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管的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81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个管(2,3)的连接件,其中第一个管(3)具有一个插入段(7),所述插入段可插到第二个管(2)的一个接收段(5)中,其中设有一个补偿装置,通过该补偿装置两个管的角位置可以互相补偿。为在保持角度补偿的情况下,进一步改进两个管的连接件,即提高其在具有例如三维空间延伸件的复杂管路系统中的适用性,提出设置一个第二补偿装置,该第二补偿装置实现管互相之间的纵向补偿,其中所述管(3)保持为可相对于所述管(2)在纵轴线方向上在一个最小位置和一个最大位置之间移动。此外,还提出设置一个第二补偿装置,该补偿装置实现管互相之间的径向补偿,其中所述管(3)保持为可相对于所述管(2)绕纵轴线(L↓[R1],L↓[R2])在一个第一止动位置和一个第二止动位置之间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个管的连接件
技术介绍
已知由多个管段或管构成传导介质的管路系统。此外,还通常设 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密封的连接件。此外,还由W0 00/63540已知一种两个管的连接件,其中设有补 偿装置(Ausgleichsmittel ),通过所述补偿装置两个管的角位置可 以互相补偿(ausgleichbar)。此外,所述第一个管具有一个插入段, 该插入段可插入到所述第二个管的一个接收段中。在所述插入段上装 有密封圏,该密封圏在所述接收段的内壁上紧密配合。所述接收段设 置有一个孔,所述插入段可以插入该孔中,并且该孔具有比插入段直 径更大的尺寸。由此,所述具有接收段的管即可绕所述具有插入段的 管以一个确定的角度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保持角度补偿的情况下进一步发展两个管 的连接件,即提高其在具有例如三维空间延伸件的复杂管路系统中的 适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将通过下述1或2的连接件来实现。下述3-8 为优选的实施方案。1. 两个管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个管具有一个插入段,该插 入段可插入到所述第二个管的一个接收段中,其中设有一个补偿装置, 通过该补偿装置所述两个管的角位置可以互相补偿,其中设有一个第二补偿装置,该笫二补偿装置实现管互相之间 的纵向补偿,其中,所述第一个管保持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个管在纵 轴线方向上在一个最小位置和一个最大位置之间移动。2. 两个管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个管具有一个插入段,该插入段可插入到所述第二个管的 一个接收段中,其中设有一个补偿装置, 通过该补偿装置所述两个管的角位置可以互相补偿,其中设有一个第二补偿装置,该第二补偿装置实现管互相之间 的径向补偿,其中,所述第一个管保持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个管绕纵 轴线在一个第一止动位置和一个第二止动位置之间转动。3. 上述1或2的连接件,其中所述接收段具有一个切口,从插入段伸出的一个凸部各分别嵌接 到所述切口中。4. 上述3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切口在X方向上的延伸部分构成用于径向补偿的第一止动位 置和第二止动位置。5. 上述3的连接件,其中所述切口在Y方向上的延伸部分构成用于纵向补偿的最小位置和 最大位置。6. 上述l-5之一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个补偿装置由环绕接收段内壁的斜面构成,所述斜面与 插入段配合作用。7. 管路系统,用于连接两个空气油分离器和一个泵,其中有至少 两个管互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个管具有一个插入段,该插入段可插 入到所述第二个管的一个接收段中,其中设有一个补偿装置,通过该 补偿装置所述两个管的角位置可以互相补偿,其中设有一个第二补偿装置,该第二补偿装置实现管互相之间 的纵向补偿,其中,所述第一个管保持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个管在纵 轴线方向上在最小位置和最大位置之间移动。8. 管路系统,用于连接两个空气油分离器和一个泵,其中有至少 两个管互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个管具有一个插入段,该插入段可插 入到所述第二个管的一个接收段中,其中设有一个补偿装置,通过该 补偿装置所述两个管的角位置可以互相补偿,其中设有一个第二补偿装置,该第二补偿装置实现管互相之间 的径向补偿,其中所述第一个管保持为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个管绕纵轴 线在第一止动位置和第二止动位置之间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除了用于两个管角位置的补偿装置外,还设 有一个第二补偿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补偿装置这样设置,即令管 可以沿其纵轴线于一个最小位置和一个最大位置之间彼此相对移动。