随调节罩、连接座以及支撑件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得以在0~90°的范围内任意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达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