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纤维墙板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72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木纤维墙板及制备工艺,所述竹木纤维墙板的基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80~100份PVC颗粒、30~50份碳酸钙粉、15~30份竹木纤维粉、5~10份纳米二氧化硅、8~20份纳米氧化铝、5~10份三(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木纤维墙板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竹木纤维墙板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装修材料的环保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竹木纤维集成墙板由于其装修速度快和环竹木纤维材料是以竹纤维为主要原料,经过适当的处理使其与合成纤维复合成的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复合材料,通过竹木纤维材料制成的墙板具有防水性能、防污性能、防蛀性能强的优点,然而现有的墙板存在耐磨性能和耐火性能较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竹木纤维墙板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竹木纤维墙板,所述竹木纤维墙板的基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80~100份PVC颗粒、30~50份碳酸钙粉、15~30份竹木纤维粉、5~10份纳米二氧化硅、8~20份纳米氧化铝、5~10份三(2

氯乙基)磷酸酯、3~5份稳定剂、0.5~0.9份发泡剂、6~10份发泡调节剂、0.15

0.2份硬脂酸和0.6

1.2份PE蜡、6

10份抗冲改性剂。
[0005]进一步地,上述竹木纤维墙板中,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300

500nm,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400

800nm。
[0006]进一步地,上述竹木纤维墙板中,所述竹木纤维粉的粒径为10

20μm。
[0007]进一步地,上述竹木纤维墙板中,所述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钡锌稳定剂、稀土稳定剂或者有机锡稳定剂。
[0008]进一步地,上述竹木纤维墙板中,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或者偶氮二甲酰胺与碳酸氢钠的复合发泡剂。
[0009]进一步地,上述竹木纤维墙板中,所述抗冲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MBS和ACR中的至少一种。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竹木纤维墙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1,将PVC颗粒、钙粉、竹木纤维粉、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放入混料机中,根据PVC颗粒粒径与钙粉、竹木纤维粉、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关系选择以第一预设转速、第二预设转速或第三预设转速进行混料;再将三(2

氯乙基)磷酸酯,稳定剂、发泡剂、发泡调节剂、硬脂酸和PE蜡加入后,以第二预设转速V2搅拌混合得到均匀的混料;
[0012]步骤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料在160

170℃下加热至熔融状态,并在挤出机中完成竹木纤维墙板基材的挤出;
[0013]步骤3,对所述步骤2中挤出的竹木纤维墙板基材依次进行冷却、切割得到竹木纤维墙板基材成品。
[0014]进一步的,上述竹木纤维墙板的制备工艺中,所述第一预设转速为50

100r/min,
所述第二预设转速为120

200r/min,所述第三预设转速为250

400r/min,所述第四预设转速为1000

2000r/min。
[0015]进一步的,上述竹木纤维墙板的制备工艺中,当所述PVC颗粒的粒径D1与钙粉粒径D2、竹木纤维粉D3、纳米氧化铝D4、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D5之间满足:4
·
(D2+D3+D4+D5)≤D1≤6
·
(D2+D3+D4+D5)时,混料机以第一预设转速搅拌;当6
·
(D2+D3+D4+D5)<D1≤8
·
(D2+D3+D4+D5)时,混料机以第二预设转速搅拌;当D1>8
·
(D2+D3+D4+D5)时,混料机以第三预设转速搅拌。
[0016]进一步的,上述竹木纤维墙板的制备工艺中,还包括:步骤4,对所述步骤3挤出的竹木纤维墙板基材进行PVC覆膜并对覆膜后的成品性能测试验。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竹木纤维墙板及制备工艺,通过添加纳米氧化铝和三(2

氯乙基)磷酸酯,以增强竹木纤维墙板基材的耐火性能,同时添加无机填料纳米二氧化硅,可以增强基材的耐磨性能,进一步添加适当比例的抗冲改性剂,在提高耐火性能的同时保证了墙板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本专利技术中的竹木纤维墙板的基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80~100份PVC颗粒、30~50份碳酸钙粉、15~30份竹木纤维粉、5~10份纳米二氧化硅、8~20份纳米氧化铝、5~10份三(2

氯乙基)磷酸酯、3~5份稳定剂、0.5~0.9份发泡剂、6~10份发泡调节剂、0.15

0.2份硬脂酸和0.6

1.2份PE蜡、6

10份抗冲改性剂。
[0020]具体而言,所述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钡锌稳定剂、稀土稳定剂或者有机锡稳定剂。
[0021]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或者偶氮二甲酰胺与碳酸氢钠的复合发泡剂。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或者偶氮二甲酰胺与碳酸氢钠的复合发泡剂。
[0022]所述抗冲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MBS和ACR中的至少一种,能保证基材的力学强度。
[0023]钙粉的粒径为1000

3000nm.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300

500nm,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400

800nm,所述竹木纤维粉的粒径为10

20μm,经过粒度级配,使得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能均匀填充至竹木纤维粉的孔隙结构中,以增强材料的阻燃性能的同时增强其耐磨性能。
[0024]尤其是,通过添加纳米氧化锌和三(2

氯乙基)磷酸酯,并控制二者的配比,有利于改善材料的阻燃性能。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竹木纤维墙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1,将PVC颗粒、钙粉、竹木纤维粉、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放入混料机中,根据PVC颗粒粒径与钙粉、竹木纤维粉、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关系选择以第一预设转速、第二预设转速或第三预设转速进行混料;再将三(2

氯乙基)磷酸酯,稳定剂、发泡剂、发泡调节剂、硬脂酸和PE蜡加入后,以第四预设转速搅拌混合得到均匀的混料;根据PVC颗粒的不同控制转速,能进一步有效促进各组分能够混合均匀,确保纳米二氧化硅和纳
米氧化锌均匀填充至竹木纤维粉中。
[0027]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当所述PVC颗粒的粒径D1与钙粉粒径D2、竹木纤维粉D3、纳米氧化铝D4、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D5之间满足:4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木纤维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木纤维墙板的基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80~100份PVC颗粒、30~50份碳酸钙粉、15~30份竹木纤维粉、5~10份纳米二氧化硅、8~20份纳米氧化铝、5~10份三(2

氯乙基)磷酸酯、3~5份稳定剂、0.5~0.9份发泡剂、6~10份发泡调节剂、0.15

0.2份硬脂酸、0.6

1.2份PE蜡和6

10份抗冲改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木纤维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铝的粒径为300

500nm,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400

8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木纤维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木纤维粉的粒径为10

2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木纤维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钡锌稳定剂、稀土稳定剂或者有机锡稳定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木纤维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或者偶氮二甲酰胺与碳酸氢钠的复合发泡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木纤维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改性剂为氯化聚乙烯、MBS和ACR中的至少一种。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木纤维墙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PVC颗粒、钙粉、竹木纤维粉、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放入混料机中,根据PVC颗粒粒径与钙粉、竹木纤维粉、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关系选择以第一预设转速、第二预设转速或第三预设转速进行混料;再将三(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中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图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