该目的的第二个解决方案在于,第二补偿装置可以令管于径向绕 其纵轴线于第一止动位置和第二止动位置之间彼此相对运动。两种解决方案都是适用的,即两个管在预设的限值之内既可以彼 此倾斜,又可以彼此径向转动和/或沿纵轴线相对运动。两种解决方案可以同时实施,其中所述接收段具有一个切口,从 插入段伸出的凸部各分别嵌接到所述切口中。就径向补偿而言,所述切口在x方向上的延伸部分意义重大。所 述第一止动位置和第二止动位置因此由所述切口的宽度构成。就纵向补偿而言,所述切口在Y方向上的延伸部分意义重大。所 述切口越深,在纵轴线方向上的补偿就越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补偿装置可通过一个环绕 所述接收段内壁的斜面构成,所述斜面与所述插入段配合作用。从而 使得管在其角位置上互相对准(ausrichten)。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将在下文中根据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图l表示两个管的连接件的立体图,图2表示图1的连接件的俯视图,图3表示根据图2中线III-III的剖面图,图4表示根据图1中箭头C方向的正视图,图5表示根据图4中线V-V的剖面图,以及图6表示一个管路系统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3示出了两个管2和3之间的连接件1。管2在其自由端 部上具有一个扩大的接收段5,在该接收段中可以插入由管3的自由 端部6构成的插入段7。所述连接件l按照卡口式连接方式构成。此外,插入段7具有两 个有效宽度为b、长度为1以及高度为h的从側面伸出的凸部8和9。 所述两个凸部8和9互相对置,并且紧接在斜面10的后面,管3的直 径通过所述斜面径向地过渡至插入段7的直径。在环形的凹槽11中置 有0形环12,该0形环确保所述连接件1相对于周围环境密封。管3在斜面IO前的区域比在斜面后的区域具有更小的壁厚。对于两个凸部8和9,管2的接收段5在其前端面分别具有插槽 13。插槽13的高H和宽B略大于凸部8和9的高h和宽b,从而使凸 部8、 9能插进插槽13、 14中。插槽13、 14的后面有相对于其横置的径向切口 15、 16。所述径 向切口 15、 16仅这样狭长地保持紧接在插槽13和14后面即凸部8 和9可以以其长度1在导槽17中径向移动。由此,使管3可以相对于 管2绕纵轴线Lu转动。切口 15径向地在插槽13的旁边和后面这样加 宽,即构成容限范围19。容限范围19的大小取决于所需的转角补偿 和所需的纵向补偿。这意味着容限范围19、 20在Y方向上保持的延伸 部分越大,纵向补偿也越大。容限范围19在X方向上设置得越宽,管 2相对于管3能转动得也越多。从而实现了两个轴线U,和U2的角位置的互相补偿,管2的内壁 21构造有环形的斜面22,使得可以进行最大角度ot的角度调节。0形 环12这样确定尺寸,即在同时密封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两个管的倾斜。 通过所述连接件1,不仅将管2和3可松脱地互相连接,而且还允许 管互相之间有纵向容限补偿(Toleranzausgleich)、径向补偿以及角 位置补偿。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的优点将参照图6作详细说明。图6示出了一种 布置结构23,其中两个空气油分离器24和25通过一个管路系统26 与一个未示出的泵连接。设置以附图标记27示出的固定位置,用于将 该布置结构连接到一个动力装置,例如发动机或变速箱,并且可以根 据容限(Toleranzen )按不同情况在其位置上轻微地偏离。该管路系 统因此必须这样布置,即在与空气油分离器24或25和泵连接时,补 偿这些容限。此外,管28和29通过连接件1连接在一起。而且,管29的连接7支管同样地可通过连接件1保持到空气油分离器25上。为了简化安装, 用于空气油分离器25的管接头构成接收段,而面向管29的连接支管 构成插入段。能实现的补偿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两个管(2)和(3)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个管(3)具有一个插入段(7),该插入段可插入到所述第二个管(2)的一个接收段中,其中设有一个补偿装置,通过该补偿装置所述两个管的角位置可以互相补偿, 其特征在于: 设有一个第二补偿装 置,该第二补偿装置实现管互相之间的纵向补偿,其中,所述管(3)保持为可相对于所述管(2)在纵轴线(L↓[R1],L↓[R2])方向上在一个最小位置和一个最大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克隆普
申请(专利权)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